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報紙——”
登州港口外的驛站,連空氣中都帶著些海風的味道。
薑沃坐在窗前,手裏拿著一份《大唐雜報》在對著日光看。
說來,史冊上第一份有記錄的‘報紙’,也是出自唐朝:《開元雜報》。
還曾有文人寫過《讀開元雜報》文作為記錄。
雜報上多記載朝廷公開的政令以及帝王和百官之事。譬如‘某日皇帝親耕藉田’;‘某日百僚行大射禮於安福樓南。’等朝堂大事。。
甚至還有‘某日宣政門宰相與百僚廷爭一刻罷’,這種類似於朝臣八卦的事條。[1]
而之所以稱為雜報,也是為了跟京中發往各地署衙官邸的公文報區分。發給官員的邸報,自然不麵向百姓公開。
但《雜報》又不一樣,私家也可抄寫、傳播。
“雖說如今每旬的雜報,能到各州的數量還很少。”依舊是大大的供不應求。“不過,比我想的已經好多了。”
與旁人拿到報紙後,第一時間去看報紙上的內容不同,薑沃的第一反應是來到窗邊,對著陽光先去看紙的質地、油墨的暈染、字跡的清晰程度等報紙本身的質量問題。
崔朝在她身後不由一笑。
一份報紙被她看出了鑒寶的感覺。
“你也來看看,比兩年多前滕王閣之上的第一份試印報紙,大不相同了。”
崔朝聞言,也走到窗前,兩人一起站在日光下。
他細細看過,又伸手撚了撚,點頭道:“是,似乎紙就不一樣了。”
見到這份報紙,崔朝不由想起兩年前的洪州事。
時間過得真快啊。
*
那日滕王閣宴後,滕王李元嬰又來抱怨了一通,還拉著崔朝給評理:“崔少卿,你說說,薑侯這是開宴為我送行嗎?這分明是借著我開詩會啊。”
“還說要將今日之事今日之詩,用那蠟版印刷術做成第一份報紙(詩刊特輯),試著通過驛站傳於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