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请闭眼

第70章

字体:16+-

◎生气了么?◎

热搜上大多是一些她平日里不关注的娱乐圈八卦。

林循随意浏览了一眼, 视线登时定在第三条上——

【千寻广播剧首秀】

他们说的热搜,就是这个?

千寻大大开始配广播剧了?印象里寻语已经制作了多部广播剧,但都是旗下cv们担任主役, 千寻自己并没有参加过。

林循瞬间被激起了兴趣, 慢悠悠地点进词条里。

然而下一秒,她的目光骤然凝滞。

点进词条后,第一条与之相关的微博,居然是《凡尘》上线后,“一只夜莺”官微发的宣传海报。

如今那条微博的点赞数已经破了数十万。

昨天看, 还仅仅只有几万……那也已经是这部剧出圈的原因了。

林循眼皮一跳,大脑迟缓地把词条和《凡尘》联系起来,手指不禁点进评论,往下翻了翻。

评论区很热闹,除却原本的听众对于广播剧本身的讨论之外,百分之八十的讨论都有一个人有关。

——千寻。

“有生之年系列?没想到我这两天追得如火如荼的剧, 男主竟然是千寻大大配的!!!难怪啊,这声音迷得我这两天都睡不着觉, 太太太苏了!”

“是啊,听说这次是原声配音, 原声诶!我入坑三年了,无数次幻想过千寻大大本人的声线, 只能说, 听到的瞬间, 比我所有的幻想还要好听一万倍啊啊啊,又清冷又尊贵, 谁懂啊?和玉清子太搭了, 就是那种高高在上、绝无仅有的神仙嗓!”

“不过很好奇千寻大大的第一部 剧怎么不配自家的, 而是换了个马甲配了这个小制作广播剧?”

“是啊,这工作室什么来头,能请得动千寻大大?”

“千寻自己名气就很大,配个广播剧也未必要找名气大的呗。这部剧剧本人设和制作都是一流,我觉得很搭。”

“我已经追平了,的确很搭,互相成就!这工作室有点东西,粉了!”

“……”

评论实在太多,说什么的都有。

林循心脏砰砰跳着,不由得往下翻了五分钟,混乱无比的大脑终于拼凑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答案。

她第一反应是觉得有人搞错了。

难道他们是把沈郁的声音,当作是千寻的原声了?

可还没等她这个想法成型,便又紧接着刷到了千寻本人在半小时前发的一条置顶微博。

就在沈郁给她发那两条微信之后的三分钟内。

“第一次配广播剧,还不熟练,请大家多多包涵。这次合作的工作室@一只夜莺,是我个人非常欣赏的团队,从剧本到前期配置,再到后期制作、拟声……团队里的大家都付出了一百二十分的敬业与努力。很庆幸这部剧能得到听众们的认可,希望大家能多多关注剧集本身,而非其他的,谢谢。#凡尘##凡尘玉清子#”

“……”

林循把那条微博来来回回看了七八遍,确定再不可能有任何的歧义。

并且,在他发微博后的几分钟内,寻语的官方账号、张玉华、元沐的账号,以及睿丽有声、远山、纪非等配音界知名大v们纷纷转发。

远山转发时,还顺带写了句话。

“前两天《凡尘》火了,还有粉丝留言问我,当时听说我接触了这个剧本,怎么最后没接。我说是-@一只夜莺-老板择优上岗,你们不信,现在信了吧?@千寻。”

纪非也发了条微博调侃。

“@夜莺@千寻,这次原声配得不错,不愧是我的学生。”

和以往一样,千寻依旧没回复他的挑衅。

大脑昏昏沉沉地塞满了铺天盖地的信息量。

林循没再看,摁灭手机,在床头坐了一会儿。

错愕震惊过后,太阳穴有一些无端的眩晕。

如果,她不是在做梦的话。

也就是说——

沈郁,就是千寻?

但,那怎么可能呢?

千寻是什么人。

成名多年的顶级cv,这个影视圈里赫赫有名的配音演员,有声界难以高攀难以企及的人物。

旗下更是有个庞大的配音帝国,涉猎的周边产业也倾轧整个配音行业的半边天。

怎么会是她多年后偶遇的,因为交不起房租险些被老李头赶出去的他呢?

怎么会是因为眼疾,哪怕昼大毕业也难以就业、一直颓丧困窘地跟着外婆生活的他呢?

还没等林循想出什么所以然来,手机突兀地响起来。

她看了眼屏幕,是程孟的语音通话。

电话刚接通,那边程孟便开门见山地问:“循循,我刚刚看到了热搜,沈郁他……跟你坦白了没?你们还好吧?”

林循听她的语气,不由眉梢微动,轻声问道:“你知道他是千寻?”

“没,我之前只是知道他很有钱来着,”电话那头,程孟忍不住吐了吐舌头,“我今天看到热搜也吓了一跳……没想到千寻居然是沈少爷,天,我作为千寻多年的粉丝,竟然没听出他的原声。他也太能藏了吧?”

程孟听她语气平淡,以为两人已经讲开了。

便把沈郁送给他们新婚贺礼的事说了,咋舌道:“我之前就看出他应该很有钱,但直到婚礼那天才确定。你家老公怎么送这么贵的礼物?前两天可憋死我了,要不是陈诺之拦着,我早就想跟你说了。”

林循淡淡“嗯”了声,关注点却不在这。

“孟孟,你之前就看出他的经济条件很好?”

她低下头,慢吞吞地问:“怎么看出来的啊?”

程孟没察觉她的情绪太淡,兴奋道:“害,其实他如果真的是在扮演穷人,那他演技也太差了。”

她煞有介事地数起沈少爷的破绽:“你住院那会儿住的套房是顶层豪华vip病房,之前我都不知道公立医院还能有这种级别的病房。而且,从住院餐,到他帮忙请的护工,平时的一次性耗材,都和常规病房有很大的差别。”

“哪怕不说这些,循循,你就没注意到么?沈郁穿的衣服虽然没有任何品牌的标志,但从版型剪裁到布料材质,都很讲究。很多有钱人买衣服,都是找信得过的设计师和裁缝量体裁衣,省事又得体。”

“除此之外,你坠楼后,我作为记者去盛霖苑采访过几次。他外婆家的每一处布置、家具、装饰画都是名家作品。陈诺之家里就是做实木家具的,所以我也懂一些。老太太餐厅里的实木餐桌看着平平无奇,用的材料可是一整块品级最高的黄花梨。”

林循耐着性子听完这些她从未涉猎过的“知识”,她的声音有点闷:“是这样啊,原来有这么多讲究。”

又跟程孟简单聊了几句,她才挂了电话。

林老板没再看热搜,坐在床边,低着头想了一会儿。

一切似乎的确早就有端倪。

他轻轻松松就能送出昂贵的礼物,几千块的耳机、护手霜。

寻语的各位大佬们数次见面对他的态度,包括那次坐寻语的车回家的时候,司机的态度,也可见一斑。

林循又想到程孟提起的姜奶奶家的布置。

程孟去了两三次便看出了里头的门道,她天天去,却半点没有觉察。

只知道他们家的桌子、沙发很舒服稳当,不像她家,家具虽然简约好看,但都是网购来的便宜货,薄薄的黏合板放了重物就会摇摇晃晃。

什么黄花梨,很贵么?她听都没听过。

林循不由拿出手机搜了一下。

搜完后,她怔了许久。

才清楚原来那餐桌的价钱,比她家的房子还贵。

好半天后,林循蓦地站起身,光着脚走到客厅,给自己倒了杯水喝。

待灌下一整杯冰水,咽管里的冰凉蔓延到全身,她才更加清醒了几分。

她回到床边,捏着手机仔仔细细地回想了一下,重逢之后发生的事。

她先是听程孟说了关于沈郁的近况,听说他因为眼盲被沈氏放弃。

然后又很碰巧地见到他被老李头催问房租,满面难色。

再后来,她见到姜奶奶在路边卖葱姜蒜,便自然地以为他们生活窘迫、需要靠卖菜为生。

……

一切都很凑巧,也难怪她会有这么强的先入为主的预设。

而沈郁起初的确从没提过自己的经济条件。

甚至在她找他配音,透露出她想接济他的意思时,他是错愕并且难以置信的。

也就是说,在那之前,他并没有隐瞒,一切都只是阴差阳错。

是她自己误会了,再加上和睿丽的合作泡汤,才会找上他。

可是,在那之后呢?

林老板唇线慢慢拉直。

嘴角半点弧度都没有。

在那之后,他们成为了朋友。

他们亲吻、拥抱、恋爱。

他陪她走过了此生中最艰难的时候。

他们甚至领了证,成为了羁绊最深的家人。

林循不禁咬了咬下唇。

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心情。

生气了么?

好像不是,事到如今,她猜也猜得到他隐瞒的动机。

无非是当初她以那样的姿态求到他头上,他虽然错愕却不忍心不帮,所以将错就错了。

于公,他当时的选择是因为她,而且他的加入,的确令“一只夜莺”受益匪浅。

《凡尘》这样绝佳的剧本,再加上他的神仙嗓,打出了超乎他们预料的成绩。

于私,林循回忆起昨晚的零碎片段,他应该是跟她坦白过的,只是她不记得了。

她并不怀疑他对她的情感。

南漓晚风里的十年珍重、烟火下炽热的心跳、病房里一日又一日在她床头念出的故事,不可能是假的。

所以不论于公于私,她好像,都没有生气的理由。

甚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想,她应该高兴的,替他高兴。

她喜欢的人,没有像她以为的那般,经历那么多不公平的对待。

他有自己热爱且干得很好的事业,有上千万喜欢他的粉丝,也有无比优渥的生活条件。

他在与她重逢之前的那么多年,过得很好。

可是。

林老板叹了口气,摁着胸口,感受到心脏不受理性控制地,开始缓缓皱缩。

她往后躺去,纤瘦脊骨一节节靠上柔软的床垫。

黑而卷曲的长发随着胸口起伏。

不是生气,也没有多么惊吓。

她只是觉得,有一点陌生。

——就像十五岁那年下了火车,第一次踩上昼山锃光瓦亮的地砖、仰视着火车站她从未见过的高阔穹顶时的陌生。

这一瞬间,她仿佛又变成了那个鞋面上沾着泥土却执拗地装作不怯场的姑娘了。

就像程孟说的那样。

这几个月里,他其实掩饰得很拙劣,隐瞒得也不经心,他几乎时刻等待着她发现端倪,可她却丝毫没有察觉。

——她是这样的没见识。

但她也没办法,拼命努力这么多年,眼界只能到这了。

如同天平的两端忽然被赋予了千百倍差距的不匹配的重量。

她站在一侧的井底,仰望着另一侧高高在上的天空,天真地以为天只有井口般大。

林循咬了咬弯曲的指关节,不知道为什么,有点委屈,也有点难以面对忽然陌生的他。

她拉过被子盖住脸,伸手摸了摸**“相依为命”的两个枕头,企图找到一丝舒适、安心的熟悉感。

他应该早就察觉了吧?所以才会隐瞒。

察觉她自尊心很强。

她从小到大都这样,再困难的时候都咬牙靠自己,从没管程孟或者身边的同学们借过钱。

因为想要维持一点体面,扮演和同龄人平等的角色。

皮囊之上的骄傲、拒人千里的冷漠,说好听点是不愿亏欠别人。

说难听点,十七岁啃着鸡骨头的她、二十七岁被豪宅的价格闪花了眼、暗下决心要给他买城堡的她,都很可耻地、隐秘地,自卑着。

-

和盛霖苑所处的繁杂闹市区不同,绵江北岸很安静。

除了江水流淌的声音,这里的住宅几乎听不到任何熙攘噪音。

上午开完会,沈郁带着两个助理回了趟临江阁。

恰好杨勘和纪非来找他,聊下一部剧的合作。

今天又降温了,窗外开始下雪。

白茫茫的雪落进江里,静静地消融着。

几人围坐在客厅一角的壁炉周围。

苏世城一边记录,边懒洋洋往壁炉里添根柴火。

橙红色火焰卷曲,柴火静静燃烧,偶尔发出火花炸裂的轻爆声。

一旁半人高的空气加湿器也在悄无声息地运作。

整个房子里温暖又舒适。

方忖站在咖啡机旁,等气味微酸的豆子磨完。

奶泡机的蒸汽在升腾。

“……剧本说完了,怎么样,感兴趣么?”

杨导抿了口他要的意式浓缩,被苦得神采奕奕的,“我还是先找的纪非配男二号,本来以为你俩私下不和,就没联系你,结果这小子居然跟我推荐你来配男主,什么情况啊你俩?”

纪非抬头瞥了眼沈郁,吊儿郎当坐直,语气玩味:“那都是以前的事了,现在我们可是有几个月的师徒情谊,是不,乖学生?”

沈郁黑着脸,没好气地“啧”了一声,却也没否认。

纪非却得寸进尺地过去拍了拍他肩膀。

“我早就跟你说过吧,你其实可以不用执着于伪声的……你原本的声线这么优越,我都羡慕不来。而且,伪声用多了,一不小心还会伤声带,要是跟我一样,修养几年都难以痊愈……”

他这话说得倒是真诚。

而且这几个月上纪非的课,沈郁能听出来,他的课程安排并非套路,全都是自己的配音经验。

纪非很重视发声,教学生们日常保护自己的声带,唯恐其他人重蹈他的覆辙。

不可否认,连他现在都注意了一些。

沈郁刚想说话,搁在茶几上的手机却响了。

他熟练地戴上耳机,听着手机读屏,片刻后唇边短暂勾了个弧度。

他站起身,冲杨勘打了个手势:“我太太的电话。”

作者有话说:

沈少爷:好端端坐在壁炉旁边,怎么忽然有点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