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稅運輸曆朝曆代皆是問題紛雜, 邊遠郡縣常年因為道阻堅信、無人為任,或拖欠賦稅,或幹脆罷交。此次核算所得賦稅尚不包括青徐等東部州郡, 東部糧草走河水,至三門峽處便要全部卸下。如今豫西通道與河東都未能有所聯絡, 因此行台不能得全部賦稅。
不過這些錢糧也並非都留在了函穀關以東。崔諒畢竟手握皇帝, 司州以及荊州部分郡縣還要輸送課稅至長安。至於長安以西的隴右,則因地勢險要,幾乎無人問津。
行台雖然官吏已初備, 但眼下仍不具備盡調各地資稅的能力。在雲岫去安定之前,陸昭已和她擬好物運通道的規劃草圖。兄長陸歸據安定有平涼城, 陸放據淳化,執涇水兩端, 中有高渠渡、北渡等諸多渡口,更有鄭國渠、南渠、通利渠等水網。而涇水上遊途徑崇信縣北, 華亭縣南,離行台距離頗近。
如今陸家在安定紮根, 若能打造一個黃金水道, 便可大大減少物資上隴與下隴的轉運成本。安定河渠脈絡深廣,自身便是隴西的大糧倉,沿途設置倉廩, 各家便可以承擔起運課稅之務。而陸昭身在中書,在政令上配合也十分方便。各家運送課稅的同時,扣除部分數額以作運營耗費, 如此經營數年, 在西北也會極具競爭力。
這個構想雖然有謀國以自肥的嫌疑,但一旦提出, 對於元澈來說卻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拒絕。最直接的好處便是多一條運輸通道直達長安,對於三輔的修複和長安的給養頗有裨益,同時也能減少荊州、函穀關東等地,對長安物資命脈的影響力。而且水運所耗的成本和陸運相比,近乎於零,更何況還要穿走於隴山。
陸家則是打算引關隴各家入資,共同經營。畢竟水網龐大,以陸家一己之力難以完成,許多地方上的溝通也要仰賴世族的鄉資。而對於朝廷來講,這種工程若想做成,除了寄望世家,並無其他方法。而陸家作為發起人與中樞的發力點,便可以借助此事立起自己地盤的規矩,從而完成僑立安定最深的一次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