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人正式修炼成了“水下龟息功”◎
“秀云嫂子, 姜旅长怎么说?”
林碧清问王秀云,姜旅长如果管,事就好办了。
王秀云冷哼了一声, “他说我们给大领导送衣裳是胡闹。”
林碧清皱眉, 而胡细妹和陈翠花脸上露出王秀云同款表情,“他们说我们痴心妄想。”
几个女人在一起唉声叹气, 到底以什么名义把衣服递上去啊。
“秀云嫂子, 你拿着衣裳回去让姜旅长看看, 如果他愿意帮忙, 咱们就以南舟岛军属的名义递上去, 要是姜旅长实在不愿意, 咱们也不强求。我想办法联系羊城的领导, 咱们以羊城人民群众的名义送上去。”
胡细妹她们或许还听不出来这两种方式的区别, 但是王秀云一直从事妇联工作, 又随军多年, 立刻意会到了林碧清的想法, 她笑道:“那就再给老姜一个机会,他要是不珍惜,到时候可别怪咱们胳膊肘往外拐。”
林碧清笑了,她也是这个意思。
“那我就带着衣裳回去了。”
王秀云是个爽利性子, 有了方案后,立刻付诸了行动, 现在老姜应该在部队, 她拿着衣服去部队找他,而其他人就在林碧清家里等消息。
家属院离部队不远, 王秀云腿脚快, 很快就到了部队, 虽然她是熟面孔,可进部队还得检查,站岗的战士看到她手的衣裳,笑着问:“嫂子,这是给旅长做的衣服吗?真好看!”
王秀云轻嗤一声,“他可不配穿这么好的衣裳。”
见站岗战士检查衣裳时候毛手毛脚的,她心疼道:“你们说咋检查,我来做。”
战士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小心,见她这么小心,奇怪道:“嫂子,这衣裳是金子做的不成?”
王秀云眉目间全是得意,“金子也没有这衣服金贵。”
小战士摸了摸脑袋,他实在看不出这衣服哪儿比金子贵。
王秀云按照要求检查过后,她把衣服小心地叠好,用包袱卷起来,往姜旅长的办公室去了。
“哟,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不年不节地给我做新衣裳,一次还做两件,这皮衣好,又软又亮。”
姜旅长看到两件衣裳高兴地眉开眼笑。
王秀云伸手打掉他摸衣裳的手,“别把衣裳摸脏了。”
然后就抬起下巴问他,“穿上这衣服见外宾不丢人吧?”
姜旅长眼睛还在那件皮衣服上,闻言摇了摇头,“不丢人。”
王秀云再道:“那这衣服送给大领导不丢人吧?”
“不丢人。”
姜旅长说了这句话后,猛然瞪大了眼睛,他不可置信道:“这衣裳送给大领导的?”
王秀云故意道:“还是菠萝叶子做的呢。”
姜旅长再次看向那两件衣裳,左看右看就是看不出菠萝叶丁点影子,菠萝叶做的衣裳,不应该跟野人穿的草裙一样吗?
王秀云没好气道:“那棉布和麻布你可能看出棉花和亚麻的影子?”
姜旅长这次没敢反驳,问道:“你们想把这衣服送给大领导?”
王秀云点头,“大领导一直关心人民群众的穿衣问题,我们只是想帮他老人家分担一点。”
姜旅长看着衣服拧眉沉思了两秒钟后,说道:“这事交给我来办。”
王秀云等的就是这句话,她伸手捶了他肩膀一拳头,“我等着就是这句话。”
姜旅长吃痛地闷哼一声,谈起了条件,“也用菠萝叶给我做两件衣裳。”
王秀云斜他一眼,“没空!”
说完抬脚就要离开,不过走到门口又转回来,说道:“慕杰没在家,小林身体不好,两位婶子年纪又大了,你安排人每天早晚给他们家挑两担水。”
姜旅长没拒绝,“我马上安排。”
他比王秀云知道的多一些,林碧清当初提出并且参与海水淡化项目,就是为了岛上吃水不方便,如今技术人家费心费力地研究出来了,可却暂时不能用在岛上,实在有些对不住人家呢。
而林碧清家,李珍珠几人在屋子里紧张地走来走去,陈翠花首先沉不住气,问:“你们说姜旅长会答应帮忙吗?”
吴美娟看着一脸淡定的闺女,说道:“应该会吧。”
李珍珠也注意到了林碧清淡定的样子,问:“小清,你有把握姜旅长会帮忙,是吧?”
林碧清摇了摇头,“我没把握。”
吴美娟瞪她,“你没把握,还一脸不着急的模样。”
半躺**的林碧清往旁边挪了挪身体,她老妈说话的唾沫飞她脸上了,虽然是亲妈的唾沫,但也是唾沫啊。
“我虽然没把握,可咱们又不是只姜旅长一条路子,咱们可以通过羊城市政府那边往上递,实在不成,也可以自己通过邮局邮递给大领导。”
大家见林碧清有打算,心里的紧张也缓解了很多,不由说起做衣服来,“我看咱们还剩不少菠萝叶纤维,不如咱们自己也给自己做两件衣裳吧。”
后世的网络上有这么一句话,女人的衣柜永远缺少一件衣裳,是女人就没有不爱美的,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做什么衣裳啊?”
王秀云回来得很快,进门就听到做衣裳的事,她不由乐了,说起了姜旅长的反应,“他还以为菠萝叶做的衣裳就是野人穿的草裙呢。”
“哈哈哈,姜旅长太幽默了。”
陈翠花捂着肚子笑道:“我家那口子大概也是那么想的。”
胡细妹附和:“我家那口子肯定也是。”
王秀云又说:“老姜看了衣裳,还想让我帮忙做两件,我直接回了他一句,没空!”
陈翠花猜自己男人应该和姜旅长想法差不多,说道:“不给他们男人做,咱们自己做,染成咱们喜欢的颜色,穿身上美美的,让他们眼红去,让他们先前笑话我们。”
胡细妹举双手赞同,“就是,他们现在眼红晚了。”
李珍珠则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小清,做菠萝叶皮革的机器做好了没有?”
林碧清点了点头,“做好了,不过我没让他们往岛上送。”
李珍珠惊讶了,“为什么?”
不仅她好奇,就是王秀云等人也好奇,“就是为啥不让送来岛上?”
林碧清抬手示意她们不要着急,解释道:“这正是我要跟你们说的事,咱们南舟岛才产多少菠萝,专门弄一条生产线不划算,把技术交上去,把机器设备送去盛产菠萝的地方,这些设备才能得到更好的运用。”
王秀云等人理解,她们作为军嫂,该有的觉悟还是有的,说道:“是该这样,机器来了岛上闲着也是浪费。”
林碧清见她们没有生气,眉眼弯了弯,继续道:“书面叙述的技术总归不太详细具体,所以还需要你们几个抽空去指导下技术,这是公差,有出差补助,就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时间?”
出公差,这三个字让李珍珠四个还没有正式工作过的人都激动起来,这年头出差俩字可是高大上的代名词。
如果谁能出公差,那可是能在街坊邻居面前炫耀的事呢,但激动过后就是现实,她们都是有孩子的人,她们出去了,孩子咋办?
而王秀云就没想那么多,直接拒绝了,“我就不去了,岛上的厂子明天就要开工,好多事需要忙活呢。”
她的话一出,李珍珠等人才恍然想起,她们也是厂里的工人了,明天厂里要开工了,摇摆不定的心立刻坚定起来,纷纷拒绝道:“小清,我们明天还要去上班呢。”
林碧清早就想到了这个,她说道:“这个不是问题,到时候我会让当地政府出具一份说明,你们去出差,算厂里的公差。”
李珍珠等人都松了口气,陈翠花先响应,“我去,我婆婆能帮我照顾孩子。”
她的话引来了竟然三个女人仇视,这女人太拉仇恨了,这是故意气她们没人帮忙照顾孩子是吧?
李珍珠最后也响应了,“我也去,我让我舅妈来帮我看几天孩子。”
她舅妈就是周年的母亲,已经退休了,现在就在羊城,而周年家里孩子也大了,不用她照顾,正好能过来帮她。
只剩下胡细妹和章玲芳,胡细妹是想去的,她老家大队就盛产菠萝,她去了,也能积累经验,回老家帮助老家大队发家致富,可虽然男人在家,可她怕让男人照顾孩子,回来后自己家会被家里孩子给拆了。
章玲芳也想去,她老家是北方农村的,虽然不产菠萝,但也想涨涨见识,锻炼锻炼能力,可家里有仨孩子,最小的才三岁半,正是不能离开人的时候。
这时候吴美娟开口了,“我和你们李婶子平常照顾小清一个人,挺清闲的,把孩子送来我们家,我们帮你们照顾两天。”
胡细妹想了想同意了,孩子爸爸在家,只要帮忙看着俩孩子别把他们家拆了就好,于是感激道:“那就谢谢两位婶子了。”
吴美娟摆手,“谢啥,我们没来的时候,多亏了你们照顾小清呢。”
而章玲芳最后还是拒绝了,她跟胡细妹不一样,胡细妹的爱人在家,不用两位婶子全天照顾孩子,而且胡细妹家的俩孩子都大了,不会太闹腾了。
而她男人不在,孩子又多,年纪还小,实在出不去啊。
林碧清也没有勉强她,说道:“等下次有机会了,你再去。”
章玲芳笑着回道:“好,再有下回我一定去。”
几人在谈论工作的事,殊不知慕杰他们已经带着抓捕的俩活着的特务回来了,不过他们没有回家,他们一部分去审问间谍,另外受了轻伤的则去卫生所包扎,这次先开始近身搏斗时候,季军强和战士秦安被对方的刀划了几道口子。
而医生给他们缝合伤口时,则告诉他们一个好消息:“你们这次运气好,咱们卫生所新到了一批不用拆线的缝合线,这批缝合线不仅不用麻烦你们来拆线,还会让伤口痊愈更快呢。”
季军强笑了,“那我们比老慕的运气好,上次他受伤可没有这好的缝合线。”
秦安也笑了,“当时慕团长家嫂子还特地问这事呢,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有这缝合线了。”
医生边给他们缝合伤口,边说道:“不是你们运气好,而是这手术缝合线就是林同志特别研究出来的。”
季军强牙酸了,他可以想象慕杰的嘚瑟劲儿了,他酸溜溜地道:“老慕一挂彩,就有好东西出来,那该让他多挂两回彩。”
说完就觉得后背冷飕飕的,他扭头一看,慕杰正嗖嗖地朝他放冷箭,“既然这么想让我挂彩,不如咱们俩去训练场练练?”
季军强秒拒,“我只是说笑的,嫂子身体不舒服,你怎么不回去看她?”
慕杰没再搭理他,他就是怕带伤回去让媳妇儿担心,这才来医院处理不严重的伤口,他这次虽然没有被刀划,但执行任务时爬高上低,又跟敌人搏斗,他的膝盖处被磨破了皮儿,经过海水泡,再加上天气炎热,伤口化脓了,得清创消炎。
“老慕,嫂子是不是说还有一种不粘连伤口的纱布来着?啥时候能研究出来啊?”
季军强看着医生给自己包扎伤口,便开口问道。
慕杰剜了他一眼,“小清还在**躺着呢。”
季军强打了打自己的嘴,“我咋把这事忘了,老慕你回去可得好好照顾嫂子。”
慕杰再次冷冷地看了他一眼,他自然会照顾好自己媳妇儿,还用他说,他看了眼因为清创面大,不得不包扎的伤口叹气,就怕媳妇儿看到纱布,又要着急去搞研究了,他眉头皱了皱,可她现在身体不好,他该怎么阻止呢?
他的担心很快就应验了,他回到家,林碧清就闻到了他身上的酒精味儿和伤药的味道,担心地问:“慕杰,你受伤了?”
慕杰怕她担心,赶紧解释道:“没受伤,就是膝盖磨破了皮儿,在海水里泡了泡发炎了。”
林碧清心虚了,她想给慕杰做的香蕉树纤维t恤没做成,后来又想给他做一套防护用具,又因为各种原因往后拖,要不然带着护膝,他也不会受伤。
她喃喃道:“要是把护具做好,你就不会受伤了。”
“没事,我皮糙肉厚,这点伤不算什么。”
慕杰赶紧道,生怕这祖宗不顾身体又要去忙活。
林碧清摸了摸肚子,她卧床也有六七天了,感觉好了不少,可以再折腾折腾了。
她的神情明显要搞事,慕杰赶紧求救地看向自己老娘,让她帮忙劝劝,李华英剜了眼自己儿子,再看向儿媳妇的时候,就换上了温柔的表情,“小清啊,慕杰他从小就皮,摸爬滚打的,一身的皮比熊还厚,不用担心他受伤,你安安稳稳地养胎就好。”
林碧清却坚持,“我不只是为了他,也是为了更多的战士不会受这种苦。”
折腾肯定是要折腾的,要不然整天躺**,又没有手机电脑,太无聊了。
李华英劝不了,便看向吴美娟,吴美娟过来,一根手指头就把林碧清的头戳地往一边歪了歪,“你给我安心养胎,别出去给我折腾,听到没有?”
林碧清看向慕杰求救,慕杰把头扭到了一边,吴美娟气哼哼地道:“别看小慕,谁来了,你都得在家养胎。”
林碧清没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那我在**干手工活,成不?”
说完就挨了老妈一个白眼,她继续争取,“躺**什么也不让做,闷也能闷坏的。”
吴美娟也知道躺着会闷,便问:“做什么手工活?”
林碧清指了指一个箱子,让老妈把小型织布机拿出来,说道:“我织布,成了吧?”
吴美娟让她上手示范了两下后,无语了,这哪里是织布机啊,明明是一个玩具,不过小孩儿玩的玩具都是纯玩儿,她闺女的这个还能织出来布而已。
她暼了她一眼,数落道:“都当妈的人了,还整天想着玩儿。”
林碧清不乐意了,“我明明是工作,怎么是玩儿了。”
李华英也见林碧清用这个机器织布不累,也没打算阻止,怕她们母女俩吵起来,赶紧上前打圆场,问:“这不像棉花,也不是麻,看着也不是菠萝叶纤维,这是什么?”
林碧清笑着道:“香蕉树纤维。”
李华英笑了,“感觉在你眼里啥都能织布。”
林碧清调皮一笑,“自然界确实有很多植物都能制成面料。”
吴美娟有意见了,“是有很多植物能制成面料,可都是人家南方的植物,你倒是也给咱们北方农民增加点收入啊?”
她这几天忙着菠萝叶纤维,听着胡细妹和李珍珠说家里亲戚家大队,都有种菠萝和香蕉,现在香蕉树能卖钱,菠萝叶也能卖钱,老家的亲戚日子能好过不少。
她当时就想起了北方的农民,他们没有香蕉树,也没有种菠萝,平常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她还有一个姨妈在农村,她去过一次,因为家里壮劳力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最好的衣服上都有仨补丁。
她看闺女尽给南方农民谋福利,想到姨奶奶,她心里就酸溜溜的。
林碧清笑了,“那也得等我回了北方,看看都有什么植物,才能想办法研究啊。”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她心里已经有了想法,比如玉米秸秆经过处理,也能得到性能不错的纤维呢。
吴美娟不过随口一说,闺女还真有办法,她眼睛发亮地看着自己闺女,说道:“那我等着了,你是不知道你姨姥姥家多困难,她大儿子和大孙子牺牲了,只剩下瘸腿的小儿子,还有一个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孙子,一家人都没一件不带补丁的囫囵衣裳。”
林碧清问:“我怎么没听你提起过?”
“唉!”
吴美娟叹了口气,“你姨姥姥一生要强,自尊心又强,怕别人看不起她这个穷亲戚,就主动给咱们断了往来,这亲戚长时间不走动,感情也就淡了。”
林碧清没有去评价姨姥姥的要强,她知道他们家是烈士家庭就够了,玉米秸秆这个产业链很大,将来如果有机会,她倒是不着痕迹地给他们家争取工作名额,有了稳定收入,姨姥姥家的生活应该能好很多。
“咕咕……”
一阵肠鸣在房间响起,慕杰找回了自己的存在感,摸了摸肚子,说了句,“我饿了。”
李华英斜了他一眼,“等着,都快三十的人了,在家里除了吃,还能干啥?”
慕杰冤枉,他刚回家,还没有来得及干活而已。
他为了证明自己不是闲人,他扭头便准备干活,“我去挑水。”
吴美娟赶紧拦住他,“部队每天都会派一个小伙子过来帮忙挑水,家里不缺水,你还伤着,回屋洗洗歇歇。”
慕杰看向他娘,李华英瞪他一眼,“带伤干活,是想让别人误会我是后娘,苛待你吗?”
慕杰没有任何表情地进屋洗漱,他老娘和媳妇儿都是同一款气人,难道这就是俗话说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林碧清瞅着慕杰萧索的身影,同情又想笑,婆婆怼起亲儿子来,那真是句句不留情啊。
而慕杰洗漱回来,房间里只剩下林碧清一个人了,吴美娟去厨房帮李华英做饭,小夫妻正好说说家常话,而慕杰最关心的自然就是林碧清的身体,首先问道:“小清,你身体恢复得怎样?”
林碧清摸了摸肚子,“很好,明天要去医院复查,你陪我去,正好听听医生怎么说。”
慕杰温声道:“好。”
接着又伸出大手摸了摸林碧清的肚子,倾身过去,贴着肚子说:“儿子,爸爸回来了,在家有没有听妈妈话?”
林碧清“噗嗤”一声笑了,“它现在只有芝麻粒大小,可听不懂你的话,再说你怎么肯定就是儿子。”
说着就用手固定住慕杰的头,看着他的眼睛,问:“难道你重男轻女?”
慕杰赶紧解释:“只要你生的,我都喜欢,不过我觉得还是先生儿子好,这样闺女出生后就能有哥哥保护了。”
林碧清勉强满意,放开他的头,说道:“那也不能上来就叫儿子,如果这个是闺女,该伤心了。”
慕杰反问:“你刚才不是说它只有芝麻粒大小,什么也不懂吗?”
林碧清瞪眼,“它在我肚子里,它的情绪我都能感应到。”
慕杰被堵地哑口无言,只能妥协道:“你说的都对。”
林碧清一抬下巴,“那是因为我说的有道理。”
慕杰不想跟她辩驳道理,转换了话题,“我今天去卫生所时,看到卫生所的医生缝合伤口的线都换成了蚕丝蛋白缝合线,它不用拆线,还能加速伤口愈合,不知道省了多少麻烦,小清,谢谢你。”
他说这件事是认真的,曾经就有个战士,伤口缝合后,还没有来得及拆线就去出任务了,任务途中自己拆的线,结果没处理好,伤口发炎了,他没在意,等执行完任务回部队,伤口感染严重,得了败血症,虽然侥幸捡回了一条命,但身体条件却不允许他继续留在部队。
有了这个不用拆线的手术缝合线,就能避免这样的情况。
而林碧清眼波流转,问:“那手术缝合线有品牌名字了没有?不如叫爱心,如何?”
慕杰黑脸发烫,一米八的壮汉突然扭捏起来,“这,这不好吧。”
到时候全世界都知道这手术缝合线是他媳妇儿为了他研发的了,心虽然很甜,但他不想因为这个而让别人忽略了他媳妇儿为国为民的大格局。
林碧清清咳了一声,说道:“那就算了,让上面随便起什么品牌名吧。”
慕杰很失落,但也知道这样最好。
很快饭菜就做好了,五香豆沫加葱花饼,再配上一碟子油炸小鱼干,这小鱼是吴美娟从供销社花一毛钱买的海鱼,油炸了后,又酥又香,她一个人能吃一盘子,可老妈只让她一顿吃一条。
“妈,晚饭我想吃虾仁。”
不能吃油炸小鱼干,林碧清便只能点其他的海鲜。
吴美娟倒是好说话,“我一会儿就去买,这里的鱼虾就是便宜,一毛钱能买好些,在咱们老家,一块钱都买不了几条。”
慕杰咽下一口豆沫,笑着道:“什么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你拿咱们那儿的铁棍山药来说,这里可比咱们那儿贵。”
李华英瞪他一眼,“吃你的吧,就你知道得多。”
慕杰乖乖低头吃饭,他发现了他老娘现在看他特别不顺眼,逮着机会就呲他一顿。
“孩子才出任务回来,你别老给他脸色。”
吴美娟看不过去了,开始回护女婿。
李华英冷哼:“他出任务不容易,那小清容易吗?卧床养胎正是脆弱的时候,身边连个端茶倒水的都没有,出任务又不是非他不可,他就不能多为妻儿考虑考虑?真是跟他爹一个德行。”
她说着就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艰难,又要工作,还要照顾孩子,一个人恨不得分成两半用,丈夫是一点儿忙都帮不上,眼眶一红,她吸了吸鼻子,又道:“小楠我是不准备让她找当兵的了,小清,如果这胎是闺女,将来找女婿,就找一个能经常守着她的。”
慕杰这次没敢委屈了,他放下碗筷,非常郑重地跟林碧清道歉,“小清,对不起,我没有尽到做丈夫的责任。”
说完他又跟吴美娟道歉:“妈,您把小清交给我,我没照顾好她,对不起!”
林碧清和吴美娟自然不会责怪他,吴美娟先说,“我不懂大道理,可也知道有国才有家,没有慕杰他们这些当兵的,老百姓就不会有安生日子,慕杰顾不上小家,但部队上很照顾小清,小清她也没受委屈啊。”
林碧清也说道:“娘,您别只怪慕杰,我也比他好不到哪里去,我随军到了南舟岛,就几乎没在家里呆过。”
李华英剜了眼慕杰:“你也得亏遇到了通情达理的岳母和媳妇儿。”
慕杰赶紧道:“我知道,我一直觉得我有福气。”
把话说开了,接下来家庭气氛分外和谐,先前因为要赶着给大领导做衣裳,李华英和吴美娟来了后,还没有跟林碧清聊家常。
慕家的事很简单,三个大人三个工作狂,几乎都是以单位为家。
主要就是林家的事,吴美娟感叹道:“早知道分家后,你二哥能担起事来,我该早点劝你爸跟你俩哥哥分家的。”
接着就说了林家分家后的事,老大林崇武和他爱人陈艳秋本来就是过日子的人,分家后的小日子跟分家前没区别。
老二林崇文变化就大了,不仅管自己的工资,还把妻子王向红的工资也管了起来,妻子的工资用来家里日常花销,他自己的工资存起来,坚决不让老丈人家吸血。
老王家怎么闹都没用,他扬言:“王向红要是敢把工资给娘家就离婚。”
一次王向红偷偷给了娘家五块钱,就被他撵回娘家,闹死闹活地要离婚,要不是居委会和妇联轮流做工作,说不得俩人就真离婚了,至此王向红也不敢贴补娘家了,俩口子除了养活孩子,没啥负担,小日子过得还成。
林碧清听了便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二哥以前有您和爹撑着,他才不会管王向红作妖,现在他要想您和爹贴补他,就得讨好你们,当然得管好王向红了。”
吴美娟笑了,“还真是这个理儿。”
慕杰回来了,心头去了对他的担心,家里三个女人脸上的笑容都多了。
第二天,林碧清去了卫生所复查,还是黄医生接待的她,“恢复得很好,如果继续保持,再有一个星期就能下床走动了。”
林碧清高兴地笑弯了眼,“谢谢医生。”
慕杰、李华英和吴美娟也高兴地跟黄医生道谢,黄医生笑了,“不用谢我,孕妇恢复得好,是你们照顾得好,说来我还得谢谢林同志呢,要不是你,我也不会有跟羊城医院的妇科专家近距离交流的机会。”
专家们本来要常驻岛上的,可羊城那边来了个危重症孕妇,林碧清又暂时没事,他们就回去会诊了。
林碧清笑笑,怪不得人人都想往上走,因为站高了的待遇太**人了。
从医院回来后,家里三个人管着,林碧清只能暂停想要研究运用护具的想法,安稳地织布。
而这一天南舟岛日化厂开工了,工人们都陆陆续续地笑着去上班,李桂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而且她总感觉所有人在嘲笑她,她气恨之下又回去砸林碧清的小人。
“小清,我和翠花就要出岛出差了,你有没有要嘱咐的?”
而胡细妹和陈翠花却没有去上工,她们要出岛去指导菠萝叶纤维制作皮革的技术了,人生第一个出差心里没底,便过来找林碧清求教。
林碧清也没吝啬,向她们传授了自己的经验,“你们到了地方,只管技术上的事,当地的人和事儿一概不要管,以防惹祸上身。”
上辈子出差时,年轻气盛精力旺,管闲事管了一身骚,要不是导师去保她,她差点就被人送进局子了。
胡细妹和陈翠花点了点头,“我们知道了,我们只管教技术,不管闲事。”
等人离开后,胡细妹家的俩孩子考虑到林碧清的身体,被他们爸爸带去了部队,并没有来家里,陈翠花家的更不用管。
而她们家,慕杰照常去部队,吴美娟和李华英喜欢上了赶海,俩人不管海边有没有海鲜捡,反正她们俩人轮流,一人一天地去海边,林碧清继续织布。
人到了活计跟前干起来,那活儿就干得快了,一天多点的时间,林碧清就给慕杰织好了能做两身t恤的布料。
她拿给老妈,教给她如何染色,面料染成了海水一样的蓝色,等处理好,林碧清就开始动手做衣裳,她裁剪,吴美娟缝纫,做成了两件情侣装polo衫样式的短袖。
而这天她正好被批准下床,于是夫妻俩一起穿上新衣服,海洋一样的蓝色,衣服随身,领子又做的精致,穿身上特别显精气神,特别是夫妻俩人穿一样的衣服,站一起别提吸人眼球了。
吴美娟啧啧称赞:“真好看,让人一看就是两口子。”
“显得人精神,衣服款式也不花哨,回头我也做一身。”
李华英也看着好,想要自己做一身,再给家里男人做一身,不过不要一样颜色的,要不然老夫老妻穿成那样,肯定会被人笑话。
慕杰动了动胳膊,高兴道:“衣服宽松,能活动开。”
林碧清也到了穿衣镜前照了照,很好看,显得很休闲,她看向慕杰,眼睛一弯,说道:“在家闷了几天,心都关烦了,你随我出去走走吧?”
慕杰咧嘴一笑,“好。”
他也想出去显摆他的新衣裳呢。
现在天还没有黑,又正式工人下班,闲人回家吃饭的时候,他们俩一出现就牢牢地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有人忍不住问:“林同志,这衣裳真好看,在哪儿买的?”
林碧清嘴角一弯,刚要回答,就被慕杰抢先了,“小清自己织布做的。”
来人不由夸道:“林同志手真巧。”
“你少说了俩字,林同志是心灵手巧,要不然也不能研究出健美牌卫生巾,还有菠萝叶皮革了?”
这道夸奖的声音让林碧清惊讶,因为夸她的不是别人,是一直看她不顺眼的李桂花,俗话说反常必妖,她突然改变态度,让她心里毛毛的。
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她还是扯唇笑着回应,“都是小东西,谈不上心灵手巧。”
李桂花又笑了,“小东西可是有大用途呢,不说别的,好多农民都因为农业废料香蕉树和菠萝叶受益了呢。”
林碧清再次谦虚,“只是碰巧帮了大家而已。”
李桂花感慨,“越有本事的人就越谦虚,我最佩服有本事的人了,林同志,咱们是邻居,我能不能有空去找你学习啊?”
林碧清弄不清李桂花的路数,婉拒道:“我马上就要去羊城上学了,恐怕没时间教你。”
不想再和她瞎扯,她转头拉了拉慕杰,“我累了,想回去。”
慕杰赶紧道:“嫂子,小清刚痊愈,不能太劳累,我带她回去休息了。”
回到家里,林碧清还是觉得心里毛毛的,慕杰见状,安慰道:“以后离她远点就好。”
林碧清叹气,两家住得这么近,哪里是说远离就能远离的。
她这边心情不好,项目组那边却爆发了欢呼声,经过半个月的研究,水下可携带电析氧气装置终于研发成功了,只要一个纤维膜面罩,一节电池,就能从水中电析出氧气供人呼吸。
如果一天二十四小时运行,一节三号电池能让这套装置续航半个月。
“我们成功了!”
“这绝对是创举。”
邓教授等研究人员击掌相庆,而邓教授则让警卫员去喊了林碧清来,一起分享喜悦。
林碧清来到项目组,看着那简便的电析氧气装置,心里的郁闷一扫而光,高兴道:“从今天开始,咱们华国人正式修炼成了‘龟息功’”。
而京城的大领导也终于收到了林碧清她们做的衣裳,大领导听说这衣服是用菠萝叶做的后,先摸了摸布料衣服的质感,说道:“这布料的质感有点像棉麻混纺布。”
送来衣服的人笑了,说道:“羊城那边的人说菠萝叶纤维做的衣服跟麻布相似。”
大领导听了只是点了点头,他的目光全在皮革衣服上,问:“这真是菠萝叶做的?”
“是的。”
送衣服的人赶紧拿起一份《华国日报》,指着上面的照片说:“这是记者拍摄的制造过程。”
大领导拿起报纸看那份报道,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林碧清”,他恍然想起她就是发现蓝红藻,并且促进海水淡化技术,并且研究出香蕉树纤维卫生巾的人。
这香蕉树纤维卫生巾,不仅给农民们创收,给城里工人提供了工作岗位,更为国家挣了外汇,现在又来了一项变废为宝的研究。
大领导很高兴,“非常好,林碧清同志称得上劳动人民的科学家,这衣服我就收下了,不过既然是礼物,那就得讲究礼尚往来,我也得给几位同志回礼才是。”
远在南舟岛的林碧清不知道大领导不仅仅称赞了她,还要给她回礼,她此刻正在研究用海藻纤维做运动防护用具呢。
“小林啊,羊城大学开学一个星期了,作为学生,你不能一直不去报道啊?”
邓教授他们的项目完成了,有几个研究员离开回了单位,有几个生物学家留了下来,他们要继续研究蓝红藻的种植。
不提其他的用途,就说海水淡化一项,他们就得给蓝红藻足够的重视,更别提用蓝红藻做的白玉防晒霜,已经上市了,听说在华国的外国人很是喜欢,想引进他们国家,国内经济学家预估白玉防晒霜的国外市场至少有上百万美元。
再就是根据可靠消息,蓝红藻在医药上的运用已经有了眉目,听说还在研究在军事上的运用,也有了初步进展。
所以,他们必须得掌握蓝红藻的种植方法,并且增大它的产量。
邓教授作为研究蓝红藻项目的组长,得留在南舟岛,但林碧清必须去上学。
林碧清不想去啊,眨巴眼睛道:“教授,你可是说要亲自带我的,您在哪儿我就在哪儿?”
邓教授被她缠磨得没办法,而且又考虑到现在大学学习氛围不好,便道:“你去学校报道后再回南舟岛,跟我身边学习。”
林碧清得逞了,高兴得眉眼弯弯,而漂亮国的情报机构对华负责人则在无能狂怒中,华国人竟然不声不响地研究出了,能随身携带的,操作超级简单,能随时随地把海水淡化的技术。
“让华国的潜伏人员无论如何都要把海水淡化技术弄到手。”
而外国人的喜怒影响不到林碧清,她此刻正处在极大的惊喜和震惊中,大领导要给她回礼,礼物已在路上,啊啊啊,她激动地恨不得仰天长啸。
“那有没有说大领导送的啥礼物啊?”
吴美娟也激动到不行,忙问闺女是啥礼物。
林碧清一拍额头,懊恼道:“我光顾着激动,忘记问了。”
所以大领导到底回了她们什么礼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