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爐啦!”張鐵錚扯著嗓子大喊了一聲,拉開了高爐的閘門。
雖然那位簡大匠說過,喊得聲音再響,對高爐鐵水的品質都沒有影響。
但是張鐵錚依然保留著匠人的老傳統,認為隻要扯著嗓子大喊一聲,就能燒出高品質的鐵水。
紅色的鐵水從高爐中流下來,匠戶們一起推動齒輪,履帶轉動將鐵水從高爐裏運出來。
簡夏走過來,看著紅色的鐵水檢查了一番說道:“不合格,送過去打造農具吧。”
張鐵錚父子都傻了,他們也是老鐵匠了,一看就知道這鐵水的質量用多好。
這樣的鐵水用去鍛造軍用武器都綽綽有餘,可是在簡夏眼裏依然是不合格。
這位簡大匠到底要造什麽東西啊,竟然要求這麽高!
此時在大水峽鐵廠邊上,一個大型的鐵匠鋪正在熱火朝廷的打鐵中。
這是建寧王從安楊吳三家手裏解放的鐵匠,李炎又從其他大家族手裏贖買了一批鐵匠,將他們集中安置在大水峽附近的鐵廠。
大唐對於匠人並不像後世那麽歧視,但是匠戶要比普通的百姓承擔更重的徭役。
在丁冊中,匠人的子弟也會另造一冊,匠戶也能夠和普通農戶得到一樣的授田,但是匠戶經常要去附近的官府鐵匠鋪服徭役,甚至還會被要求去兩京附近的軍器廠勞動。
如果本來就住在兩京附近還好,像是隴右道的匠戶,如果去兩京服役就要走上半年,服半年徭役之後一年就過去了。
所以大部分匠戶家裏也沒有人手種田,要麽租給同鄉的人耕種,要麽就賣給本地的大族。
久而久之,匠戶分到的土地也越來越少,像是張鐵錚這樣的世代匠戶,已經喪失田地,變成了州府的專業鐵匠。
還有很多匠戶直接投效大族,成了這些家族的世代匠戶,專門給他們打造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