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世界曆史進程的科學發明

§8水井的產生

字體:16+-

§8水井的產生(1/3)

對於人類生活來說,水是最基本的物質條件。水井的發明,不僅解決了人類的吃水問題,而且為農業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從而改變了人類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極大地擴展了人類生產與生活的地域,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水與人們的生產生活緊密相關,水井的出現是生產力進步的一種標誌,它是隨著農業生產和定居生活的發展而出現的,井的出現經曆了漫長的歲月。最初,人們逐水而居,為了使泉水不受汙染和便於打水,開始學會用石頭築壩和用木製的套筒引水,形成“**”泉或閉合泉。歐洲的大多數所謂“聖井”,實際上就是這種閉合泉。

水井所在的地點原先是一個天然或人工開挖的鍋底形水坑,在雨季坑內積滿了水,日常人們就在水坑邊取水。隨著旱季的到來,坑內水位逐漸降低,人們為了取水,不斷在坑內墊石到坑中取水。在幹旱季節,有時坑內水源接近枯竭,人們為了解決用水,在原先的水坑中部挖一豎井。其方法是,在原有的水坑中部,先打入四排小樁木,組成一個方形的樁木牆,然後將排樁內的泥土挖空,為了防

止排樁向裏傾斜,人們在排樁內頂套一個方木框。排樁上的16根長圓木,很可能是構成井口架或為了加固井口而設置的構件,水井外圍的圓形柵欄樁是為了防止水坑岸倒塌等而設的。但泉水長期使用後會變小,這時人們就考慮到將它擴大,於是有了挖井的最初意向。在長期實踐中人們又認識到,在有的幹涸的河**挖坑後也能出水。於是逐步形成了在地表下麵取水的概念。

六七千年前黃河和長江流域的廣大地區已具備了挖掘水井的技術條件,從而促使水井的很快發明和普及,並為原始居民的定居生活,乃至生產力的提高,發揮出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