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攻是蛇王

第七十二章

字体:16+-

收拾好自己需要带的行李后,江初去找了当初自家柴房漏水时修补的工人,白轻珩回到自己妖界处理事情,说处理好便来找他。

年前工作不好做,那些工人一听有钱挣时,都争先恐后到田苗镇补房子。

田苗镇

听说城里来人了,镇长一大早穿着厚重的棉衣在镇口等着,还有三个村的村长,另外还有几个模样良好的年轻人当做小镇的牌面。

江初带人来时见到如此隆重的场面着实一惊。

年老的镇长见带领人如此年轻,衣着光鲜,甚至手上都没有伤口时,一时不知知府大人派此人来的用意。

可他身后真的有五个脸色黝黑,手上都是老茧,带着工具的工人。

“镇长,你好,我是知府大人派来的督工,你叫我小江就好。”

江初不想说自己名字,毕竟自己在谈州出了名的混,若让别人知道了肯定不会放心把这事交给他。

“好的,萧公子。”

“……”他说话有口音吗?

镇长见他完全没有城里人的高傲,这才带他来到自己家,向他仔细描述了田苗镇的那五户人家的具体情况。

这五户人家分别在三个村子里,有两户在小刘村,这两户是典型的贫困户,家里只有老人和孩子,大人在外打工时遭遇意外,很是不幸。

有两户在张家村,其中一户和前两户情况相同,另一户的独居老人有一个年纪很大的傻儿子还未娶妻,房子漏风傻儿子也无法修补。

最后一户在小田村。

见江初了解了,江初决定明日先修补小刘村的两户贫困户房子,若时间富余的话可以再去别的村子。

小刘村村长年纪四十左右,他率先带几人去看了看房屋现状,走进破败的村落,江初着实大惊。

这个村子房子基本都是土筑,只有鲜少的几户是砖房,甚至这里的部分人都穿着脏兮兮的棉衣,小孩子都是蓬头垢面。

几个孩子在玩摸瞎瞎,那孩子直接跑到江初怀里,摸了又摸。

“这孩子,跑什么跑?”有大人赶快将小孩子拉走,生怕弄脏了城里来的贵人。

“谁家的孩子啊,到处**,快领走!”又有人大喊。

“没事的,都是孩子。”江初看着眼前的一切,对小孩子招招手,那孩子面露惶恐,躲在大人身后,甚至其他的孩子见到他都远远躲在后面。

“萧公子,你没事吧?”小刘村村长询问。

江初笑着摆手:“小孩子碰一下怎么会有事呢?”

这个村子很小,走进去就可以看到所有的人家,当然,他也看到了那两家贫苦户。这两家,挨的极近,有一户窗子掉了,另一户却没有发现异常。

走进没有异常的房子,里面的温度和外面基本一致,抬起头,头顶居然有一个大大的洞。

老人还在烧火做饭,见到家里出现陌生人,“你们是谁,连老太太家都进吗?”

还未等江初说话,村长道:“这是知府大人派来给你家补房子的。”说着,指了指后面的江初。

老太太“腾”的坐起,拿起一旁的烧火棍,脸上的皱纹更加扭曲:“还敢来啊?距离补助款发放已经十几日了,还没见到钱,钱呢?被你们上边吞了吧?”

村长脸色微变,平日里在村子里说说就算了,上边来人居然还这样说。

“刘老太,消消气。”村长只能先安抚她。

“消气?没银子什么都干不了,喝西北风去?”老太瞥了江初一眼,接着道:“城里来的人就是和咱普通老百姓不一样,看这穿的,这小模样可俊俏呢!”

江初可以听出这人语气中的讽刺,“您这是说的什么话?补助款在路上呢,等几日便好了。”

“等?那这几日让我们祖孙俩喝西北风啊?不管,你今日必须给我们一些银两,不然就上京告你们去。”

江初瞬间变得无语起来,当时江秋城就告诉他底下不好待,果然是真的。

“刘老太,今日这位是来补房顶的,发补助款不关他的事。”

“那他不是上边派来的吗?肯定有钱吧?”

外面的百姓难得见城里人,一时间围在这家院外。

“嘿,都围在我家做什么?”一个十六七岁皮肤黝黑的少年拨开人群,大摇大摆走进自己家。

“刘根,你家今日有人补房顶了。”有人道。

少年一听,赶紧跑进屋子。

江初见来人和自己差不多年纪,身材高大,看上去身强体壮,跑进来时如同脚底生风,想来是认为他来发补助款了。

“奶奶。”

老太见到自己孙子,露出难得慈祥的笑。

“不知这位公子在做什么工?”江初看向刘根,笑着询问。

“做工?我家连田都没有做什么工?”刘根见江初第一眼就不太喜欢,眼前人衣着光鲜,自己穿着如同乞丐一般。

刘老太把孙子挡在身后,“我们如今生计都是问题,居然还不发补助款!”

刘根听补助款还没发,也不乐意了,“我还以为发钱来了,原来什么也不发,连米都不送来,那你来干什么,来慰问一下啊!”

村长走到刘根面前,扯出笑:“这孩子果真心直口快啊。”

闻言,江初冷笑一声:“村长,你们这所谓的‘孩子’年纪有些大呀!”语罢,转身离开这户人家。

村长顿时明白过来,瞪了一眼身后的祖孙俩,追着跑了出去。

江初有些心力交瘁,他实在想不到另一户什么样。

这一户,很明显和另一户有些不同,房子里祖孙子,孙女都在。孙子估计七八岁,孙女还要小一些。

窗户那有一个大大的洞,房顶似乎也是摇摇欲坠。可能一不小心便会塌陷。

房间里可以看到曾经有过修补的痕迹。

“你就是知府大人派来的年轻人?”这个老太不同于方才那一个,语气上带有满满的不信任,但没有讽刺他。

这让江初心里面有些安慰。

“大娘,这就是那位公子。”连村长对着这老太语气也和善。

“你好,我是知府大人派来修补房子的督工,叫我小江就可以。”

江初开始自我介绍,这老太点点头。

“老奶奶,冒昧问一句,我见窗户那似乎有修补的痕迹,是谁补的啊?”

窗户上钉有一块布。

“我们仨弄的。孙子孙女都说冷,我也没办法啊,平时在镇上帮别人洗洗衣服,可那钱哪里够补房顶啊?”

江初点头,了解了这家的情况后,下午的时候,带着那五个人率先到了第二户,拉了木头,泥土,梯子和新买的窗户,率先给第二户安新窗户和房顶。

这五人毕竟是熟手,不过一个时辰便安好了。

祖孙三对他们几个表示感谢,要请吃饭,江初以还有别家需要修补拒绝了他们的邀请。

刘老太见他们修补完,想狠狠敲江初一笔,不然不给修房顶。

“是吗?”江初笑了笑。

周围人纷纷指责刘老太,可刘老太觉得自己可有道理了:“你是知府大人派来的,完不成工作,你也别想交差。”

江初叹气,摆摆手,他可不怕:“无所谓。”

五个工人没有江初指示不敢擅自修补房顶,“公子?”

“走,去张家村。”

刘根见状,跑上前拦住几人,“你们当真不修?”

江初摆手:“你奶奶不让修,我哪有办法?”

刘老太没想到如今的年轻人胆子这样大,知府大人交的任务也不完成,就甩手不做了。

“我让你修,去修。”刘根上前拉住江初袖子。

江初扯出衣袖,清清嗓子道:“实在不好意思,你家我不修了,若要告状的话,去找知县大人或者知府大人?让他们找人来吧。”

看热闹的百姓没想到城里来的人居然如此有胆量,甚至还有魄力。

有一个小女孩看不下去了,跑上前道:“哥哥,我家房子也漏风,为何独独挑他们两家啊?”

江初也不知为何,这是村长带他去的啊。

来到小女孩家,房顶果然漏风,**是卧病在床的母亲,身上盖着一床黑乎乎的棉被,可能觉得还冷,被子上还有几件棉衣。

“默默,城里来人了?”那母亲沙哑的声音响起。

小女孩叫默默,今年才九岁。

村长给了村子两个补房子的名额,要求全村人投票,票数高者才有机会补房子。

江初从不知道居然会有这种情况,难怪江秋城给了他平时修补房子钱的五倍还多。

第二户人家确实房子摇摇欲坠,窗户还有明显的补丁,村里人大多把票投给了他们一家。可第一户完全就是刘根动员自己朋友投的,加之他们一家确实有洞,大家这才把票投给了他们。

“我看你娘亲是感染风寒了,赶快找大夫。别拖成大病。”

可她们哪里有钱治病?江初只好自己去找了大夫,大夫看完病给了药,江初给了钱才走。

之后又赶快给人补房顶,江初坐在一旁,看着施工的五人,内心有种疲惫感。

默默上前,给他送了一杯热水,这个杯子她洗了十几次,就怕这个哥哥嫌弃。

“哥哥喝水。”

江初接过后,默默又去邻居家借了几个杯子,洗了一次又一次,接好热水后等着忙碌的叔叔们过来。

看着小姑娘忙碌的身影,江初心中说不出什么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