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良缘

第81章 养娃

字体:16+-

◎养娃不易,康康成长记◎

赵锦芊自顾自呢喃, 眉眼温柔无比,只是她刚念叨完, 楚琰立马噗嗤一声笑出来。

“那咱们康康可就太可怜了, 刚来到这世间还未来得及体验爹娘的疼爱,未能看看世间的美好,便有一堆担子压在身上, 岂不是得三岁启蒙四岁习武?”

楚琰一边打趣, 一边看着赵锦芊发笑,还忍不住伸手捏了捏她的鼻子, 故意说道:“芊芊好狠的心,往后咱们康康恐怕更喜欢跟爹爹亲近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你……你又瞎编排我, 懒得理你。”

赵锦芊后知后觉明白楚琰在逗她,便气呼呼瞪了他好几眼,夫妻俩一闹一笑,倒是温馨得很,岑嬷嬷看在眼里,默默退出去了。

待皇后指派的嬷嬷帮赵锦芊清理干净身子, 楚琰才用被子将人裹住, 打横抱回了正屋。

产屋血腥味浓重不宜于休养,且没有砌暖墙,还是回正屋比较好,分内外屋,不担心开门时风吹到里面,宽敞还方便照料。

楚琰轻轻地将赵锦芊放到榻上, 为其盖好棉被。

“再有一个多时辰便天亮, 我让岑嬷嬷把孩子抱进来给你瞧瞧, 瞧过就抓紧时间歇了吧!”

楚琰一看赵锦芊神色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不必她开口,便先发制人与她谈条件,提前将事情安排妥当,免得她慈母心泛滥连自己的身子都不顾了。

“嗯,王爷最好了,有您在,臣妾什么都不用操心。”

赵锦芊故意换了敬称,娇嗔地拍马屁,两三句话夸下来,明显能感觉到楚琰由内而外散发的愉悦,夫妻俩浓情蜜意,眼波流转间,里屋门被推开,岑嬷嬷抱着孩子笑盈盈走了进来,小心翼翼地将孩子放到赵锦芊身边。

她看看赵锦芊,又看看楚琰,莞尔道:“咱们家小主子乖得很,不哭不闹,喂奶不到半刻钟便睡着了。”

到底是自家孩子,岑嬷嬷越看越欢喜,抱上手便不太想撒开了,若是能一直抱着更好。

孩子用红色碎花襁褓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张小脸,瞧着皱皱巴巴,皮肤还有些红。

楚琰与赵锦芊都是第一次见这般小的婴孩,夫妻俩双双蹙起眉头,默契地看向对方,欲言又止。

“没事没事。”楚琰讪笑,安慰赵锦芊道:“男子汉大丈夫得凭真本事立足于天地间,一副皮囊罢了,是俊是丑并非那么重要,芊芊放心,我楚家儿郎就没有废物。”

赵锦芊: ……

她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将孩子生下来,可不想听这种话。

“王爷,娘娘,你们误会了,刚出生的孩子都这样,养一养,过一两个月长开就漂亮了,柳、梅二位嬷嬷方才还与老奴念叨,没见过比咱们小主子更好看的娃娃了。”

岑嬷嬷一听夫妻俩的对话就明白他们什么意思,赶忙出声解释。

这爹娘长得都俊,孩子又能差到哪里去?

“嬷嬷此话当真?”赵锦芊闻言眼眸瞬间亮了几分。

“自然是真的,娘娘放心好了,等咱们小主子长大了还不知要迷倒樊城多少姑娘呢!”

“如此本宫也就放心了。”

赵锦芊摸了摸儿子的脸,眉眼笑意迟迟未曾散去,直到楚琰板起脸让她赶紧歇息,她才依依不舍地目送岑嬷嬷抱孩子的背影出去。

困意来袭,没多久她便进入了梦乡中。

翌日清晨,楚琰早早起身习武,结束后直奔偏房看儿子。

他蹲在小床边好奇地盯着康康看,见屋内没人,便伸出食指小心翼翼地往康康小脸上戳了戳,手指刚触及肌肤他又立马缩回来,生怕自己没控制好力道将孩子戳坏了。

这一大一小,画面甚是滑稽。

“你小子怎就知道睡,起来玩了,小小年纪怎可如此懒惰,浪费大好光阴?”

楚琰嘀嘀咕咕,说着说着,自己都忍不住偷笑。

只不过担心被下人瞧见有损他定北王威严形象,又立马收敛起来,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离开。

他刚走,小**的康康就在梦里吧唧小嘴,也不知道梦到了什么。

……

定北王府添丁,整个樊城都跟着高兴,老王爷更是连老伙计都不想理会,整日乖孙乖孙的喊,一天不抱孩子都受不了。

第74节

楚琰则立誓要做严父,每日瞧着儿子无忧无虑,不是吃就是睡,便开始想象其往后有多皮多难教,并且针对性想了许多应对的法子。

“你别瞎想,咱们康康沉稳乖巧,醒了也是自己玩不闹腾,想来长大后也不会像你所想象那般皮实,依我看来,你那些法子估计都用不上了。”

赵锦芊头上包着抹额,正在小口小口喝鸡汤,浓郁鲜香,甚是美味。

“怎么用不上?”楚琰凑过来,不服气道:“都说儿子肖父,父亲小时候没少让祖父操心,我小时候也经常被父亲追着打,棍子都不知打断多少根,总不能到他这一辈就转性了吧?”

“你等着瞧好了,到时候被儿子气得受不了可以到本王怀里哭。”

“呸,没个正行。”赵锦芊娇嗔地瞪了楚琰一眼,没好气道:“咱们家康康乖得很。”

夫妻俩你一句我一句,谁也说服不了对方。

转而康康三岁,正是对什么都好奇地闹腾年纪,偏偏楚琰想象中的场景皆未发生,他不爱说话也不爱笑,有种不符合这个年纪的老学究气质。

爹娘与他聊天,他也很配合,问什么便答什么,偶尔被娘亲搂在怀中,他就会满足地咯咯笑,露出一口细嫩的小乳牙,有了这个年纪该有的童真。

曾祖父带他出门到处炫耀,他就会乖乖地向各个长辈问好,给曾祖父赚足脸面,一口一个乖孙,笑得合不拢嘴。

待他年满四岁,出门的机会就慢慢变少,楚琰给他请了一个启蒙夫子,每日必须读书识字一个时辰。

六岁后,又添加习武的功课,他越来越忙,连曾祖父也找不到时间带他出去了。

习武比读书辛苦,身上少不得有伤,爹爹说战场凶险,若是本事没练好,以后在战场上就只能任人宰割,城池守不住,百姓也得跟着受苦受难。

他不明白爹爹这话到底是何意,但还是乖乖点头,即便习武受伤也没有哭,因为他是男子汉。

偶尔伤口太疼实在受不了,他便找个墙角蹲着偷偷流眼泪,每回娘亲都能准确无误地找到他,将他搂在怀里柔声安慰,给他准备好吃的东西,温柔地替他上药,他突然就觉得不疼了。

因为爹爹说习武能保护娘亲,保护很多人。

如此度过两年,忙忙碌碌又温馨和乐,他也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底子练好,练习功夫也觉得没那么辛苦了。

除此之外,康康在读书方面也没落下,因为爹爹说读书可明理辨是非,史书如镜,兵书如路,能让他的未来更宽敞明亮,也更明白自己所作所为背后的意义。

他如今尚且不是特别明白,但还是认认真真记在心里了。

是年,爹爹还给他寻了几个玩伴,乃是军中叔伯家的公子,他很高兴,也渐渐懂得如何与人相处。

康康七岁生辰那一日,楚琰让他跟着去书房,父子俩在书房内详谈近两个时辰之久,出来之后,康康眼眶有些红,只是内心越发坚毅,瞧着好像没什么问题,但有些内里的东西悄然发生了变化。

按规矩,康康五岁就得在娘亲的陪伴下离开樊城回京城跟着皇子们一起读书习武,一起长大,只是恰巧赵锦芊又有了身孕,楚琰念及儿子年幼,不放心他自己入京城虎穴,才请旨缓了两年。

如今小闺女呦呦也满周岁,他们母子三人也该启程了,此番同行的还有十九岁的赵文勇,以及彩珍彩珠,殷磊夫妻。

彩珍彩珠不愿嫁人,自梳留在主子身边,分别照看兄妹俩,将来会成为兄妹俩院中的管事姑姑。

身边都是贴心人,即便去京城也不必担心什么,只是好好的一家子须得分开多年,楚琰心里很不是滋味。

反倒是赵锦芊想得开,安慰楚琰道:“历代圣上皆对王府甚好,你瞧别的戍边大臣还有别国史记记载,哪家不得在京留下质子?也就几年而已,若是想我们了,你便请旨回去瞧瞧。”

楚琰也明白这个道理,倒是没再多言,安安静静拥着赵锦芊,夜里不舍得折腾一番,翌日一直将他们送出西北辖域,看着车队远去,完全没了影才落寞地回头。

偌大的王府一日间冷清下来,众人皆很不习惯,老王爷整日曾孙蹭孙女绕膝,高兴得很。

如今两个孩子都去了京城,四下冷冷清清,他整个人也蔫蔫巴巴,做什么都提不起劲,甚至生出要跟去京城的想法,只是他年纪大了,年轻征战落在一堆毛病,楚琰说什么也不同意他跟着,只能作罢。

好在他看得开,郁闷没几日又出门找那些老伙计去了,一群老家伙,聚一次,少一次,还是珍惜为好。

楚琰见他如此,也不再管他,将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军务上,夜里便将一日发生之事写在信上,每三日寄出一封,诉说他的思念,分享他的生活。

若遇上那些个心大爬床的丫头,他还会邀功般仔细叙写过程,最后表明自己的立场,求夸奖。

赵锦芊每回都满足他,并且回上厚厚一封信件,说说路上见闻,以及京城中发生的新鲜事。

夫妻俩信件往来从不间断,时节更替,春去秋来,那一别竟是过去了整整八年。

三国之战后,邻国皆消停了好些年,休养生息,又卷土重来,骚扰不断,楚琰也就无法离开边境。

他谋划布局,经过几年准备,给邻国来了一次狠的,给他们造成重创,边境才能再度安稳下来。

如今康康已十五岁,长成翩翩少年郎,也正如岑嬷嬷当年所言般不知迷倒京城多小女娘,他倍感烦扰,每次出门都得打探好人少的路,回家时又臭着一张脸,想来是被烦透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2-22 14:45:40~2023-02-23 19:21:2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秋风渡 9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