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棣假死,我选择登基

第191章 天下大势

字体:16+-

“可是,”

杨士奇担心地说,“变革总会遇到阻力。”

“无妨。”

朱瞻基胸有成竹,“只要方向对,再大的阻力也要突破。况且……”

他看着窗外熙攘的街市:“你看那些百姓的笑脸,这就是最好的支持。”

正说着,郑和派人送来了消息:南洋几个重要港口都请求建立航海学堂分校。

“好!”朱瞻基大喜。

深夜,御书房内灯火通明。

朱瞻基正在研究一份特殊的地图。

这是郑和根据多年航海经验绘制的世界形势图,上面不仅标注了各国位置,还记录了重要的贸易路线和政治格局。

“殿下,”

郑和指着地图说,“现在形势对我们很有利。波斯湾诸国内部不稳,正需要我们的支持。南洋各邦也都倾向于依附大明。”

朱瞻基点点头:“最关键的是倭国。他们内乱不休,却又不甘心被我们主导海上秩序。”

“是啊,”

郑和说,“这次马六甲的事就是个教训。若不是有倭国某些势力支持,海门会也不会这么嚣张。”

朱瞻基眼中闪过一丝锋芒:“所以我们更要加快步伐。趁他们内乱之际,把我们的影响力扩大到整个海域。”

正说着,马哈木匆匆进来:“殿下,刚收到消息。暹罗国派使节来了,说要请我们帮忙建设港口。”

“好!”

朱瞻基精神一振,“这正是个机会。”

他早就在等这样的机会。

暹罗位置重要,是连接南海和印度洋的关键节点。

如果能在那里建立据点,大明的海上力量将更进一步。

“立即准备,”

他说,“派人和暹罗使节详谈。记住,不仅要谈港口建设,还要谈航海学堂分校的事。”

郑和立即明白了他的用意:“殿下是要把航海学堂办成联系各国的纽带?”

“没错。”

他指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航线:“你看,这些航线就像一张大网。而航海学堂,就是这张网上的重要节点。”

马哈木赞叹道:“殿下这是要用文教来巩固海权啊!”

朱瞻基笑了:“与其用武力征服,不如用文明感化。这才是真正的王道。”

正说着,杨士奇也来了,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最近几个月,朝廷税收大增,光是海关税就比去年增加了五成。

“这还只是开始。”

朱瞻基说,“等我们的商业网络完全铺开,收益会更大。”

但他很快又补充道:“不过,财富不是目的。我们要把这些钱用在刀刃上。”

“殿下的意思是?”

“第一,继续扩建水师。没有强大的海军,就保不住海上利益。”

“第二,加大对航海学堂的投入。要把它们办成真正的海事大学。”

“第三,拿出一部分钱支持民间商业。让更多百姓参与到海贸中来。”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

他特别强调,“要用这些钱改善民生。修水利、建仓储、救灾济困,让百姓真正感受到海贸带来的好处。”

众人听得连连点头。

就在这时,又有消息传来:倭国有个大名派人来接触,说要和我们合作。

“哦?”

朱瞻基来了兴趣,“是哪个大名?”

“是九州的岛津氏。”

郑和说,“他们在倭国势力很大,掌控着重要港口。”

朱瞻基思索片刻:“这倒是个机会。可以和他们谈,但要把握分寸。既要拉拢他们制衡其他势力,又不能让他们做大。”

众人再次被他的远见所折服。

“对了,”

朱瞻基突然想起一事,“让王小虎他们准备一下,过段时间可能要出趟远门。”

“是去暹罗吗?”

“不止是暹罗。”

朱瞻基指着地图,“这一次,要把我们的触角伸得更远。让他们走一趟西洋,看看那边的情况。”

众人顿时明白:这是要开辟新的航线了!

“殿下真是气魄非凡!”

杨士奇感叹道。

朱瞻基却说:“这不是气魄的问题。而是形势所迫。你们看……”

他指着地图西边:“那里有个叫奥斯曼的新兴帝国,正在崛起。还有更远的佛朗机人,据说已经在开发新的航海技术。如果我们不趁现在扩大影响力,将来可能就会被他们压制。”

这番话让所有人都陷入沉思。

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天下大势,瞬息万变。

而朱瞻基,正在用他的远见卓识,带领大明在这变局中开创新的格局!

“传我命令,”

他沉声说,“召集水师将领,要好好谋划这次西洋之行……”

春日的阳光洒在京城码头,几艘巨大的宝船正在紧锣密鼓地装载物资。

王小虎和他的伙伴们忙着检查各项准备工作。

这次西洋之行意义重大,朱瞻基特意派他们随船考察。

“老大,物资都装好了。”

李二狗汇报道,“这次带了不少新式航海仪器,都是航海学堂最新研制的。”

“粮食和淡水呢?”

“足够三个月用的。另外还准备了不少药材和防病的东西。”

王小虎点点头。

这些年他们从历次远航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对航海补给早有一套完整体系。

正说着,张老船长来了。

他这次虽然因年纪大不便远航,但特意来为徒弟送行。

“小子,”

老人拍着王小虎的肩膀,“这次任务重大。大人派你们去,就是要看看西边的天下。”

“师父放心,”

王小虎正色道,“我们一定不负重托。”

这时,朱瞻基也来到码头视察。

“准备得怎么样了?”

他问道。

“回大人,”

王小虎说,“一切就绪,随时可以启程。”

朱瞻基满意地点头,然后叮嘱道:“这次出航有三个重要任务。”

“第一,考察西洋各国的情况,特别是他们的造船技术和贸易情况。”

“第二,寻找合适的地点建立商站和航海学堂分校。要选择地理位置好、当地政权稳定的地方。”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和当地建立友好关系。记住,我们是去做生意、交朋友,不是去争霸称王。”

“明白!”

王小虎等人齐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