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運河一事由王騏提出,當即遭到李縉等黨羽的反對。
但出聲反對的自然不會是李縉本人,堂堂二品京官,在紫鸞殿上失態,有失官儀——是站在秦庭前方,那位險些被他踩了腳後跟的倒黴朝臣衛大人。
他已年逾半百,自當固守老舊,不用李縉發話便兀自站出來反駁:“運河動工必勞民傷財,輕則土地無人耕植,重則賦稅勞役摧毀生計,請娘娘三思!”
王騏:“我還未多說呢,你已將運河弊端的一二三四倒豆子似的列舉出來,大人真是深思熟慮,令人佩服。”
諫言的衛大人在禦史台辦事,雖為禦史大夫葉文栩的同僚,卻早已淪為李黨一員,成為了李縉的嘴。他官不微言亦不輕,卻慣會與人吵架,當即反唇相譏。
“王將軍想要開鑿運河,難道不是抱有私欲?”
運河,便是將山長路遠的南北或東西兩地以河流貫通。所謂輕舟已過萬重山,這舟載的不僅是人,亦能是糧草、兵馬、萬兩黃金。前有王騏意欲攻打高句麗,被李縉駁回後,又曲線救國,想要開鑿運河。
誰不知你開鑿運河就是為了更方便攻打高句麗?
在世家沆瀣一氣之際,王騏想要邁出這一步無異於登上青天。
衛大人氣極,一麵在心底暗罵王騏,一麵回首去看自己為之效命的李縉。隻見李縉不動如山,腦袋上依舊掛著那副老氣橫秋的麵孔,直到太後喚他,他才出列。
“李卿認為如何?”
“臣以為並無不可。”
李縉此話一出,四下俱驚。他麵不改色,再發一言。
“古往今來亦有開鑿運河的先例,何為勞民傷財?不過是君上無能罷了,臣相信我大周能夠借此機會福濟後世。”
李縉竟然鬆口了?!
誰人不知誰人不曉,王騏雖遠在西南,但若隻要一回汴梁,便能與他的死對頭李縉掐個天昏地暗。昨日朝堂上的爭執曆曆在目,王騏剛說完想要攻打高句麗的意圖,就被李縉噴了個狗血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