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韩小英

第158章

字体:16+-

第二天, 韩小英大包小包的被公公送上火车,坐了两天到了京城。

她提前给李伟明打过电话,只是今天店里有宴席, 李伟明没时间出来,只能叫李爱国过来接站, 帮她把东西送回家。

带回来了三个大麻袋, 里面装着木耳、蘑菇还有袋是大米,到家之后韩小英留出一部分送人的,其余的都叫李爱国拿饭店去。

等送走李爱国,韩小英略歇了会儿, 给自己弄了点吃的,吃完就开始收拾屋子。

家里好几天没人打扫, 落了一层灰,不好好收拾一下可没法住。

快收拾完时谢平安来电话了, 他问韩小英到家多长时间了。

“我到家半天了,卫生都收拾完了,正准备去姥姥家呢。”

“媳妇辛苦了,等我回去好好犒劳犒劳你。”谢平安在电话里笑道。

“我不辛苦, 不用你犒劳。”韩小英随后娇嗔的道:“你这周又不回来了?”这人一说好听的话保准有事儿。

“嗯,最近事多比较忙。”他媳妇不肯搬到军区大院住, 只能他抽时间回市里。

“行了, 我知道了, 一会儿我要去姥姥家了, 还得接睿睿,先不跟你说了。”韩小英看了下表, 已经一点了。

谢平安电话却没马上挂:“媳妇, 宝成哥家是怎么回事?”

“他妈生病后来去世了, 花了不少钱,买房子的事只能推后,我借了一千块钱给秀娟嫂子。”韩小英说道。

“这钱应该借,以前咱们没少麻烦人家,好了媳妇,你先去姥姥家吧,其他的事等我下周回去再说。”

“嗯。”韩小英挂了电话。

把蘑菇跟木耳一样装了五斤,再把带回来的大米拿上二十斤。

大米她没带回来多少,总共就一百斤,也没放进前世的家里全拿出来了,给田姥姥二十斤,再给李伟明跟谭雅婷各二十斤,肖兰也得给十斤,他们都在庆阳呆过,比较爱吃那边的大米,这么一分她就没多少了。她公公说他回来时再多带些。

韩小英把米放到帆布袋子里,蘑菇木耳包好放到网兜里,两手拎着出门了。

出门时在胡同里遇到邻居说了几句话,左邻右舍的她刚才都送过了,蘑菇木耳每样半斤,大米就没法给了。

她手里的袋子有些重,好在田姥姥家不远,步行几分钟就到了。

田氏见她拿米过来,很诧异:“怎么还拿米过来了?”

“姥姥,这是我从东北带回来的大米,特别好吃。”

“哦,北方大米是好吃。”田氏叫保姆接过她手上的袋子拿去厨房,这么米够她吃两个月了。

“你公公离婚了?”

韩小英点点头,把这几天的事如实说了一遍:“到庆阳的当天他们就办好了手续…我爸揭穿了那男人的真面目,那男人现在停职接受调查呢,不过我爸还不放心,打算在庆阳多呆一段时间看看。”

田氏嗯了一声:“离就离了,不过你不要参与太多,免得褚玉兰那对儿女将来怨怪你。”那女人现在不知道离婚了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可早晚有一天会后悔,她不让小英掺和,免得以后落埋怨。

“姥姥,我就是看不惯说了褚玉兰两句,离婚的事我一点儿没掺和。”要不是不放心公公一个人,她这次都不想回去。

“姓杜的被停职,你小叔子工作怕要受牵连吧?”田氏可不希望褚玉兰跟姓杜的事影响到谢平安。

韩小英明白姥姥的意思:“姥姥我问过了,我爸说牵连是有,但不会太大,至少谢平泽工作能保住。”

谢平泽之前调动工作是走的正常流程,没送太贵重的礼。

“那就好。”别的田氏不关心。

“姥姥,我不在家这几天睿睿听话吗?”

“听话,不哭不闹的可听话了,自己早起练武,根本不用人叫。昨儿平安来电话说你今天回来,小家伙可高兴了,平时看他不吭不响的,其实也想妈妈,就是嘴上不说。”

睿睿是在田氏身边长大的,她稀罕睿睿,小家伙跟她也亲近,可再怎么亲近也比不上妈妈。

韩小英笑了笑,她也想儿子了,睿睿从来没离开过她这么长时间。

“姥姥,瑾彤这几天没来?”

“你回东北那天来了一次,跟林煜丰一块来的,饭都没吃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哪天我去看看她。”顾瑾彤有了未婚夫,她这个表姐就靠后了。

韩小英陪田姥姥说了会儿话,到时间就去接睿睿放学。

睿睿见了妈妈,高兴的直接扑过来:“妈妈,我想你了。”

“妈妈也想睿睿了,这几天在学校表现好吗?”

“好,我这次期中考试还是全校第一名。”

“睿睿真棒,晚上妈妈给做好吃的。”

“妈妈,爷爷再也不回来了吗?”

“不会,爷爷只是有事在老家住一段时间,等你放暑假就回来。”韩小英牵着儿子的小手过马路。

睿睿哦了一声,他昨天听爸爸说过了,爷爷不回来他有心理准备,但他还是很想爷爷。

“妈妈,老师说儿童节要表演节目,我报名了。”

“那你准备表演吹口琴吗?”

“嗯,我不会唱歌跳舞,又不好表演武术,只能吹口琴啦。”睿睿小大人似的道。

韩小英呵呵笑起来,她儿子总是这么让人省心,把自己的事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一点不像七岁的孩子。

转眼到了周六。

韩小英下午没课,正好李伟明找她,从学校出来便直接去了饭店。

明和壹号办公室,隔成两间,里面是李伟明的休息室,他忙起来经常不回家。

外间是办公室,这是她们几个经常开会的地方,布置得舒适又精致,普通员工不会过来。

郑家和谭雅婷还有肖兰都在。

见到她来了,肖兰笑着起身,给她倒了杯茶,就出去了。

他们开会肖兰知道自己不方便在场。

“小英,你这么快就从东北回来了,怎么也没多待几天?”

“没什么事我就回来了,不想耽误太多课。”

韩小英说着坐到谭雅婷身边:“咱们店最近没什么事儿吧?”

“没什么事,生意一直很好,你不在的这些天明和壹号天天有宴席,现在都排满了,订到到月底。”李伟明忙的已经好几天没回家了,今天难得闲下来一会儿还得开会。

韩小英点点头,笑道:“大老板辛苦了!”

李伟明摆摆手:“辛苦了倒不辛苦,不过韩小英,你这次怎么弄那么多山货回来?”好家伙,整整两麻袋,也不知道韩小英一个人怎么拿回来的。

韩小英解释道:“我跟刘红彬买的,大部分被我送人,剩下的家里吃不完,就叫李爱国拿店里来了。”

谭雅婷还不知道谢家的事:“小英,你怎么跟他买?”

韩小英也没打算瞒着,就如实说了:“刘红彬现在挺落魄的。”

“他是自作自受!”谭雅婷翻了个白眼,最讨厌刘红彬那种自以为是的男人,吃着碗里的不算还得看着锅里的。

郑家和没吱声,他跟刘红彬不熟。

李伟明则道:“以前他多风光,众星捧月似的,满宋家堡大队都找不出来第二个。”

韩小英道:“他可不如他大哥。好了,不说他了,咱们开会吧。”

挨着明和壹号两边的店面都被郑家和软磨硬泡花高价给买下来了,现在明和壹号整个占地有五百平,比先前扩大了近一倍。

两边若是全打通,明和壹号就足够够宽敞了,但不能那么做,承重墙不能随便砸。

郑家和道:“我的意思暂时先这样,不打通,以后等咱们手上有足够的资金了可以重建。”明和现在总店面加起来有一千三百多平。

韩小英赞成:“那这次我该出多少钱?回头我带过来。”

“郑哥说用分成的钱,韩小英你不用急着拿钱。”李伟明指了指放在茶几上的账本,“你先看看这个月的账。”

韩小英拿起来翻开,仔细看了看:“这才半个月,营业额就这么多了?!”好家伙,五月份才过半个月营业额就是四月份的翻倍了。

“这个月主要是酒席订单多,而且不止明和壹号,连明和饭店后院的大平房也排满了。”李伟明笑着解释道:“咱们明和现在很有知名度。”大学城附近的人结婚摆酒首选明和。

韩小英高兴之余还不忘提醒道:“生意越好,咱们越要用心经营,菜单要适当更新,服务员不行就找专人培训一批,明和现在可不是以前小打小闹了,经常接到大订单,服务员素质跟不上会直接影响饭店的形象,李伟明你每天给员工开早会时都要强调一下。”

李伟明点点头:“我知道了。”

“服务员培训的事儿我来安排。”郑家和还特意记在笔记本上,怕忘了,“小英,你说咱们是不是得请个专业的会计了?”

一旁的李伟明也附和道:“就是,不能指望我这半吊子管账。”

他现在实在太忙了,要不是肖兰有时提醒他,有的账经常来不及记。

而且这以后生意好过手的资金越来越多,就是大家信任他,他还不信任自己呢。

“这个可以考虑,不过最好找个知根知底有水平的,咱们店的流水可不少。”别到时候请个半吊子回来,反倒添堵。

“其实,小英,我觉得你管账最合适,你数学好,算个账对你来说还不轻松。”谭雅婷笑着说道,可她眼神里却带着认真。

韩小英连忙摆摆手:“不行,我不行,我以后要上班的。”

“那肖兰呢?她好歹也是大学生。”李伟明问道。

“她不合适。”郑家和摇摇头,不过没说为什么不合适。

韩小英在心里轻叹了一声,郑家和这是明显不信任肖兰:“李伟明,有时间你多学一下财会方便的知识吧,回头我给你借两本书看看,明和的账你先管着,以后每个周末我都过来帮你拢一遍,再叫李爱国多提醒着点,不会出错的。”

李伟明只能点点头:“行,只能先这样了,不过要我说,小英,你明年毕业就别去上班了,来咱们店里当老板吧,到时候我给你打下手。”论管理能力他肯定不如韩小英,他并不介意给韩小英打下手。

“就是,咱们四个真要论细心谁也比不上小英你。”谭雅婷劝道。

“我还是算了吧,李伟明把明和管理得挺好的,再说我志也不在做生意,你们又不是不知道。”

韩小英还是拒绝了:“我要是想做生意,当初就不会考研究生了。”

郑家和理解的点点头:“行了你们俩,别再逼小英了,她一京大的研究生给咱们当会计也太屈才了。伟明你是大老板,占的分成又多,明和你不管谁管?”

李伟明挠挠头,一脸无奈的说道:“郑哥,当初我是做梦都没想到明和会这么红火,早知道我是无论如何都不敢挑这个大梁的!现在纯粹是被你们赶鸭子上架,被逼无奈。”他现在是一边挣着钱一边受着精神上的折磨,压力真的很大,很希望有人能替他分担一些。

韩小英伸手拍拍他肩膀,笑着鼓励道:“人还不都是一点点磨炼出来的,谁也不是天生就什么都会的,李伟明你不要妄自菲薄了,你很有当大老板的潜力,别慌也别急,慢慢来,我看好你,咱们大家会在被后一直支持你呢!”

除了学历上差了点儿,李伟明这人还是挺能干的,嘴皮子溜也适合做生意,别的不足的地方可以慢慢学。

“谢谢你小英,听了你这些话我心里可稳当多了。”李伟明一时颇为感慨,他的短板他知道,不够稳重,专业知识懂得也少,不过为了不辜负大家对他的信任,以后只能用心学,把明和管理好。

谭雅婷也没再说什么,虽然对比之下她更信任小英,可郑家和说的对,李伟明一开始拿的分成就多,他不管理明和谁来管?反正自己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