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光少女

7

字体:16+-

“什么味道,你点了外卖?”沈以淳一到家,就闻出了空气中未散尽的味道,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入住约定第三条,再背一遍。”

“入住约定”第三条:不经他同意的外卖食品,均属于“违禁品”,不允许出现在家中。

窝在红色沙发里看电视的楚越,突然意识到不妙,强行解释:“你把我一个人扔家里,我当然只能吃外卖了。”

沈以淳将客厅窗户开了两扇,毫不掩饰地嫌弃:“都是舅舅、舅妈把你惯得,没有独立生活能力。”

违反了约定,楚越也只能躺平任嘲,但他想不通啊。

“我吃完就处理掉了,垃圾都扔到了楼下,你怎么还能闻到,鼻子也太灵了吧。”

沈以淳不为所动:“用油过重,培根也不新鲜,下回别点这家。”

服气,就这么一点点残留的气味,他都能闻出这么多信息,果然是能给世间万物消毒的“乙醇大人”。

楚越向着沈以淳的背影偷偷翻一个白眼:“那我应该点哪家,你介绍几个?”

“介绍不了,我从来不吃外卖。冰箱里有一周的食材,你其实可以自己做。”沈以淳开冰箱,拿出纯净水倒进水壶,又取了茶包和水果,打算自己煮茶。

“自己做……”楚越表示不能接受,“最近活动多,累死人了,到家就想歇着。再说我也不会做。”

沈以淳轻笑一声,带着不屑:“我今天做了一台手术,六个半小时。参加了两个会诊,看了五份实习生资料并写评语,开了一个国际心脏学科例行交流视频会……”

他削着水果的手,突然停了下来,想起傍晚的约会。

“……还和朋友共进晚餐。你说,我累不累?”

这强大的工作量,听得楚越咋舌,但他不能输,眼珠一转,抓住了关键点:“咱家著名的冷面圣手,什么时候交上朋友了?”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反正……我有朋友。”沈以淳语气淡淡的,却很笃定。

他和林梳子有“月圆之约”呢,他现在当然是有朋友的人。

“真是好奇,这是谁瞎了眼啊。”楚越喃喃自语。

林梳子才没有瞎,她的眼睛亮得很。

她让钱晓乐帮自己请了一天假,陪着杜明生去了医院。她坚信,孙蕙英其实可以的,只是长期以来一直依赖着丈夫,才会觉得自己这不行那不行。

而且,杜明生不想让孙蕙英看到自己去戒酒的场景,心照不宣地跟女儿一起去了中海医疗中心。

中海医疗中心不仅有省内首屈一指的心脏专科,还有全市最有名的物质依赖治疗机构。林梳子行动力很强,在网上预约好,一大早就赶了过来,诊断结果的确如林梳子所料,杜明生确实患了酒精依赖症。

当医生问能不能立即住院时,林梳子和杜明生同时重重点头,这让林梳子再一次充满了希望。

从医院出来,她没有立即回家,而是去派出所报案。她要尽力帮父母把被卷走的钱款讨回来,杜明生只会借酒消愁,什么用都没有,面对无赖,必须相信法律。

杜家的小吃店就在小区门口,租了一个小小的门面,前店后厨,名字起得很好听,叫“菲菲小吃店”,主要做早市。硕大的卡通字店招已经安装好,林梳子倒是无感,不过她觉得杜语菲看到这个店招,应该会有点百感交集。

孙蕙英正在做最后的清洁打扫,按原定计划,明天是6月8日,也是菲菲小吃店试营业的日子。

见林梳子回来,孙蕙英跑到门口,颤声问:“真的……就这么住院了?”

林梳子点点头:“是的,爸情绪挺好的,你别担心。医生说一周后家属可以探望的。”

孙蕙英怅然若失,手指在玻璃店门上无措地抠了好久,终于道:“明天真的可以试营业吗?”

“厨具马上会送到。下午我们去采购原料,晚上把准备工作都做好,明天早上四点过来,五点半准时开门迎客。”

虽然林梳子说得坚决,孙蕙英还是不放心,又问:“只有我和王阿姨,会不会应付不过来?”

王阿姨也是街坊,单位效益不好赋闲在家,也急着找工作,一看杜家的小吃店主打早餐,时间不算太长,又离家近,很愿意来帮忙。

“谁说只有你和王阿姨,不是还有我吗?”

“你要上学呀,哪能老是请假。你的任务是好好学习!”孙蕙英就怕好不容易变优秀的宝贝女儿,又让家事给拖累了。

“咱们店做早市,最忙肯定是六点到八点,我忙完这段去上课,不耽误的。”

孙蕙英心头一热,想起女儿以前天天睡到日上三竿,自己叫好几遍才肯起,现在这样懂事,真是长大了。她拉着女儿的手:“准备工作我和王阿姨应付得过来,主要是六点过后来了客人,怕忙乱。你就六点再来好了,多睡一会儿。”

林梳子点点头,鼓励她:“好,我今天晚上还得熬夜整理稿子。可能明天的确起不了那么早。”

孙蕙英双眼发亮:“小菲,你这是要投稿吗?”

嘿嘿,早就投过了好吧,而且是杜语菲自己干的,要不是跟楚越那家伙八字不合,说不定就投成了。不过不要紧,校刊不用,可以投其他。

林梳子在自己的世界干了好几年编辑工作,所以才会对杜语菲的文字这么敏感,对杜语菲生出相惜之意。她熟知稿件流转的一切流程,如何找平台、如何最精准投稿,她太专业了。

于是林梳子安慰孙蕙英:“以前就知道瞎写,太浪费了。其实文字也是可以赚钱的嘛,我要是能赚点儿稿费,也能给家里减轻负担。”

孙蕙英心里那个欣慰啊,别提了,觉得宝贝女儿是天底下最优秀的女儿。

“小菲最棒了,以前那些家长总喜欢说‘别人家孩子’,我就从来不说,我们家小菲,总有一天是最棒的。”

这段话真赞,值得所有父母抄录下来,裱进画框,好好学习。

林梳子暗想,我也一定要写到日记里,留给杜语菲看,让她知道妈妈到底有多爱她,这份信任到底有多珍贵。

“谢谢妈,我一定会努力。咱们一起熬过这段,等爸爸回来,让他看到一个全新的杜家,想想都叫人激动呢。”

孙蕙英已经激动上了,咯咯地笑着,手里的笤帚都挥到了天上,扑梭梭掉下一片尘土。

悦耳的上课音乐,在雅德学院的上空悠扬地飘**。

林梳子飞奔在校园里,穿过上课的人群,跟被她蹭到的人连声讲着“对不起”,也来不及细看这些人是谁,已像一阵风一样,从台阶上卷进了教学楼的走廊。

楚越也是被她蹭到的人员之一,望着她大声道着歉往教室跑,不由得停下脚步,若有所思。

经济概论的老师特别严格,同学们不敢怠慢,早早地就坐在教室等候。

“报告!”林梳子匆匆忙忙冲到教室门口。

老师看了她一眼,没计较,示意她回座位。林梳子总算放了心,气一时还顺不过来,大口喘着,往钱晓乐身边走去。

钱晓乐给她抢了位置,手挥得跟飘扬的小红旗似的,一眼就看到。

“怎么这么着急?”钱晓乐低声问。

“家里有点事,出门晚了,又碰上堵车,真倒霉。”

前排的王嘉怡转头,严厉的眼神已经扫射过来。林梳子才不怕她,坦然地迎上她的目光,一直盯到王嘉怡自己心虚,将头转了回去。

而校刊编辑部里,楚越打开文档,认真地看着杜语菲的投稿。

说实话,他很后悔冲动之下撕掉了杜语菲的稿子。

她很有灵气,只是缺乏一点投稿的经验,不懂得按要求排版,过于灵巧和尖锐的文字,与校刊一贯的四平八稳也不是很符合。

但是,谁说副刊就不能有改变!

楚越低头望了望拆了线的脚踝,突然心中一凛,自己好像越来越容易原谅杜语菲了,怎么回事?

说好要坚持在“优秀第一线”的呢?

他赶紧打开手机上“三剑客”的群,对着电脑屏幕拍了张照片,发到群里。

“收到的投稿,你们觉得怎么样?”

然后,他紧张地等待回复。

片刻,何琦先回:“感觉很张扬,反正我也不懂诗,你说好就好。”

冼燃跟着回:“我倒觉得很颓废。”

楚越有些不服气,觉得自己眼光受到了质疑:“说明这首诗情感复杂,不同的人看,能感受到不同的内心。”

何琦还是那么呆:“有这么好吗?”

冼燃突然态度大变:“本来觉得有点颓废,最后一小节峰回路转,好诗!!!!!”

晕死,居然还用了五个感叹号。

爱用感叹号的都是“戏精”。

楚越对他突如其来的赞扬产生了怀疑:“你的态度也是峰回路转啊。”

何琦那不可控的机灵,突然回来了:“胖子应该是看到了任务栏里的文件名。”

楚越一愣,赫然望见任务栏里显示着文档标题:杜语菲投稿。

汗,这死胖子,原来是看到了“杜语菲”的名字。

“胖子,太没原则了吧。”楚越不满。

“不敢跟老大比原则,嘻嘻。”

什么意思,这是嘲笑楚越也没原则喽?嘻嘻,居然还嘻嘻,楚越差点被这胖子给气晕喽。

又一阵悦耳的音乐响起,终于下课了,钱晓乐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看着讲台上的老师不紧不慢地收拾讲义,林梳子不由得低声调侃钱晓乐:“明明是上课,怎么你搞得跟上刑一样?”

“呼!”钱晓乐吹了一下额前的头发,“就是上刑啊。你以前也上刑,现在视死如归了。”

林梳子心念一动,问:“我住院充电了呗,现在是全新的杜语菲了。”

钱晓乐嘻嘻一笑:“不过你住院前就蛮认真了,出院后更认真,恨不得眼皮上要架木棍,就怕自己上课睡觉。”

真欣慰,林梳子差点就当场大舒一口气。现在她算是安慰了,看来自己走了之后,杜语菲变化很大,虽然脾气一时难收敛,但学习态度的确是端正了很多。

真是让人充满信心啊。

正要收拾书本,钱晓乐捅了捅她:“高数作业做完没?”

“做完了啊。下午上课要交的啊。”

钱晓乐压低了声音:“拿来参考参考。你现在是学霸。”

说“参考参考”,言下之意就是拿来抄抄,林梳子怎么会不明白。

林梳子心里不想给她抄,但又不好拒绝得太狠,委婉道:“我没带啊。今年中午我要回家,打算下午带的。你哪题不会,我教你。”

钱晓乐有些尴尬:“谢谢了,要不你快回家吧,我去请教别人。”

“好,或者有疑问的就拍图片发我,我公交车上可以回的。”

“好的,好的,谢谢啦。”

林梳子是要赶回家看看“菲菲小吃店”第一天营业的状况,顺便帮忙做点收尾的活儿。一路上也没有收到钱晓乐的询问,林梳子思忖着,她应该也怕打扰自己吧。

想起也曾为了高数揪秃了脑袋,林梳子莞尔一笑。亏得杜语菲脑子的确可以,虽然不用功,但数学倒也不差。

毕竟诺汇的“学渣”,也只是在雅德学生的眼里是“学渣”,太差的根本连诺汇也考不上。

到店里一看,早市已经收了,孙蕙英和王阿姨正在收拾店堂,看上去喜气洋洋,显然头天试营业情况不错,一切都很顺利,已经不需要林梳子再回来帮忙。

孙蕙英将早市剩下的豆腐汤、白粥、包子等弄了好几样,林梳子吃得特别香甜。

“妈和王阿姨很能干啊,其实没那么可怕是不是?”林梳子也眉开眼笑。

“都是邻居们捧场。”孙蕙英乐呵呵的。

连王阿姨也很客观地评论了一下:“咱们小区周边,就缺这么个方便居民吃早饭的地方,你爸妈很有眼光啊。”

这可都是宝贝女儿的建议呢。孙蕙英不由得望了女儿一眼,越看越觉得讨喜。

林梳子道:“咱们把早市先做精做强了,不要搞得太累。其他的等爸出院再说。”

她的心总算放了一半,填饱了肚子,林梳子又替店铺落门打烊,孙蕙英早上四点就起了,要趁着下午赶紧补觉。

回学校的路上,林梳子想起钱晓乐的高数作业,便去包里掏手机,想看看钱晓乐有没有联系她。

她一掏,却掏出了“超长待机”手机。电量还充足着呢,可林梳子一点都不敢懈怠。她要做的太多太多,每一天、每一刻、每一秒都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