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對火箭打得艱難,所以菲奇在第二天的訓練中越發嚴厲。
他讓球員苦不堪言,神奇的事情隨之發生了。
凱爾特人的化學反應,被一種共同的獲勝願望和對強硬教練的共同厭惡所激發。
接下來凱爾特人連續與菲奇曾經的球隊克利夫蘭騎士交手。
兩場比賽,凱爾特人分別拿下136分和127分,伯德進入了狀態。
他開始成為球隊的領袖。
在另一場對攻大戰中,凱爾特人被步行者擊敗。
步行者的替補大前鋒米奇·約翰遜(Mickey Johnson)此役居功至偉。
他從替補上殺出,展示了他多才多藝的內線進攻,考恩斯完全防他不住,這位昔日的MVP而今真是江河日下了。
期間,路易曾建議讓蘭比爾去對付約翰遜。
但蘭比爾的散漫態度為菲奇所不喜,寧願讓其他已經證明自己防不住狀態爆棚的約翰遜的球員在場上受虐,也不肯給蘭比爾一個機會。
盡管球隊的打法沒有按照路易所預想的那樣進行,但他們仍然打出了11勝2負的開局表現。
路易不滿意這段時間凱爾特人的表現的原因是,伯德的即戰力沒有得到最大化的發揮。
菲奇好似不知道該怎麽讓伯德專其所長,因為他什麽都能做。
還有,菲奇把伯德固定在三號位上,得虧當下的聯盟中還沒多少個運動能力迅猛的現代前鋒,不然伯德的防守會麵臨嚴峻的考驗。
賽季至今的前13場比賽,伯德場均18.8分8.9籃板4助攻,這固然是一個讓人欣喜的表現,但路易覺得,正常打的話,應該不止這個數。
所以路易想複讀機一樣不止一次地建議菲奇多把球打給伯德,多讓伯德做球,為此他創造性地拿出了一個叫“持球時間”的數據。
數據顯示,伯德的持球時間在首發裏隻能排到第三。
為了這數據,路易花了幾個晝夜做錄像,後來一個人搞不定,再請別人來和自己一起記錄球員的持球時間。如此方才拿出了一份非常簡陋的“持球時間”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