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良缘

第82章 相聚

字体:16+-

◎一家人团聚◎

赵锦芊见儿子如此, 也只是笑笑,并未多言。

康康自幼就贴心, 如今大了, 也有自己的秘密,只要不走歪路,她这个做娘亲的都该慢慢放手才是, 倒是呦呦小皮猴, 一点不让人省心,多花心思盯着才是。

呦呦已经九岁了, 笑起来眉眼弯弯,长得像她娘亲,不用等她长大就知道是个美人, 可偏偏就喜爱舞刀弄枪,爬树打架都快成家常便饭了。

赵锦芊根本管不住她,温柔时她不听,训狠了便泪眼汪汪满脸倔强,瞧着可怜极了,软硬不吃, 小倔种一个, 像极了楚家人。

故而每回楚琰在信中问及儿女,赵锦芊都来气,噼里啪啦在信中说一堆,连着楚琰这个做爹的也骂一顿。

能知晓母子几人的情况,楚琰即便被骂一顿,心中也依旧欢喜, 满面笑容, 军中众人一瞧自家王爷那不值钱的模样, 便知他又收到家书了。

边境安稳,康康也长大了,在京城有不少交好的朋友,行事作风沉稳有度,颇得圣上夸赞,没有什么需要长辈操心的了。

赵锦芊思来想去,便去信与楚琰商议,夫妻俩达成一致想法,打算过些天便带呦呦回西北。

“八月二十乃你曾祖父七十整寿,你爹的意思是大办。”

赵锦芊面对儿子向来温柔,虽未明说,但话中是何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康康垂首沉吟,半晌后才抬眸看向母亲,这么多年了,岁月好似并未在母亲脸上留下痕迹,一如往昔般温柔美丽。

他点了点头,回之一笑,反而安慰赵锦芊道:“母妃放心,京中一切都好,孩儿也十五了,皇伯父说爹爹十六岁便上战场,十八岁就接手西北军,孩儿虽比不得父亲厉害,但也不至于照顾不好自己,说起来,呦呦长这么大,还从未感受过父亲的在身旁的那种教导与疼爱呢!”

康康说得是心里话,毕竟最多还有两年他也能回西北与亲人团聚,时间一晃而过,且有好友陪伴在身侧,他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可不知怎的,挺正常的一番话听到赵锦芊耳中却是酸涩不已,让她心中很不是滋味。

孩子不管再大,于母亲心里依旧都是那个需要照顾小孩童,又怎么放心将他一人扔在京中孤孤单单?

“母妃,瞧你又开始胡思乱想了。”看着母亲渐渐发红的眼眸,康康有些无奈,继续劝慰道:“不就是单独过两年吗?想想父王当年更孤独,还有重担在身,孩儿比他幸运多了,再者这八年来,父王与曾祖父远在樊城,身边没一个知冷知热的人,岂不是更惨?”

“我父乃定北王,圣上是我名义上的伯父,总归没人会不长眼找我麻烦,您不如心疼心疼父王,他这么多年该想咱们了。”

康康本不是一个爱说话的人,现下却是说了一大堆开解的话,赵锦芊听完这番话,想想远在西北整日在信中可怜巴巴讨关注的楚琰,倒是不再多言。

“总之,你在京中照顾好自己,凡事三思而后行,能力之外的事莫要逞强。”

赵锦芊轻叹,又多叮嘱儿子几句,离京安排便就此定下了。

呦呦性子跳脱,一听能要离开京城回西北与父王团聚,她便兴奋不已,早早就与两个小姐妹道别,忙前忙后收拾行李。

她其实有点舍不得哥哥,但路上的风景,以及西北的父王都太有吸引力了,而且母妃说哥哥过两年也要回去的,心中那点不舍很快就被喜悦冲散。

她听不少人提及父王,娘说父王很疼爱她,当年抱着她不愿意松手,在京城这几年,她也经常收到父王特意命人送来的礼物,哥哥都没她得到的多。

外头的人则说父王是战神,是英雄,在皇伯父的支持下打得邻国闻风丧胆,保护了许多人,每每听人提及她都很自豪。

“母妃,我们哪日走?”

“两日后吧!一会儿你与哥哥陪母妃进宫与你皇伯母他们道别,记住要乖些,别闹腾惹事,记住了吗?”

“知道了,知道了,您每回入宫都念叨几遍,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嘿,你这孩子怎好意思嫌弃为娘啰嗦?念叨多少遍都没用,你哪回听了?”

赵锦芊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狠狠瞪了女儿一眼,让人给她换身衣裳,母子三人便一同出门了。

皇宫内,皇后端坐于上首,笑容和煦温柔,听赵锦芊说要回西北也只是嗔怪地念叨她两句。

“虽说早知会有这一日,但临到此时却有些舍不得了。”皇后笑道。

“祖父他老人家七十大寿,总会不能太冷清,康康便劳烦您帮忙照料了。”

赵锦芊与皇后都不约而同地看向康康,直看得他很不好意思。

“你与本宫客气什么?说起来本宫还要与你道声谢,若非阿琰守在樊城,哪有这天下太平?”

“娘娘言重了,那都是他的职责。”

皇后垂眸略沉思片刻,突然想起前些天成宁帝与她闲聊之事。

老王爷大寿,成宁帝自然清楚,那日与皇后提及,他就猜到赵锦芊他们会在此时回去,当时半开玩笑地说让康康也回,可到底只是夫妻俩闲谈所聊,皇后也不好此刻拿出来说话,便在心中兀自打算,等晚间与成宁帝确认后再说也不迟。

后宫事务繁忙,皇后也没留他们母子太久,就让他们先回去收拾了。

此一趟,定北王妃携女离京的消息算是过了明面。

是日傍晚,皇后身边的嬷嬷亲自到王府传话,明言天下太平,百姓富足安稳,王府也该阖家团圆才是。

简简单单一句话,却让赵锦芊喜不自胜,康康在旁听着,也随之露出笑容来。

到底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年,面上稳重,好似不将分别放在眼里,实则心中很是失落,但不想母妃担心才摆出一副不在意的模样,如今明白自己也能回去了,那份欣喜便再也掩饰不住。

赵锦芊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不由发酸,她命碧玉送客,自己则看着儿子说了一句:“娘都明白。”

母子俩四目相对,皆明白相互间所要表达的意思,只呦呦在一旁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最后还是彩珍解释她才明白,当即高兴地扑入哥哥怀中,笑容灿烂无比,露出豁牙也不在意了。

时值六月,暑热难消,特别是在烈日下赶路简直就是一种煎熬。

定北王府的车队一路往西北去,护卫皆骑马跟在马车两旁护送,威风凛凛,路过的行人、马车皆纷纷避让。

这条路赵锦芊走过五六遍,每一次见到的风景都不同,心境也是不一样的。

此番有呦呦这个小皮猴在身边,叽叽喳喳诉说所见所闻,路途倒是没那么难熬了,速度进程也快了许多,一路下来,竟比去时缩短了十日。

是年八月初六,赵锦芊一行终于进入樊城辖域,而楚琰也早早在此翘首以盼,等待他的心肝们。

“娘娘,好像是王爷。”

碧玉与殷磊夫妻在外赶车,她坐在车辕上,视线不受阻碍,抬眸便瞧见了远远等候的楚琰几人。

与此同时,楚琰也看到了缓缓行驶的车队,几番确认过后,他一甩马鞭,马儿迅速朝前飞奔而去,扬起阵阵尘土。

呦呦才刚刚坐下一会儿,便听到碧玉的话,立马又起身从窗口伸出头张望。

“哥哥,那个就是父王吗?”

康康看了看妹妹,又看看越来越近的人影,含笑点了点头,没多久,人就到了他们面前。

第75节

许是近乡情怯,楚琰看看马背上的康康,又看看马车窗探头的小姑娘,一时间竟不敢上前。

“孩儿见过父王。”

父子俩相对而立,康康当即便跪下行了大礼,他声音微微发颤,八年前父亲的教诲宛如还在耳边,久久不去。

“好好好,不愧是我楚家的儿郎。”

楚琰俯身将儿子扶起来,宽厚的手掌搭在其肩膀上,用力捏了捏,心中甚是满意。

父子俩小聚片刻,他才将目光转向马车上的小姑娘,露出自以为温和的笑容,轻声问道:“可是父王小呦呦?”

呦呦刚才一直盯着楚琰看,心中欢喜得很,只是楚琰转身来与她说话,她又觉得很不好意思,小脸红扑扑的,哪里还有以往的皮实?

父王果真如京城那些人所说的那般威武,她有些害怕,但是又舍不得不理会,便点了点头,略缓一会儿,才轻声唤道:“父……父王。”

“哎!”楚琰当即应声,高兴地哈哈大笑起来。

呦呦见状,也跟着笑了。

赵锦芊看着父子几人相聚的画面,不由露出笑容,可笑着笑着,眼泪也不自觉滑落下来。

“芊芊。”

久别的称呼唤回了赵锦芊的神思,四目相对,相思泛滥溢于言表,楚琰也忍不住随之红了眼。

他顾不得众人的目光,当即跨步上马车,用力将日思夜想的人儿拥入怀中,还顺手将边上的女儿也拦过来,舍不得松手了。

“大家都看着呢!”过了好一会儿,赵锦芊的心绪缓缓平复,便推了推楚琰,道:“有什么事我们回去再说,别让祖父他老人家等着急了。”

“嗯,好!”

车队再次动了起来,所有人都很高兴,大家伙一边聊天一边朝目的地缓缓而行。

樊城定北府。

得知王妃与小主子们今日能到,府中众人都快忙疯了。

岑嬷嬷负责安排明远院以及两位小主子院落的相关事宜,而殷叔则负责对外,一边命人去路口守着,随时接应主子们,一边张罗今夜的团圆饭。

阖府上下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