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棣假死,我选择登基

第160章 启航准备

字体:16+-

“古人航海,经常用星辰定位。”

阮先生解释道,“有些特殊的航线,必须在特定的天象下才能准确找到方向。而这些日期……”

他指着记录本上的时间,“恰好都是最适合的时候。”

朱瞻基恍然大悟:“所以他们是在等合适的天象!”

“没错。”

阮先生点头,“根据我的推算,两个月后会出现一个难得的天象。那时候,几颗重要的星辰会形成特殊的位置。”

“正好和他们的行动时间吻合。”

朱瞻基说,“看来他们是想趁这个机会……”

话未说完,外面突然传来一阵**。

“报告!”

一个士兵跑进来,“城外起火了!”

众人快步来到院子里。

远处的山上,果然有火光冲天。

“是那个秘密工坊!”探子惊呼。

“快,去看看!”

等他们赶到时,火已经被扑灭了。

但工坊已经被烧得差不多,只剩下一些焦黑的废墟。

“有人故意纵火。”

郑和检查后说,“而且……”他从废墟中捡起一块布片,“和上次的标记一样。”

朱瞻基蹲下仔细查看:“这是他们自己放的火?”

“看来是觉得暴露了,要毁灭证据。”郑和说。

“不对。”

黄匠人突然说,“你们看这个。”

他指着一堆焦黑的零件:“这些都是废品,真正重要的东西早就转移了。这场火,是为了转移我们的注意力。”

朱瞻基立即明白:“快,派人去查虎门那边!”

果然,很快就传来消息:趁着这场火的混乱,有几艘大船悄悄离开了虎门,向南驶去。

“好啊。”

朱瞻基冷笑,“原来是声东击西。不过……”

他转向众人,“既然知道他们要去南洋,我们也该动身了。”

“传令下去,”

朱瞻基说,“让船队做好准备。两天后,我们也启程南下!”

“大人,船队已经准备就绪。”

郑和向朱瞻基报告,“一共六艘船,都是我们最近改造过的快船。”

朱瞻基点头:“人手呢?”

“每艘船配备了精选的水手,另外还有阮先生培训的几个学生。至于战力……”

郑和压低声音,“我挑了一百精兵,分散在各船上,都是扮作普通船员。”

“很好。”

朱瞻基满意地说,“黄老爷子那边准备得如何?”

“已经把最新改良的火器都装上了。虽然数量不多,但性能可靠。”

这时马哈木走进来:“大人,打探到消息了。那几艘可疑的船确实是往南洋去了。不过……”

“不过什么?”

“他们走的不是寻常商路。”

马哈木指着海图,“据沿途渔民说,那些船是往这片海域去的。”

朱瞻基仔细查看海图。

那片海域位置偏僻,到处都是暗礁,一般商船都会绕道而行。

“有意思。”

他若有所思,“赵老,这片海域你熟悉吗?”

赵老凑近看了看:“据先祖的记载,那里确实有几个隐蔽的港口。不过都很危险,必须找准时机才能进去。”

“找准时机?”

“对。”

赵老解释,“那里的暗礁和水流都很特殊。只有在特定的潮汐和风向下,才能安全通过。”

朱瞻基突然想到什么:“阮先生,你说的那个天象,会不会和这个有关?”

阮先生点头:“很可能。那天的天象确实会影响潮汐。如果我没算错,那时应该是最适合通过暗礁的时候。”

“原来如此。”

朱瞻基恍然大悟,“他们是要趁这个机会,在那建立秘密基地。”

“不止如此。”

黄匠人插话,“那些航海仪器,应该就是用来在暗礁中找路的。”

朱瞻基沉吟片刻:“既然如此,我们也得准备相应的工具。黄老爷子,能赶制出类似的仪器吗?”

“已经在做了。”

黄匠人说,“虽然不如他们的精密,但够用。而且……”他神秘地笑笑,“我还加了些改进。”

“那就好。”

朱瞻基点头,“阮先生,你带几个得力的学生,负责观测天象。马哈木,你……”

“大人!”突然有人急匆匆跑进来,“出事了!”

“怎么了?”

“刚收到消息,泉州那边遭到袭击了!好几个商铺被烧,都是和我们有关系的。”

朱瞻基脸色一沉:“果然,他们是想切断我们的消息来源。”

“不止这些。”

那人继续报告,“还有几个重要的线人失踪了。而且……”

“有人看到几艘倭寇的船在附近海域出没。看样子,是想截击往来的商船。”

朱瞻基冷笑:“他们这是要把我们困在广州啊。”转向众人,“看来要改变计划了。”

“分兵。”

朱瞻基说,“郑和,你带两艘船回泉州,要让那些倭寇知道厉害。”

“马哈木,你带一艘船,假装普通商船,在正常航线上来回跑。要让他们以为我们还在观望。”

“剩下的三艘船……”

朱瞻基指着海图上的一个位置,“我们从这里绕过去。虽然路远些,但能避开他们的耳目。”

“大人,”

赵明有些担心,“那条路很危险,而且……”

“我知道。”

朱瞻基打断他,“但越是危险的路,越不会有人注意。况且……”他看向阮先生,“有先生在,不愁找不到路。”

安排完这些,朱瞻基又叮嘱道:“记住,一切以稳妥为主。”

众人领命而去,开始各自准备。

朱瞻基独自站在船头,望着远处的海面。夜色渐深,海风徐徐,帆影重重。

“布局已定。”他低声道,“就看谁能笑到最后了。”

黎明时分,三支船队悄然离港。

为了避人耳目,他们特意选在潮汐最低的时候出发。

朱瞻基站在船头,看着其他两支船队渐渐远去。

海面上雾气弥漫,很快就将他们的身影吞没。

“按计划行事。”

他最后一次通过旗语传令,“小心谨慎。”

待其他船队消失在视线中,朱瞻基才转向自己的三艘船:“我们也该走了。”

船队缓缓转向东南方向。

这条路线虽然迂回,但能避开主要航道的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