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京的街道之上熙熙攘攘,行人川流不息,倒也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几人行走与朱雀大路之中,见到道镜禅师走来,路上行人均会停下脚步上前行礼。
尤其是一些身着和服的妇女,见到来人皆是深深一躬到底,迟迟不见起身,面带虔诚,恭敬无比。
瞿灵儿心中好奇,自言自语问道:“看来道镜禅师来头不小,这些百姓见到之后竟如同见到皇亲国戚一般。”
九田樱笑笑答道:“能入内道场修行,自然是有道高僧,本就备受尊崇,况且我东瀛的礼仪便是如此,说起来,这些本还是与你们大唐所学。”
很快在道镜带领之下,一行人已来到平城京皇城之中。早有皇城守卫一路放行,出入皇城便如同出入自家府邸一般,畅通无阻。
皇城之中不少建筑均与佛家寺院风格相似,不难看出佛教在东瀛影响之广大。
很快众人来到一座所谓的皇宫之前,之所以如此说,正是因为这座皇宫与长安城中的宫殿有所不同,恢宏庞大远远不及。
只是与一座小山相邻,依山傍水,风景宜人,宫门外一只巨大的香炉还在进香,袅袅青烟缓缓腾起,倒是更像一处皇家别院。
皇宫之中并无桌椅板凳,只是摆设着一些蒲团,道镜招呼几人随意在蒲团之上坐下,随后吩咐宫中官员前去通传。
不多时,有众多宫女为诸人呈上酒菜,洛无名拿起案上酒杯刚喝下一口便听外面一阵喧哗声传来,随后就见一行人朝着宫内走来。
为首一人三四十许,身着一身东瀛特有的盔甲,腰夸长刀,头上梳着一个奇特的发髻,两侧皆是光头,只留中间一只辫子。
若是在大唐,如此发髻只是四五岁的孩童才有。
那人面露煞气,一脸不善地看了看宫中众人,目光落在宁初映东身上,满脸的猥琐之意,随后又将目光落在正好从宫内走出的道镜身上说道:“道镜禅师,这些便是大唐来使?”
道镜即刻上前几步,对那人介绍道:“并非皇家来使,这位乃是鉴真大师,乃是大唐的有道高僧,特来东瀛传播佛法医术。”
随后又对洛无名等人介绍道:“这位乃是紫微中台内相藤原仲麻吕,为我东瀛朝中柱石。”
洛无名也略感诧异,紫微中台内相本是唐朝官制,属文官,更为朝中要员,但此人确实一身武官打扮,也不知是和原因。
藤原仲麻吕闻言也未将众人放在眼中,甚至未跟鉴真见礼,对着道镜问道:“既然并非皇家来使,那安置在宫外便可,何必带到此处,道镜禅师此举未免有僭越之嫌吧。”
道镜正要解释鉴真本是来与天皇看病,尚未开口便见宫内有人通传道:“天皇驾到。”
随后便见一众女官簇拥着一人缓缓朝着外面走来。
众人见状不由心头一惊,就见那孝谦天皇面如白纸,头戴一顶金冠,身穿白色纹花合服,身形婀娜摇曳款款走来。
竟是一位女皇!
难怪鉴真曾言与天皇看病多有不便,此时洛无名才知其中缘故。
孝谦天皇身边,还跟随着一名身着华服的女官,态度恭谨地站在女皇一侧,眉目如画,风姿绰约。
鉴真似是能看到洛无名的惊异,淡淡笑了一声,小声在洛无名身边解释道:“受女帝武则天影响,东瀛接连数代也皆为女皇,如今的孝谦天皇已是第六代女皇了。”
说罢,带领众人急忙上前行礼。
孝谦天皇面色平淡,坐于一旁金座之上,示意众人免礼。
随后开口说道:“听闻鉴真大师不畏艰险远道而来,朕特带东瀛上下百姓,谢过大师。我即刻颁下命令,大师便住在宫中皇家道场之中,随意出入皇宫,至于如何交流传道,全凭大师自便。”
鉴真急忙起身说道:“既是传法,便少不了各处跋涉,陛下的好意鉴真心领了。只是贫僧并未打算久居一处,而是需四处游历。”
接着,又将众人前往富士山一事简明扼要说了一遍。
孝谦天皇早知鉴真乃是有道高僧,并未多言,即刻拟下一道皇谕令,交到鉴真手中,不仅仅是富士山一带,只是东瀛范围,凭此皇谕令皆可畅通无阻。
洛无名见圣旨到手,心中大石落地,恨不得此时便赶往富士山寻取白鹤草。
神色之间难免有些不属,正落在孝谦天皇眼中,她微微打量了一眼洛无名,面容之上虽略做了些改变,但难掩洛无名英姿勃发之态,心中不由生出些难言悸动,开口询问道:“这位是?”
鉴真笑了笑,正要介绍洛无名道:“这位乃是我......”
洛无名急忙站起身来,打断鉴真说话,言道:“启禀陛下,本人乃是鉴真大师跟班,大师博学多才,故此一路随行,只为了多学些东西而已。”
鉴真见洛无名不愿表露身份,苦笑一声也不再勉强。
藤原仲麻吕忽地站起身来,对着天皇说道:“陛下,依臣下看来,这些人虽说从大唐而来,既无关文,也没文书,真假尚不可知,还请陛下查明,以防有些人浑水摸鱼,只是来我东瀛混吃混喝罢了。”
此言一出,宁初映东二人脸上立时露出怒色,就连宁涵也忍不住朝着洛无名这边看来。
洛无名和鉴真二人却是神色如常,似若未闻。
九田樱离席说道:“陛下,我乃广度禅师弟子,此次特奉师命一路护送鉴真大师而来,至于真伪之说,我能......”
不等九田樱说完,孝谦天皇摆了摆手,淡淡一笑说道:“藤原将军言重了,鉴真大师之名我早已听闻,如今又有道镜禅师引荐,岂会作假。”
藤原仲麻吕冷哼一声说道:“即便是真又如何,大唐整日自诩为天朝上国,百年来战乱未休,发展缓慢,殊不知工商农医早已被我东瀛所超越,我看他们此来传教是假,学习才是真。”
孝谦天皇说道:“大唐文化博大精深,我东瀛能有今日,大多都是师从大唐,藤原将军言过其实了。”
藤原仲麻吕更加不服,继续说道:“大唐有句俗话为长江后浪推前浪,东瀛虽师从大唐不假,但不代表便无法超越,听闻那大唐皇帝李隆基擅音律,喜歌舞,不如就让几位见识见识我东瀛舞乐,若是几位有兴趣,也可比试比试!”
(注:书中提及孝谦天皇,道镜,藤原仲麻吕等人均为真实历史人物,时间大致吻合,因为故事情节缘故,遭遇事件略有改变以及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