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第89章 (一更)

字体:16+-

◎走吧。◎

宋满冬听着他赌气一般的话, 心底反而放松下来,“刚刚不是说什么都支持我?”

陈敬之心情可好不起来,“我支持你是真的, 可我不想跟你分隔两地也是真的。”

宋满冬在河东大队,他虽然忙,但挤一挤还能有几个小时过来看看她。

在怀安县上班就不一样了。

开车来回都要一个多小时, 可他这个级别是不配车的, 公用倒是可以打报告, 私用只能去向团长借, 但也不能回回都借。

自己往返怀安县,要三四个小时, 想像现在这样, 结束任务来找宋满冬是绝无可能的,只能等休假。

可他们一般只有年假,他如今到部队上才三个月, 还没攒下来一回呢。

更何况最近几个月都在修大坝,他们营也调去了,正是辛苦的时候。

即便能请下来,如非急事, 他也不大好意思去。

宋满冬安慰他, “我在厂里上班, 每周能休两天, 我周六早上回来,咱们一个月总是能见上几回的。”

陈敬之叹气,他想点头, 又不忍心, “河东大队的条件不比县里, 既然去了县城还是别回来了。”

别的不说,怀安县通了电和自来水,就方便上不止一倍。

百货商店也离得近,缺什么也都能买的上,不至于凑合着。

宋满冬一口应下,“行。”

陈敬之脸色又瞧着不大好了。

宋满冬跟他对视片刻,噗嗤笑了下,正色起来,“我还是得回来。”

“不单单是为了你,还有胜男他们。”宋满冬回头看了眼,脸上有些无奈。

“原本想着一时半会儿不会离开,也没有督促他们学做饭,我要是不回来,也不知道他们平时都吃什么东西。”

陈敬之道,“他们都不是小孩儿了,总能想到办法的。”

“或许就是你在,他们才磨磨蹭蹭的学不会做饭。”

宋满冬想着,“那也得给他们个适应的时间。”

“我也未必每周都能回来,工厂那边的情况还不确定呢。”

陈敬之,“我就知道你只是宽慰我两句。你哪儿有不忙的时候?”

只是这次不用宋满冬说,他自己已经先开解起自己来,“不过你这模样我跟你处对象时就知道了,早有心理准备。

只是消息来得突然,有些难受。”

“你忙吧,我自己过会儿就好了。”

宋满冬点点头,“我确实得回去忙了,还煮着饭呢。”

她嘴上说着,脚没动,静默几秒,才问陈敬之,“着急回去么?不急的话留着吃顿饭吧。”

“我还没跟你仔细说工厂的事儿。”

陈敬之精神起来,笑道,“你难得开口留我,便是有事儿我也要说没。”

“我可不信你的鬼话。”宋满冬扫他一眼,侧面退开叫他进门。

“你的事儿比我重要多了,耽搁不起,你才不会为我耽搁正事儿。”

“你不也是?”陈敬之说着,进门挽起袖子先洗了脸。

打算去厨房帮宋满冬做饭,被宋满冬赶了出来,“还是歇歇吧。”

她昨天去的部队,陈敬之这会儿才急急赶过来,想也知道必定是昨天忙到今天,每个喘息的机会。

见陈敬之犹豫,宋满冬又道,“以后帮我做饭的机会多着呢。”

陈敬之这才满意的朝堂屋走去。

他确实累的不轻,修大坝是体力活,能在雨季来临之前修完最好,为了这,大家有一分力出一分力,鲜有偷懒。

最近大家日夜轮转交替的干,他一没家属,又知道宋满冬不会轻易过来,做到今天下午才回来洗漱收拾,刚出宿舍去打饭,就听见其他嫂子冲他贺喜。

陈敬之回想着,坐在桌边,就对上了赵胜男的目光。

赵胜男问他,“哥,你要留下来吃饭啊?”

陈敬之懒懒反问,“不然?”

“那是不是得交伙食费啊?”赵胜男冲他伸手示意,“你一个有钱的军官,不会想占我们这些穷知青的便宜吧?”

赵胜男也是走投无路了,钱只见出,不见进,她又不像满冬会厨艺,能做东西拿出黑市卖,只能抠搜一点儿了。

而且他们兄妹之间,本来就明算账嘛!

陈敬之看她一眼,这会儿没什么力气和心劲儿教育她,伸手打算掏钱堵住她的嘴。

口袋摸了两个,只掏出一块钱,才想起来,自己的钱大头交给宋满冬了,剩下的不怎么花,都丢在宿舍。

当然这一块钱做饭钱肯定是够了,但要是叫宋满冬瞧见……

陈敬之把钱放在桌子上,赵胜男伸手要拿,被他给拦住了。

“伙食费我肯定不会赖,但是得先叫我看看你们这顿饭值多少钱吧。”

赵胜男的脸上顿时苦了起来。

到了十二月,青菜是不怎么见到的。

吃的最多的是储存起来的土豆、冬瓜。

腊肉、腊肠是做了不少,只是这些要吃几个月,不可能顿顿都吃。

不过想到自己去食品厂后,他们做菜恐怕就是煮炖。

为免糟蹋美味,宋满冬还是摘下来了些。

今天做的是蒜叶炒腊肉,葱炒土豆丝,油煎豆腐。

馒头是宋满冬前两日蒸的,冻成了硬邦邦的疙瘩,但回锅热一下,便又恢复了初时的美味。

这些菜都不费事儿。

也就是分量大,处理时多花了一点儿时间,炒起来就很快了。

一道菜盛出来,另一道土豆丝已经快熟了。

炒完菜,再掀开煮面汤的锅,将上面的馒头拿下来,开始盛汤。

宋满冬放菜盘,才注意到陈敬之手边放着的钱,“怎么了?”

赵胜男饿的昏头,刚拿起馒头,闻言想起自己的大事儿,忙问,“娉婷你快算算咱们这顿饭多少钱?”

“我看看。”姚娉婷对着陈敬之要钱也不客气的。

干一天活才三毛二,谁能大度起来?

连柴火也给算上,估算完之后,姚娉婷做了总结,“咱们一共八个人,每个人差不多两毛吧?”

几双眼睛盯着陈敬之,等着他给钱吃饭。

陈敬之把钱递给了宋满冬,“我给一块。两毛是食材钱,八毛给满冬的厨艺。”

赵胜男扼腕,“早知道这顿饭就我来做了。”

姚娉婷说她,“你做可是得给我们赔钱。”

赵胜男的厨艺还不如她,她好歹会煮个汤了。

吃着饭,又说起来食品厂的事儿。

宋满冬也趁机给陈敬之多说了一点儿情况,“后天我们去报道,转一下户口和粮食关系,下午就该上班了。”

“也不知道满冬你会分到哪个车间。”姚娉婷,“我觉得这几个车间,都不如研发好。

都怪王希娜!”

陈敬之这才从他们口中得知招工考试中的波折。

吃过饭,跟宋满冬一同往外走时,才说出自己的想法,“要不然你试试自荐?”

“自荐?”宋满冬偏头疑惑看他。

陈敬之认真道,“你厨艺好,普通的食物在你手下都能变得不一般,本就应该去做研发。

做普通工人太埋没你了。”

他对食品厂不能指手画脚,更没办法去找罪魁祸首的麻烦,只能想着别的办法补救一下。

“不用了。”宋满冬摇着头,颇有些随遇而安的想法,“我觉得普通工人挺好的。”

“研发虽然听着厉害,但其中的辛苦只有做的人知道。”

还有件事儿,宋满冬没跟他们提。

洪师傅对她不是很喜欢,她去了研发车间,还得考虑同事相处的事儿,更麻烦了。

她拒绝了,陈敬之便不再提,“你向来是有主意的,只要你想清楚就行。”

到了分别的地方,陈敬之不得不预先说道,“周六我不一定能来,但只要有时间我肯定来。”

“我还不一定能回呢,只是预想要回。”宋满冬也说。

陈敬之难免有些失落,“不知道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了。”

这是真的没有答案。

宋满冬在知青点,他实在想见面,多压缩一下时间,来了肯定能见到的。

“你可以给我写信。”宋满冬想了想,“我也给你写信。”

“平日里说不出的话,信上都能写,这样还有趣些呢。”

“你这甜言蜜语说的比我还好听。”陈敬之幽怨道。

不过也别无他法,“好吧。我要是见到你,就亲自讲给你听,要是没见到你,就把信留下。”

宋满冬点点头,待他准备离开,又想到件事,提醒陈敬之,“我知道那些嫂子都是好意,也没同她们置气。你要是来的时候得罪了人,回去记得好好赔礼道歉。”

“我来的匆忙,哪儿顾得上得罪人?”陈敬之摇摇头。“不过许是吓到她们了吧,回去我同嫂子们好好解释。”

他说完借着月色瞧宋满冬的神色,“你真没生气?”

宋满冬问他,“我是那么小肚鸡肠的人?”

陈敬之迟疑了。

小肚鸡肠倒是谈不上,但也不大度。

宋满冬瞪他一眼,“她们要是在外面劝我放弃一起去随军,我会觉得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可她们已经做出了牺牲,我虽然不赞同,也不会非要当面说些冷言冷语,点头应几句不妨事儿的。”

敬佩之余,难免觉得有点儿惋惜。

“我明白了。”陈敬之点点头,“那……”

“我回去了。”

他转过身往部队的方向走。

宋满冬也转过身,抬脚走出一步,又折身,跟陈敬之正面对面。

她一愣,笑了起来,没问陈敬之要做什么,而是说了自己要说的话,“从这里往你们部队去,翻过两个山头的山坡上,有一颗苹果树。”

“上面挂着几个青苹果,也不知道你下次来的时候,还会不会在,要是在的话,你帮我打两个。”

陈敬之问,“你想吃?”

宋满冬告诉他,“我想尝尝。”

陈敬之记下,“那我下次来给你带。”

宋满冬这才转身朝知青点走去。

虽有不舍,但她没时间磨蹭了,而且陈敬之也不能逗留太久,他还要去修大坝呢,不好好休息怎么行?

宋满冬收拾了东西,早早睡下。

九号。

发放农具的活已经转给了别人,宋满冬还是早早起了做饭。

初时还想着家里的活要公平分配,但日子久了相处成了朋友,宋满冬便不介意多做一点儿了。

反正大部分活对她来说都是顺手的事儿,家里的活她七八岁的时候已经做得很熟练了,还能照常上课。

现在更是不在话下。

早饭是难得的丰盛,宋满冬做了油汪汪的煎饼,加入腊肉粒、葱花,口感更丰富。

赵胜男和陆许山喜欢吃焦一些的。

徐清和方宛则是喜欢吃软一点儿的,油适中更好。

姚娉婷跟江志农就不怎么挑了,不过习惯吃口煎饼再来一口酸豆角。

宋满冬一边想着,飞快的做好了早餐。

吃饭时,给姚娉婷又讲了下做煎饼要注意的情况。

吃过饭,他们去上工,宋满冬则是去找大队上开介绍信。

大队上的生活便是如此。

哪怕明天就要分别,该做的工还是得做。想在一起做个好好的道别是不大可能的。

张大队长从张兴旺那里得知宋满冬考上,就做了准备。

看宋满冬过来,把她要的东西盖上章,又拿了一包柿饼给她。

“你考上食品厂,本应该送你点儿贺礼,但我们是再没拿得出手的东西。”

“这柿饼你拿去尝尝吧。”

宋满冬嘴边转过几句,最后只是默默的接过了柿饼。

张大队长锁了印章,从桌后站起来,“走吧。”

他跟宋满冬走到院子里,才又说,“这本来也不是你们该待的地方。

你们在外面能做的事儿比在大队上多了去。”

“你做个榜样,回头也叫胜男她们几个努力考出去。”张大队长真心实意道。

“胜男不会离开的。”宋满冬摇摇头,“她来就是为了河东大队。”

“在外面能做的事儿不少,但能做事儿的人也不少。可愿意在河东大队扎根的却是没几个。”

张大队长摆摆手,“跟我们这儿耗着干啥?”

宋满冬笑着回道,“这您就得问胜男了。”

她一开始也不明白,或许河东大队困境有望改变,可绝非一朝一夕。

单就粮种,今年种下的小麦,至少要等上两年才能结果。

要是想改变别的,需要的时间就更久了。

而且也不是次次都能成功的。

这对他们知青来说,是一项费时费力,有苦无功的事儿。

但赵胜男要留下,姚娉婷、江志农也要留下,就连她自己,也动摇过。

因为觉得不应该这样。

他们勤劳能干,鲜少偷奸耍滑,他们斤斤计较,却在饭都吃不饱的时候不偷不抢。

他们勤勤恳恳,得到的应该是财富,而不是黢黑的皮肤、干枯的手、麻木的眼。

她今天选择离开,但正如那天向赵胜男的允诺,河东大队真有需要她做的事,她会回来。

宋满冬的心情说不上轻松。

回家便继续归置家里的东西,仔细挤在纸上,以防她们出现意外情况,又联系不了她。

腌制的咸鸭蛋、泡在坛子里的酸豆角酸菜……宋满冬都一一记下。

还警告他们做饭不能做太多,按照自己写的量来。

不然没过完年,粮食却吃完了,就只能饿肚子。

不过三个月的时间,这间小院里便填的满满当当。

宋满冬做完记录,才开始准备晚饭。

腊肉炒着香,焖饭别有风味儿。

肉里的油脂渗入米中,饭也带着香气,加一把葱花,一点儿酸菜,盛出来拌了就能直接吃。

这焖饭宋满冬没忘记下来教给姚娉婷。

对她们来说应该算是简单的了。

不过由她来做,宋满冬还准备炒几道菜。

刚切上菜,门外就传来聊天声,姚娉婷她们几个吵吵闹闹的进了院子。

宋满冬停下来听了下,才发现是在说陆许山的事儿。

姚娉婷探头看了眼厨房,“饭还没做好,正好,我昨晚题目都勾好了,你现在做一下数学题目,让我看看你什么水平。”

陆许山抗拒极了,“食品厂下次招工至少是明年了,明年再看吧。”

姚娉婷直言,“只是先摸个底,又不是要你命。”

其他人纷纷赞同。

也不知是真心这么想,还是就想看陆许山热闹。

宋满冬想了下,也劝陆许山试试,“第一食品厂是明年才招,可还有其他工厂呢。”

“你要是去厂里上班,平日里想吃肉直接去饭店吃,不像在河东大队,想也只能想着。”

她的话说动的陆许山。

陆许山去堂屋做题,宋满冬抓紧时间把饭菜做好。

上桌吃饭的时候,姚娉婷手里正拿着陆许山刚填了答案的纸。

她一眼扫过,又自下往上的看了一遍。

“对了多少?”赵胜男关心道。

陆许山先开口,“有一半我是挺有把握的。”

姚娉婷从纸上抬起眼,“有把握都是错的么?”

她提笔一气呵成的批完,拍在了桌子上。

宋满冬拿过来看了眼,“还是今年开始学吧。”

她回忆过食品厂出的题目给姚娉婷,姚娉婷勾的也都是类似的题型。

她以为陆许山的倒数第一是六十分,没想到实际情况是三十分。

这明年能不能考上食品厂都不太好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