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军人的表现,让间谍惊呼,这不科学!◎
“林碧清, 你在干什么?”
李华英是婆婆,教训儿媳妇也许还有顾及,可吴美娟这个亲妈就不会顾及了, 她双手叉腰, 气沉丹田,一声怒吼, 吓飞了树上的飞鸟, 吓得林碧清手一抖, 手上的搪瓷缸差点掉地上。
她扭头一看, 自己家亲妈正怒瞪着她, 眼睛嗖嗖地给她发射利箭。
而婆婆虽然比亲娘好一点, 可是也是又怒又气地看着她。
这打开方式不对啊, 她怀上了宝宝, 差点流产, 亲妈和婆婆见到她, 不说抱头痛哭吧, 怎么也该嘘寒问暖啊,她们为啥她的眼神就跟阶级敌人一样?
“妈,娘,您们来了, 快进来,在门口干啥?”
说着她就要下床去迎接, 不管两位母上大人对她啥态度, 她必须恭敬,更得有孝心, 首先就是让两位消气, 她眼珠子一转, 眉头一皱,双手捂着肚子,痛呼一声,“哎哟,我肚子疼。”
陈翠花离她最近,赶紧上前扶住她,嘴里还埋怨着,“医生说让你卧床养胎,你就老实地躺**,起来干什么!”
李珍珠、胡细妹和章玲芳也停下手里的活儿,过来边搀扶她,边数落道:“婶子来了,我们就能招呼,你逞什么能,自己啥身体状况,自己心里没数吗?”
林碧清乖乖挨训,还不忘用可怜兮兮的目光看向亲妈和婆婆,吴美娟和李华英早就没有了刚才的愤怒,只剩下纯纯的担心,她们怎么忘记了自己家闺女(儿媳妇),怀孕后身体不好,差点流产以至于不得不卧床养胎的事了。
两个老太太以平生最快的速度,跑到林碧清身边,一迭声地问:“怎么样了?疼得厉害吗?要不要去医院?”
经过几天的休养,林碧清的肚子已经不疼了,她刚才是装的,她心虚地笑了笑,“起身的时候急了点儿,抻住了肚子,才会疼,这会儿没事了。”
吴美娟伸手就打了自己一巴掌,“怪我,孕妇最不经吓,我刚才太大声了。”
说着手就摸向了林碧清的肚子,温声轻哄,“乖外孙,姥姥刚才不是故意凶你的,不要闹脾气啊。”
李华英也再次关心地问道:“小清,你真不用去医院?”
林碧清摇了摇头,“真不用。”
一场人为制造的“受惊”事件总算收场了,吴美娟和李华英扶着林碧清再次躺**,还拿了毛巾被给她盖住肚子,这才跟她们介绍《华国日报》的记者,“孙记者可是专门从京城过来采访你的。”
林碧清震惊了,《华国日报》啊,那可是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当然也是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她这是要名扬天下的节奏吗?有亿点点的激动,也有一点点的紧张。
她理了理头发,脸上扬起热情而灿烂的笑容,伸出手,道:“孙记者,你好,我身体有恙,不能下床,你多担待。”
孙记者孙利民自然不会介意这种小事,他目光看了眼院子里的菠萝叶,还有晾衣绳上的菠萝叶纤维,再想起进门时候林碧清的作态,他意识到又有新闻可以挖了。
他笑了笑,“没事,身体重要,林碧清同志,你的身体情况能接受采访吗?”
必须可以啊,不过林碧清还是脸带难色地问:“我可以躺**接受采访吗?”
孙记者刚才已经了解到了她的身体情况,闻言自然不会介意,他说道:“可以,身体重要。”
李珍珠几个人还是头一次见大记者,激动兴奋之后就开始局促不安起来,听说大记者要采访林碧清,她们推搡了几下,让文化程度最高的李珍珠出面告辞,“婶子,小清,家里还有活呢,我们就先回去了。”
林碧清张口挽留,“今天就留家里吃饭吧。”
李珍珠几人摇头,“不了,家里还有孩子呢。”
林碧清还在想借口挽留,孙记者就开口了,“几位同志,你们能接受采访吗?”
这话让李珍珠几人都呆立当场,胡细妹指着自己的鼻子,问:“要采访我们?”
孙记者点头,“是啊,有些问题需要几位同志帮忙解惑。”
胡细妹、李珍珠、章玲芳和陈翠花四个人一起摇头加摆手,“我们什么也不懂,不成的。”
孙记者笑了笑,安慰道:“别紧张,就跟咱们平常说家常话一样,采访不难的。”
章玲芳结结巴巴道:“我,我该回家做饭了。”
说完扭头就要走,她不敢接受采访,那可是《华国日报》呢,全国都有发行,万一说错了话,她丢脸丢到全国人民面前了。
她一走,陈翠花和胡细妹也要离开,她们现在腿肚子都在打颤呢,李珍珠算是见过世面的人,她虽然害怕,但还有些期待,脚步便有些迟疑。
林碧清叫住她们,给她们“都别走啊,是采访你们,又不是送你们上战场,你一个个地扭捏个什么劲儿啊,采访也就是记者问你们几个问题,你们知道就说,不知道就不说,至于你们紧张吗?”
说完见几人犹豫了,她再加了一把火,“你们错过了这次机会,指不定这辈子都没有上报纸的机会了,回头你们的儿女和孙子孙女,甚至重孙子知道了这个事,肯定会笑话你们是胆小鬼。”
最后这句话说到了几人的痒痒处,想想等她们老了,给孙子们讲那过去的故事,她们因为胆小,错过了在全国人民面前露脸的事,孙子们一脸鄙视地看着她们,光想想就憋屈。
“我们愿意接受采访。”
李珍珠首先说道。
胡细妹、章玲芳和陈翠花也跟着答应,“我们也愿意。”
孙记者正想说两句鼓励的话,李珍珠又开口了,“我们能不能回去换件衣裳?”
胡细妹三人拍了拍额头,她们怎么把这事给忘记了,上报纸露脸的大事怎么能灰头土脸的,必须把最好看的衣裳穿上,再把脸洗一洗,头发梳一梳啊,想当初结婚都没这么紧张。
可孙记者拒绝了,“新闻要求真实,三位目前的样子才是劳动人民最真实的样子。”
李珍珠再次争取,“我们就洗把脸,换身衣裳,又不会描眉画眼。”
孙记者再次拒绝,“要的就是最真实的样子。”
李珍珠几人失望极了,就是林碧清也失望得很,她也想美美地上报纸呢,不过心里也庆幸不已,得亏她今天没偷懒,洗脸梳头了。
说好了,孙记者很快就进入了工作模式,他先采访林碧清,他指着院子里的菠萝叶子问,“这满院子的菠萝叶子是用来干什么的?”
林碧清笑了笑,“这题我就不回答了,胡嫂子她们都知道,让她们说吧。”
孙记者又问胡细妹她们,胡细妹几人知道林碧清这是给她们露脸的机会,捏了捏衣角,再用手理了理头发,先由李珍珠回答,“这些菠萝叶我们是用来做衣服和皮革的。”
孙记者惊讶了,“菠萝叶子的纤维织布还可以理解,它还能做皮革,这事得到证实了吗?”
胡细妹理了理头发,说道:“我们不清楚,这得问小清,也就是林碧清同志。”
孙记者又看向林碧清,林碧清组织了下语言道:“菠萝叶子的纤维强度高,柔韧性好,几十片的菠萝叶提取的纤维就能拉动一辆汽车,这么好的纤维只做衣服未免太浪费了,应该考虑更多的可能性,至于能不能制成皮革,不如孙记者在岛上多留几天拭目以待,如何?”
孙记者看她信誓旦旦的样子,他有种直觉菠萝叶肯定能做成皮革,他有种想要见证奇迹的冲动,问道:“这需要多长时间?”
林碧清故意思考了两秒钟后,回道:“最迟后天就能有成果。”
这时间不长,孙记者一口答应了下来,“那我等着奇迹的出现。”
揭过这个问题,孙记者下面的问题就有些犀利了,“这四位同志是你雇佣的工人吗?”
吴美娟和李华英的脸色立刻变了,雇佣工人那是资本家和地主老财才会做的事,她们赶紧给林碧清使眼色,这问题回答不好,林碧清这辈子就完了。
而林碧清如何不知道这个问题有坑,她看孙记者的目光冷了起来,不愧是记者啊,挖坑都不带遮掩的。
她挑了挑眉,淡淡地说道:“这个问题还是让几个嫂子来回答吧。”
孙记者没有勉强她,转头问胡细妹她们,“你们和林碧清同志是雇佣关系吗?”
李珍珠四人这回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如果这问题回不好,不仅林碧清有麻烦,她们也不会好过。
李珍珠先回答,“怎么可能?雇佣关系总得雇主给钱吧,可林碧清同志不仅没有给我们钱,我们还得倒贴给她准备吃的,我们来干活一方面是她身体不好,爱人出任务没在家,我们过来照顾她,另外就是看她怀孕都不忘给农民创收,我们也想出份力。”
胡细妹三人立刻点头附和,“对,就是这么回事。”
“孙记者吧,你好,欢迎你来南舟岛,我是王秀云,是南舟岛这边的妇联主任,我能证明李珍珠几人的话是真的。”
王秀云匆匆过来,一进门就帮林碧清解释,而且她还说了另外一件事,“林碧清同志之所以得卧床养胎,也是工作疲劳过度造成的,她为了祖国的科研事业废寝忘食,就是卧床养胎,也不忘给人民群众研究创收项目,林碧清同志绝对是一位心怀祖国和人民的好同志!”
而她的这番话让孙记者对林碧清肃然起敬,把王秀云几人夸林碧清的话全部写到了采访本上。
李华英和吴美娟见危机解决,均长长地松了口气,没事就好,吴美娟还瞪了眼自己闺女,都卧床养胎了,还不忘折腾。
李珍珠几人也松了口气,早知道记者采访不安好心,她们就不答应接受采访了。
而问过了最敏感的话题,接下来就是采访香蕉树纤维卫生巾的事了,孙记者笑着跟他们说了一个好消息,“大领导称赞这项发明是变废为宝,还说像这样变废为宝的技术可以多多研究。”
林碧清傻了,她,她竟然被大领导夸奖了,何德何能啊!
李华英和吴美娟短暂的怔愣之后,均高兴地笑没了眼睛,儿媳妇(闺女)被大领导夸奖,光宗耀祖了啊。
李珍珠她们激动地眼睛都红了,她们语无伦次地跟林碧清道喜,“小清,恭喜你!”
林碧清还有些不可置信,不确定地问:“真的吗?大领导真的夸我了?”
孙记者理解她的激动,笑着道:“虽然没有提你的名字,但夸了香蕉树纤维卫生巾,就是等于夸了你。”
林碧清很赞同这句话,“对,你说的对!”
夸她的技术四舍五入就是夸她这个人,她此刻突然有了个不能宣之于口的理想,她想大领导点名道姓地夸她一句,她又有奋斗的动力了。
孙记者继续提问:“林碧清同志,当初你研究香蕉树纤维卫生巾的初衷是什么?”
林碧清从**坐起,双手在胸前交叉侃侃而谈:“从古至今,女人的例假都是人们避讳的话题,在封建社会更是被当作晦气的代名词,更别说研究女性卫生用品了,偏偏生理期是女同志最脆弱的时候,如果不护理好,很多病菌就会趁虚而入,从而导致妇科疾病的发生……”
从妇科疾病,再到经济条件等等,林碧清详细地叙述了华国女性的不易,以及对妇科卫生的忽视。
孙记者记录的手都酸了,这些可都是新闻点呢。
而旁观的人里李华英看着儿媳妇满脸的骄傲和自豪,其他人看林碧清的目光充满了佩服,她们都震惊于林碧清的学识。
只有吴美娟心情复杂,她的闺女啥时候这么厉害了,她怎么感觉眼跟前的闺女那么陌生呢。
“谢谢几位同志的配合,能再配合我拍几张照片吗?”
采访过后,就是拍照,孙记者掏出公文包里的照相机后,除了林碧清和李华英,其他的几个人包括王秀云都紧张了。
现在照相技术不发达,照相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人民几乎都是去照相馆照相,去之前还要穿上最好的衣裳,打扮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
这孙记者说照相就照相,还不让她们去换衣裳洗脸梳头,拍出来的照片不好看,咋办?
可惜人家孙记者不是说了吗,要的就是真实,最后忐忑地大家一起照了合照,还给林碧清单独照了一张照片。
“记者同志,这报纸啥时候能出来?”
王秀云按耐着激动问道,她也是上了《华国日报》的人了,她家老姜再能耐,他能上《华国日报》?
孙记者笑着回道:“这得等几天了,我还得在岛上等菠萝叶奇迹,另外回京城路上也得几天,回到报社还得审稿排版等等,所以我也不清楚新闻什么时候能上报。”
几人心里一阵失望,她们还以为马上就能上《华国日报》。
林碧清嗔她们一眼,道:“好饭不怕晚,咱们赶紧把菠萝叶处理好,让孙记者能早点完成采访任务。”
李珍珠她们都笑了,只要能上《华国日报》,多等几天又怎样。
而她们在这里接受采访的时候,关于京城的大记者来采访林碧清的消息在岛上传来了。
“听说是《华国日报》的记者呢,啧啧啧,这次林同志能在全国出名了。”
“当初还说人家娇气,来了岛上没几天就会跑呢,现在怎么样,人家不仅没跑,还干了大事业!”
这句话大家都认同,这次建厂解决了不少人的工作呢,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李桂花,大家都记恩。
林碧清也因此,在南舟岛上开始有了威望。
而李桂花就在林碧清家隔壁,听着墙那边的欢声笑语,听着林碧清侃侃而谈,嫉妒得眼睛都红了。
“得意就猖狂,有你栽跟头的时候。”
她冷哼一声,拿起一把荷叶扇扇了起来,可怎么也扇不走她的心火。
“你们说咱们用菠萝叶纤维给几位领导做两身衣裳咋样?”
孙记者被王秀云带着去了招待所后,林碧清把李珍珠四个人叫一起小声地商量。
李珍珠几人很心动,但她们也有顾及,“菠萝叶做的衣服给大领导会不会太没档次了?”
林碧清:“咱们送的是心意,心意是无价的。”
李珍珠几人最终没有抵挡住给大领导做衣服的**答应了下来,她们还提建议,“咱们不仅要做菠萝叶布料衣服,还要菠萝叶皮革衣服。”
林碧清拍板,“都做。”
吴美娟用手戳了戳闺女的脑袋,“都卧床养胎了,还不安生。”
林碧清吐了吐舌头,搂住老妈的一直胳膊蹭了蹭,说道:“您跟娘来了,我才有这个折腾的底气呢。”
吴美娟白了她一眼,没再说她,和李华英一起打开行李,拿出从老家拿来的土特产给李珍珠几人,“都是老家的特产,你们拿回去尝尝鲜。”
李珍珠几人推辞不要,“婶子,使不得,你们从老家背了这么老远过来也不容易,留给小清补身子吧。”
她们不要,李华英和吴美娟就硬塞,“你们照顾小清这么长时间,拿点东西咋了,你们不要,是要我们送你们家吗?”
李珍珠等人最后不得不收下,她们这次真是沾了林碧清大光了,工作的事另说,就上《华国日报》这件事就够她们感激了。
不提南舟岛了,就是他们老家整一个县都找不出一个上过《华国日报》的人呢。
等她们离开后,李华英作为医生详细地问了林碧清的怀孕情况,得知她卧床养胎的这几天没有再难受后,长长地松了口气。
不过很快她就想起另外一件事,“你孕初期在研究所实验室,有没有接触辐射严重的实验仪器,或者毒性严重的实验室药品等等?”
林碧清知道李华英在担心什么,赶紧摇了摇头,“没有呢,我算了算那段时间我正好跟着邓教授他们四处出海取样,就是在实验室的那几天也没有接触有强辐射的实验仪器,以及毒性强的实验药品。”
李华英松了口气,“这就好,这就好。”
他们医院就接生过一个畸形儿,那孩子的母亲就是科研人员,怀孕期间没注意,整天泡在实验室,最后导致孩子严重畸形,竟然有三条腿。
吴美娟不懂这事就没有问,她关心的是另外一件事,“小清,什么卫生巾,什么菠萝叶衣裳和皮革,你都跟谁学的啊?”
林碧清心里“咯噔”一下,要不她当初不愿意留在中州市呢,原主最亲近的家人也最了解她,她这个冒牌货再是顶着原主的皮囊,但内里毕竟是俩人,她心虚啊,就怕她的小马甲被人给扒了。
只是没想到老妈一来,就发现了问题,她硬着头皮解释,“我不是跟您还有我爸说过我当初一直有跟钱老师学习,钱老师是国外名牌大学毕业,家里又是纺织世家,他对我可是倾囊相授呢。”
吴美娟恍然大悟,“我记得你上高中的时候,就经常找钱老师补课,原来就是学的这个啊。”
林碧清狠狠点头,“就是学的这个。”
接着她就神情低落,“可惜这么长时间了,我都没办法给老师平反。”
“你不用自责了。”
吴美娟笑着道:“最近咱们家来了几个革委会的人询问钱老师的情况,听那意思是要给他平反呢。”
林碧清惊喜地问:“真的吗?”
吴美娟扭过脸不搭理她了,林碧清就知道这事儿是真的了,她心里对钱老师的愧疚总算少了很多。
“小清,慕杰出任务多久了?”
李华英在一旁从行李包里掏了一沓旧棉布衣裳后问道。
林碧清:“也没多久,也就四五天的时间。”
她边说边拿起那一沓旧棉布衣裳,看上面都有破洞了,而且不仅婆婆,就是老妈也拿来了不少旧棉布衣裳,她不解地问:“你们拿这么多旧衣裳干啥?”
“给孩子做尿布。”
吴美娟把旧棉布衣裳拿出来后,又从行李包里拿出几件小孩衣裳,继续说道:“小孩子皮肤嫩,这穿旧了的衣裳做尿片子正好,还有这些是你仨侄子小时候穿过的衣裳,都是没有补丁的囫囵衣裳,孩子穿正好。”
李华英忙拿过来看,笑着夸道:“这衣裳好,孩子出生后穿上不磨肉皮。”
林碧清看着两位老娘掏出来的一堆旧衣裳,摸了摸肚子,她也该替孩子准备新衣服了,这个时候她才想起,她准备给慕杰的惊喜,香蕉树纤维T恤,这么久了,连布都还没有织好呢。
她汗颜,这个也得准备起来了,她好像没有给过慕杰礼物呢,这可不行呢。
“小清,晚上想吃啥?”
几人收拾了一通,晚饭时间也到了,李华英起身准备去做饭。
林碧清看到了老妈那包里的豆沫粉,眼睛一亮,说道:“我想喝豆沫,还想吃油馍。”
李华英挽袖子,“我去做。”
吴美娟忙拉住她,“我来做,亲家你陪着小清说说话。”
李华英想到吴美娟是大厨,便没跟她争,回来拉着林碧清的手,愧疚道:“你出了这么大的事,慕杰也不在身边,真是难为你了,等他回来,我骂死他。”
正在一处岛礁上潜伏的慕杰鼻子突然有点痒痒,想打喷嚏,不过被他努力忍住了,到底是谁在念叨他?
突然旁边的高铁凑他身边,用气音说道:“团长,九点钟方向有个黑影,像是一个人。”
慕杰拿起望远镜看了看,脸色立刻严肃起来,“准备战斗!”
追踪了几天,可把这群家伙给等到了,他们虽然看到了一个黑影,但这黑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小队,他们秘密地潜入我国进行间谍活动,他们追踪他们几天了,可算把人给逮住了。
把这些人给逮住了,他就能回家陪媳妇儿和孩子了。
再说南舟岛这边,李珍珠她们几个回家后,情绪激动得很,但比她们更激动的还有邻居,林碧清卧床养胎得清静,他们不好打扰,但李珍珠她们没有啊。
“珍珠啊,大记者都问你们什么了?”
“翠花,咱们时候才能在报纸上见到你们啊?”
“铃芳,你们这是在全华国出名了。”
“细妹啊,你们上了报纸后,会去京城见大领导吗?”
李珍珠几人刚开始还激动地和别人分享采访过程,但架不住别人不厌其烦地问啊,最后不得不唬起脸把人请出自己家,应付这些好奇的人简直比干一天活都要累。
“咱们家可是出了个大名人了。”
而姜旅长家比较清静,他一回家就看到王秀云在家里挑衣服样子,嘴里还哼着歌,那眉眼间的喜悦都飞出屋子了。
王秀云撩起眼皮子淡淡地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了一句,“回来了。”
然后,然后就没了,而家里别提饭菜了,连喝的水都没有,他不由埋怨,“你这一天都在家干啥了,饭不做,水也不烧了。”
“想吃饭,自己做,想喝水,自己烧,我没空伺候你。”
王秀云又低头看衣服样式,不再搭理他。
姜旅长不满意了,“你到底在忙啥?”
王秀云眉眼灿烂道:“小林她们想要用菠萝叶给大领导他们做两件衣裳,我在看衣裳样式呢。”
姜旅长眉头一皱,“大领导经常要接见外宾,你让大领导他们穿着菠萝叶的衣裳接见外宾,那不是胡闹吗?”
王秀云剜他一眼,“你懂个屁!跟你说不明白,自己找地吃饭去,别耽搁我干活。”
这样的场景,除了男人不在家,在家的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老婆的冷落,他们第二天一见面,就互相吐苦水,“不过被大记者采访了,就开始抖起来给我甩脸子了。”
不得不说事业才是女人的底气,经济独立自主了,说话腰杆子才硬气。
而导致这一切的林碧清此刻拧眉发愁呢,家里吃水的水缸没水了,吴美娟和李华英去挑水,她们俩虽然都不是养尊处优的人,但是还真没有干过重体力活。
吴美娟从小在中州市长大,根本没挑过水,李华英年轻时候跟着丈夫在海岛随过军,倒是挑过水,但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家里三个女人都不是挑水人,矮个子里挑将军,最后挑水这活落在了李华英身上,然后李华英把腰给扭了。
林碧清又是心疼,又是发愁,这才刚开始呢,慕杰不知道啥时候回来,她们几个人的吃水问题咋办啊。
她不禁想起了那个海水过滤膜,虽然过滤出来的是纯净水,但短期吃不妨事的,上面怎么不普及啊?
“哎哟,等慕杰那臭小子回来,老娘打断他的腿,家里有孕妇,出去出任务也不知道把家里给安排好。”
李华英现在对自己儿子满心的嫌弃和迁怒,这个混蛋儿子都当爹了,还顾不了家,麻烦她这个娘。
而慕杰此刻正带人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消灭三个敌人,在逃三个,他们气地踢了一脚地上的石头,“给老子等着,一个都逃不了。”
“团长,别气,喝水。”
高铁擦了把汗水,把水壶递给慕杰。
慕杰接过水壶,咬住水壶上的吸管,咕咚咕咚地喝了两口,解了渴之后,把水壶又递了回去,高铁接过也咬着吸管喝了几口,用手一抹嘴巴,道:“团长,这吸管真是太好了,咱们以后出任务都不用担心没水喝了。”
慕杰嘴角微弯,这可是他媳妇儿参与研究的,现在这带着过滤膜的吸管已经在海军普及了,单兵一个人一个带有直径一厘米的圆形过滤膜的吸管,虽然只有在出任务时候才能申请携带,但有了它,他们在海上永远不会缺淡水,战士们都戏称这吸管是救命管,别说还挺贴切的。
找不到敌人,他们从水里弄了点鱼,找了个地方就地吃饭加补充能量休整。
而隐在暗处的敌人又累又饿还渴,靠海吃海,他们也快速地去海里抓了鱼准备生吃,可食物好解决,淡水就没那么容易了,特别是现在是夏天,气温高,又被追着跑了一天,他们的嗓子渴得都快冒烟了。
他们以为追他们的华国军人也应该一样,可他们发现了什么,华国军人竟然拿水壶装海水喝,人在缺水的情况下,喝海水只会加速死亡的速度,华国军人都是傻子吗?连这点常识都不懂。
“团长,这海水真甜!”
“团长,没想到咱们有一天还能喝上海水。”
天,上帝!这群华国军人疯了,他们竟然说海水是甜的,领队的扭头对自己仅存的俩个手下说:“上帝保佑我们,这些华国军人已经疯了,他们喝了海水,我们什么也不用做,只要睡一觉,明天醒来就能欣赏他们脱水死掉的模样。”
他的语气里尽是得意,而他的手下还用嘲讽的语气说道:“听说华国军人大都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他们不知道常识很正常,愚蠢的华国军人必将被他们的无知害死。”
可惜他们失望了,第二天,他们渴得头晕眼花,喉咙干痛,身体无力的时候,华国军人竟然生龙活虎地出现在他们面前。
他们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着华国军人,上帝,这不科学!为什么华国军人喝了海水什么事情都没有?
领队的自知逃不掉了,忍着喉咙的干痛问:“我看见你们昨晚喝了海水,你们为什么会没事?”
“因为我们身上有些正义的血液可以过滤掉一切有害物质。”
高铁痞笑着说道,其他人也哈哈大笑地跟着附和。
虽然救命吸管随着全军的普及,瞒不了外国人太久,但能瞒多久就瞒多久。
而外国人则像看怪物一样的看着华国军人,华国人的体质太奇怪了。
这只是一个插曲,这个带有过滤膜的吸管在部队普及时间不长,但却已经发挥了想象不到的作用,因为它不仅仅能过滤海水成为纯净水,还能过滤掉野外淡水中99.99%的病毒和细菌,只要带着它,只要不是带毒的水,哪怕是个臭水坑呢,也能过滤成纯净水,所以带着它,不怕没水喝,救命管名副其实。
而这个时候林碧清还在发愁吃水的事,在邓翰海过来看她的时候,忍不住问道:“教授,海水淡化工程什么时候才能在岛上普及啊,没有自来水,我这日子没法过了。”
邓教授是知道上面的安排的,忍着内心的愧疚,安慰道:“短时间内是不会普及了,你的吃水问题我可以帮你向上级反应,不会让你没法过日子的。”
林碧清叹气,目前只能这样了。
邓教授看她神情不好,便跟她说了一个好消息,“你那个香蕉树纤维卫生巾的奖励下来了,上面同意了你的要求,一个月给你两包卫生巾的配额,你可以拿凭证去任意一家供销社买,如果供销社没有,可以直接去生产厂家买,另外再奖励你200块钱的研发奖金。”
这还算是个好消息,林碧清脸上有了笑容,但对于200块的奖金虽然不多,但也不少,她不嫌弃,但她想用这个换别的。
她不好意思地开口:“我这不是怀孕了吗?孩子出生后洗尿布就是一项大工程,我能不能拿奖金,换取孩子的尿不湿供给啊?”
邓教授看着一脸期盼的学生,问:“你当初提议羊城日化厂生产尿不湿,是不是就想到了你生孩子后洗尿布的问题?”
林碧清笑了,“有那么一点点。”
邓教授剜她一眼,“你就想着法子偷懒吧。”
林碧清下巴壳一抬,“那我也是用我的聪明才智偷懒,别人想学都学不来呢。”
邓教授气笑了,这家伙偷懒给国家带来了一个保守估计一年几十万美元的外汇项目,而且这个数额还在增长中。
不仅仅如此,还解决了上百人,甚至上千人的就业问题,还让无数的果农增加了收入,他不由想到,这偷懒如果都能这么偷的话,也挺好的。
“对了,你的那个菠萝叶纤维的事需要帮忙吗?”
虽然他不满学生不务正业,但还是忍不住帮你。
林碧清摇了摇头,“没有。”
接着又问:“项目进展顺利吗?”
邓翰海拿出一个文件,“纤维膜好制,就是上面的电路不好排,电析不出来氧气。”
林碧清把文件拿出来看了看,道:“这个我需要和各方面的专家碰头一起讨论。”
说完她摸了摸肚子,又道:“教授,你能不能联系一辆木板车拉我去项目组,另外在会议室再给我准备一个木床,我躺着跟大家讨论。”
其实可以来家里讨论的,但事关核心技术,他们家也不安全。
邓教授脸色复杂道:“小林,你不用这么拼的身体要紧。”
林碧清摇头,“教授,我心里有数,您帮忙安排吧。”
其实这里面有几个知识点需要跟大家说一说,再讨论讨论,华国专家很有才华,可这项技术是2050年左右的,隔着几十年的技术发展呢,她相信只有跟专家们提了哪怕一点,他们研究出来的效果就会超乎她的想象。
就像海水过滤膜,经过专家们的研究改造,不仅能过滤海水的盐份,还能过滤掉九成九的细菌和病毒。
邓翰海劝不住,再说项目组目前遇到了瓶颈,的确也需要林碧清过去指点下思路。
吴美娟不乐意了,“我不管你工作有多重要,现在最重要的是孩子。”
“妈~”
林碧清头疼地劝道,“我知道您担心我,我保证不会让自己有事的,这工作真的很重要,多拖延一分钟,国家就得花好多冤枉钱呢。”
其他的不能说,只能拿钱说事,吴美娟这代人的爱国情怀都很高,她不由松动了,而李华英作为一个工作狂,很理解儿媳妇的心情,她上前给她检查了检查后,也劝道:“亲家母,就让她去吧,她的身体能支撑住。”
闺女的婆婆都同意了,吴美娟也没再一味地阻拦,她剜了眼闺女,道:“你也就好命嫁了个好婆家,要不然谁家能受的了你。”
林碧清谄媚道:“那还是拖了您的福气,帮我挑了这么好的婆家呢。”
吴美娟瞪她一眼,笑骂道:“油嘴滑舌。”
等林碧清离开后,吴美娟看着李华英,感激道:“亲家,真是多谢你包容小清。”
李华英笑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了,我们家的人遇到了工作,那都是可劲儿冲呢。”
吴美娟见她真没有对闺女不满,也松了口气,虽然闺女嫁了人离家太远,随军住的地方生活不方便,就是女婿也经常不在家,但是公婆和小姑子都明理,这就胜过不少家庭了。
“婶子,我们来织布了。”
外面响起李珍珠她们的声音,李华英和吴美娟赶紧出去,这几人自从接受了采访,决定给大领导做衣裳后,那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干劲十足,天刚亮就过来,中午回家吃饭用十来分钟,下午一直干到天擦黑。
吴美娟和李华英赶紧出去招呼人进屋,李珍珠几人自觉地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布已经织好了,林碧清嫌弃菠萝纤维的衣服透,织布的时候还加入了一点棉纤维和麻纤维,没有染色就用原色,米白色偏黄一点。
她们决定做长袖衬衫,也没有格外做新型的款式,就做现在都在穿的普通款。
织布是陈翠花织的,裁剪是王秀云,缝纫是李珍珠。
而皮革就是章玲芳在做,李华英和吴美娟帮她打下手,她老家是山里的,处理皮革很拿手。
菠萝叶纤维林碧清已经事先处理过了,今天只要经过几道工序,菠萝叶纤维就能变成皮革。
孙记者在一旁亲眼看着菠萝叶纤维一步一步地变成皮革,他激动地拍手,“太不可思议了。”
今天之前他根本无法想象菠萝叶竟然能做成皮革,只需要十颗左右菠萝的菠萝叶就能制作一平方米的皮革,科学真是太神奇了。
章玲芳更是激动,这皮革可是要给大领导做衣裳的,她小心翼翼地拿起皮革,在李华英和吴美娟的帮助下准备染色,皮革她们准备染成黑色,这个颜色看着庄重,也能显现出皮革的质感,皮衣她们准备做翻领西装样式。
等林碧清回来,已经是中午了,经过大家的努力,菠萝叶纤维布料衣服和菠萝叶皮革做的皮衣,已经都做好了。
目前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就是这衣服怎么递到大领导手里,而大领导会收下这衣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