呂著中國通史

第26章 兵製(2)

字體:16+-

論史者多以漢唐並稱。論唐朝的武功,其成就,自較漢朝為尤大。然此乃世運為之(主要的是中外交通的進步)。

若論軍事上的實力,則唐朝何能和漢朝比?漢朝對外的征討,十之是發本國兵出去打的,唐朝則多是以夷製夷。這以一時論,亦可使中國的人民減輕負擔,然通全局而觀之,則亦足以養成異族強悍,漢族衰頹之勢。安祿山之所以蓄意反叛,沙陀突厥之所以橫行中原,都由於此。就是宋朝的始終不振,也和這有間接的關係。因為久已柔靡的風氣,不易於短時期中訓練之使其變為強悍。而唐朝府兵的廢壞,亦和其閣置不用,很有關係的。

府兵之製起於周。籍民為兵,蠲其租調,而令刺史以農隙教練。分為百府,每府以一郎將主之,而分屬於24軍(當時以一柱國主二大將,一將軍統二開府,開府各領一軍),其眾合計不滿5萬。隋,唐皆沿其製,而分屬於諸衛將軍。唐製,諸府皆稱折衝府。各置折衝都尉,而以左右果毅校尉副之。上府兵1200人,中府千人,下府800人。民年20服兵役,60而免。全國634府,在關中的有261府,以為強幹弱枝之計。

府兵之製:平時耕以自養。戰時調集,命將統之。師還則將上所佩印,兵各還其府。(一)無養兵之費,而有多兵之用。(二)兵皆有業之民,無無家可歸之弊。(三)將帥又不能擁兵自重。這是與藩鎮之兵及宋募兵之製相較的優點。

從前的論者多稱之。但兵不惟其名,當有其實。唐朝府兵製度存在之時,得其用者甚少。此固由於唐時征討,多用蕃兵,然府兵恐亦未足大用。其故,乃當時的風氣使之,而亦可謂時勢及國家之政策使之。兵之精強,在於訓練。主兵者之能勤於訓練,則在豫期其軍隊之有用。若時值承平,上下都不以軍事為意,則精神不能不懈弛;精神一懈弛,訓練自然隨之而廢了。所以唐代府兵製度的廢壞,和唐初時局的承平,及唐代外攘,不甚調發大兵,都有關係。高宗、武後時,業已名存實亡。到玄宗時,就竟不能給宿衛了(唐時宿衛之兵,都由諸府調來,按期更換,謂之“番上”。番即現在的班字)。時相張說,知其無法整頓,乃請宿衛改用募兵,謂之彍騎,自此諸府更徒存虛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