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 收拾完,韩小英把在火车上穿过的衣服还有用过的旧床单洗了,天气好, 洗出来很快就干了。
然后没事儿她跟韩小云闲聊了一下午天,恨不得把肚子里攒了几年的话都给说完, 晚上还去夜市转了转。
夜市离魏家不远, 出了胡同穿过一条马路就是了。不过韩小云今天不出摊子,妹妹来了,她当然要好好陪陪妹妹。
韩小英还怪不好意思的,“姐, 我们来耽误你挣钱了。”她姐一天不出摊要少挣好几块,别看钱少,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足够一天的花销了。
韩小云不在意的摆摆手,“这天热, 熏豆干卖得慢,你们不来我也想停了,等立秋以后凉快了再卖。”
她跟魏正国这几年日子过得是紧巴巴的,主要是她公婆生病去世花了不少钱, 加上孩子们上学,每个月就那么点死工资, 几乎是月月光, 存不下什么钱, 今年开春支了摊子手头才宽裕了。
但再急着挣钱也不差这几天, 她二妹一家难得来一趟。
此时的夜市灯火通明,人山人海, 小摊小贩们吆喝叫卖, 路人的讨价还价声, 和其他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不绝于耳,还挺热闹的。
韩小英四下转了转,并没有正经卖卤肉卤菜的,每家都是零星的一两样,都是自己琢磨的,还没有形成规模,她姐完全可以抢占个先机。
“姐,这夜市里没有正经卖卤味的,我觉得你那摊子可以多加几样别的东西,像卤鸡蛋,卤猪肚,卤鸡肝,好多东西都可以一锅出,你光卤豆干费时间不说利润还少,忙乎一晚上也挣不多少钱,不太值当。”
“你说的这些东西我也想过,这不是刚开始没敢弄那么多,怕卖不出去,再说别的我也卤不好。”
韩家原来穷,平常能吃个卤豆干就不错了,上哪弄肉去,韩小云以前没卤过那些带荤腥的,现在会的很多都是结婚以后她自己摸索出来的。
“姐,这些我会做,回头我教你,走之前我再给你写个方子,到时你照着多做几次就会了,不难的。”
韩小英一心想让她大姐把日子过好起来,她就是不会做,明和有那么多大师傅,她随便学几手教给她姐,也够她姐摆摊子用的。
韩小云人一向干脆,直接点点头:“行,回头你好好教教姐,到时候我多卤几样,也好多挣点儿。”
被小英一说她是斗志满满,恨不得现在就拉着小英回家学去。
“不急姐,等从乡下回来的,我再教你。”不止卤味,还有别的小吃点心什么的,她会的都教给她姐,反正技多不压身,没准以后还能用上。
谢平安跟魏正国带着四个孩子在前面,她们姐俩手挽着手落在后面,夹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
闻着飘到鼻间来的各种食物的浓烈香气,韩小英好奇的问:“姐,这夜市要到几点散市?”
“天气好的话要到十一、二点呢,就是冬天也得十点多钟,我平时收摊子早,熬太晚了影响第二天上班。”韩小云在毛纺厂车间看机器,睡不好没精神可不行,很危险的。
“是不能熬太晚,不然身体吃不消,姐,要不咱们早点回去吧?出来有一会儿了,我看孩子都困了。”
前面的旭辉正闹着要爸爸抱他,不抱就赖着不走。
韩小云笑了笑,拉着妹妹走上前几步,“我们家老三每次出来都是这样,走一会儿就要大人抱着。”
魏正国抱起旭辉,拍了拍他的小屁股,“下次不带你出来了。”
旭辉不好意思的扭过脸去,“我还小呢,我腿短,走不过你们。”
大家哈哈笑起来,这小家伙还挺会给自己找理由的。
“好了,咱们回去吧,明天还得去乡下呢。”韩小云叫住在前面的旭哥跟珊珊,“别乱跑了,回家了。”
睿睿一直被谢平安领着,没有撒手,他也听话从不乱跑。
从夜市回来已经九点了,韩小云早把西屋卧室的大床收拾出来,给韩小英一家三口睡,怕床窄睡不开还给睿睿另外准备了张小床。
睿睿很久没跟爸爸妈妈睡一个房间了,还挺兴奋的,“妈妈,这里离老家多远?”
“几百里吧,怎么了?你想回老家呀?”韩小英换上了棉质的睡衣,正坐在床边打着扇子。
谢平安还跟魏正国在院子里,不知说着什么,声音压得很,韩小英低听不太清,估计是明天去乡下的事。
通城下面的路不是太好,谢平安想提前确定好路线,他是习惯了,凡事尽量做到万无一失。
睿睿翻了个身,“不是,我不回老家,老家没有大姨家这里好。”主要是没有表哥和他玩。
韩小英心知肚明,小孩子再懂事也是小孩子,比较贪玩。
睿睿跟旭东都快玩疯了,往天这时都睡觉了,今天太兴奋睡不着了。
“好了,快睡吧,明天还要出门呢。”
睿睿不说话了,又翻了几次身,便慢慢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魏正国的战友老胡就开车过来了。
老胡红脸庞,人长得高壮,跟魏正国年龄相仿,家是通城农村的,转业回来上了几年班,经济开放之后就辞职跟朋友做起了生意,几年下来已经小有身家,连私家车都开上了。
这年头买得起私家车的人是凤毛麟角,他在通城都是头几个,谁不羡慕嫉妒,不过他这人性格好,爱说爱笑,交友广泛。
之前他不止一次劝过魏正国跟他一起干,何必守着那点死工资,老婆孩子跟着过受罪过苦日子。
魏正国从来都是摇摇头,直接拒绝,他说没那个做生意的头脑,还是别折腾了,消停地守着铁饭碗吧。
韩小云在夜市摆摊子他还是支持的,小打小闹的赚点钱补贴家用,哪怕就是赔了也不要紧,顶多白辛苦。
“老胡,这是我连襟谢平安,以前我跟你说过的。”魏正国替他们介绍道。
老胡从车上下来,对谢平安点点头,他可没少听魏正国说起过谢平安这个人,东省军区出来的兵王,没什么背景,完全靠自己走到今天,不到四十岁就当上师长了,前途无量。
这会儿到真人,他心里立马就生出一种果然名不虚传的感觉,所以也严肃得敬了个军礼。
谢平安原本是要跟他握手的,见此就郑重的回了他一礼。
老胡放下手,又跟谢平安握了握手,“离开部队十多年了,有些东西忘了,但有些东西还是刻在骨子里,怎么也忘不了。”比如这军礼。
谢平安点点头,他这人一看就特别豪爽,“忘不了就留着吧,这位是我媳妇韩小英。”
老胡转头看着一旁的韩小英,一看眼睛差点直了,好家伙,老魏这小姨子长得跟水仙花似的,这个水灵。
他眼里不由得露出欣赏,年轻漂亮还有学问,听说年底还要出国,这女人比大老爷们都能耐!
“嫂子好。”叫完了他哈哈笑起来了,“老魏,咱们各叫各的啊。”
魏正国知道他就这德行,在自己佩服的人面前习惯居小,不跟他一般见识,“行了,时间不早了,咱们赶紧出发吧,不然到那儿天该黑了。”
“好咧,”老胡侧身打开车门,“谢哥,你跟嫂子坐我的车吧?别看我这人喜欢说笑,但我开车很稳的,一点比不老魏技术差。”
“行,我们坐你的车。”谢平安说着先扶韩小英跟睿睿上车,在后排坐好,他才坐进副驾驶。
老胡啧啧两声,他算是看出来了,谢哥对媳妇这叫个上心,上车还得亲手扶着,生怕磕到。
也是,这么漂亮有能干的媳妇,要是他也天天搁手心里捧着。
老胡一边在心里酸着一边发动车子跟上前面开着吉普的魏正国。
两辆车一前一后出了市区,然后往西拐,上了公路车速就快起来了。
韩小英看着车窗外飞逝的景色,那是一排排成荫的树木跟大片的庄稼地,以及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
她问老胡,“胡大哥,你是做什么生意的。”没她姐夫说过,只知道这个老胡挺有钱的。
说到自己的营生,原本安静开车觉得太闷的老胡立马来了精神。
“我最开始是做运输的,手里原来有辆旧军卡,省内省外哪儿都跑,后来在道上出了事,我就不干了,那时也有了些家底儿,就贩起了牲口,生意还不错。”他买车也是为了往乡下跑看牲口方便。
“那你是自己有牧场?”韩小英立马又问道。
老胡笑了笑,“我家不是牧民没有草场,养不了几只牲口,老魏的大姐婆家才是正经的牧民,我经常跟他们手上买牛羊,你们可能吃不惯咱们这儿的一些东西。”他最后说道。
“还行,我姐以前没少给我们邮这边的东西,挺有特色的。”韩小英还以为这人自己有牧场,原来只是个二道贩子,他这样只能算小打小闹,左手进右手出,逮住时机挣个巧钱,一旦遇到点什么事就完了。
谢平安勾了勾唇角,他媳妇的格局不是老胡能比的,看问题比较长远,明和不就是,一直都离不开她。
老胡不知道韩小英根底,以为她打听这个只是一时好奇。
韩小英可不光好奇,她是想看看这边有没有什么商机,通城机械厂迟早有一天会停产,到时候她姐夫没退休可能就要面临下岗。
还有她姐的毛纺厂,也不一定靠得住,卖卤味虽然还行,可以后零售业会遍地开花,她姐再学也不一定能竞争得过那些有祖传手艺的行家。
与其等着她姐和姐夫以后下岗,跟前世一样日子艰难,还不如现在就开始想办法。
只是她在国内的时间不多了,她姐夫人又比较传统,也不是做生意的料,更不喜欢瞎折腾,不然早跟老胡学当二道贩子去了,没准现在也买上小汽车了。
“胡大哥,你就没想过自己开牧场?”韩小英问道,这个老胡看着是个八面玲珑的,她不妨多跟他聊聊。
“那得投多少钱?嫂子,你想得太简单了,我现在这样挺好,投资少,风险小,还来钱快。”老胡有些洋洋得意,女人再如何聪明能干,还是喜欢异想天开,牧场是那么好开的,草场早分给牧民了,除非承包,可他才不想操那个心。
听他这么说,韩小英就没再多问,这个老胡可能文化有限,眼界也窄,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现在像他这样的二道贩子很多,暂时看着还行,挺挣钱的,可以后条条框框的限制会越来越多,养家糊口还行,但不会有太大前途。
老胡一看就不是安于现状的,不然当初也不会成为第一批经商的人。
见韩小英不说话了,老胡握着方向盘瞥了一眼身旁的谢平安,见他脸上毫无异样,以为他不关心这些。
“谢哥,嫂子出国得花不少钱吧?”公派留学自己也得准备点。
谢平安何等心性,怎么会听不出他话里隐藏的意思,不就是说他媳妇出去没钱得受苦吗?当然只靠正常工资的话,他们家确实是没多少钱。
“我媳妇有钱,她去年一年收入值你一辆吉普!”这他还说少了。
老胡张大了嘴,一脸不信,他这吉普花了五万多呢,当初寻思了好长时间,韩小英干啥一年挣五万!
谢平安没解释,只是笑道:“在我们家,我是吃软饭的那个。”
他一年的津贴都不够他媳妇一个月挣的,可不是吃软饭的。
韩小英嗔道:“瞎说什么,我再有钱不也是你媳妇!”
老胡哈哈大笑起来,放慢了车速,“前面下公路了,嫂子看着大侄子坐好了。”
韩小英看了眼睿睿,抿着唇,坐得板板正正的,半天没说话了。
她刚想问睿睿想什么呢,车就下了公路,颠簸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