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瞳

第三十八章 鑒寶(三)

字體:16+-

說老實話,讓莊睿鑒寶,純粹就是趕鴨子上架,有點強人所難了。

莊睿和德叔接觸的時間比較長,知道古玩這行當,不是說多看幾本書,知道些理論知識就能擼起胳膊上陣的,這需要的是平時的積累和大量的接觸實物,不過就算那樣,也是會經常打眼上當的。

俗話說“亂世黃金盛世古董”,每到古玩開始盛行的時候,假貨贗品也隨之就多了起來。

在中國近代,民國初年那會算是古董的一個興盛時期,那時候孫殿英,張宗昌等軍閥先後盜掘了康熙、乾隆和慈禧太後等人的陵墓,出土了大量的寶貴文物,再加上溥儀等人監守自盜,從皇宮中也流出了不少稀世珍寶,一時間民間收藏大興,甚至許多國外的投機分子也來到中國大肆收購文物,而造假仿古也在那時流行起來,著名畫家張大千就是位善於摹仿的造假高手,他所仿石濤的畫,真假難辨,可謂之一絕。

其後的十幾年間裏,中國大地上災禍連連,兵荒馬亂,雖然還有極少數人在關注保護著一些珍貴的國寶,但是人們那會連飯都吃不上了,還有誰拿這些東西當寶貝呢,在這段時間裏,大量珍貴的文物流失到海外,這也讓日後國內的一些專家們痛心疾首。

到了上世紀的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神州大地,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是日益提高,娛樂文化生活逐漸的豐富了起來,而退出了人們眼線將近半個世紀的古董藝術品熱又開始慢慢升溫,到了世紀末,喜愛收藏的人數更是直線上升,僅僅在國內拍賣行一年成交的金額都在數十億以上,更不要說大部分精品都是在國外成交的了。

馬克思曾經說過:“有百分之十的利潤,資本就蠢蠢欲動了;有百分之百的利潤,資本就忘乎所以了;而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那麽上絞刑架的事都幹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