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白衣沉浮梦

第136章:旱魃,墨万里

字体:16+-

“来江城是来对了,有吃有喝的,政府还管治病,就是可怜我那婆娘了,在赶路途中没撑过去,唉,要是熬到现在,也算是出了头。”

江城各大关卡,有士兵井然有序的安排难民进城,有人跟身旁的人苦笑道。

那汉子点点头:“是啊,等撑过这段时间,以后说什么也留在江城,就算让我当个农奴我也愿意,咱们做人啊,不能忘本,不能恩将仇报,军政府体恤我们,我们也不能给人家添麻烦不是?”

“害,老哥,你说这大半夜的,军政府把咱们叫进城干啥子,不怕咱们传染?”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定然是研究出了药物,我们有救了,这整日堵在城外,也影响市容不是?”

“有道理。”

然,二人交谈之际,无数士兵沿着一旁的官道列阵奔行出去,浩浩****,充满了杀伐之气。

“军爷,这是怎么了?”有难民询问士兵。

那士兵也没隐瞒,说道:“襄阳的联军打过来了,格老子的,一天安稳日子不让咱们过。这不,统帅下令放你们进城得以保持救治,统帅大人下发了军令,亲自率领大军出城阻击联军。”

那汉子闻言吃了一惊,怒道:“天杀的襄阳军,对我们这些老百姓不闻不顾,前脚把我们赶过来,后脚就要斩尽杀绝。”

人群嘈杂一片,都在怒骂襄阳等郡。

那士兵叹了口气:“害,管他呢,不过诸位放心,进了江城,就是江城人,这次是我们军政府统帅亲自率军,我们统帅平身之战,可都是以少胜多,还没有败绩,襄阳军敢来,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如此,沉闷的氛围才得以消除些许,难民们有序进城,士兵有序列出城,倒也相安无事。军政府特意在城内划分了一个区域作为临时难民营,和主城区分开。

……

天授一十四年四月二十日。

荆州军政府第一军团、第二军团、第三军团、第四军团分别抽派了主力部队,共计74旗大军,在江城以西二百里外的白马渠会师。

中军大帐。

林孤生端坐首席主位,两行依次是镇守夷陵的下将军齐振国、江城右将军周晓鞍、镇守鄂州的左将军周济桓,以及军师高坤。

“报——”

一士兵匆匆进来,跪下行礼道:“启禀统帅,联军抵达米萍口,距离我军不足二百里。”

“再探,再探。”

“是。”士兵退下。

林孤生展开一副地形图,上面详细标注了白马渠到米萍口的山峦河流走势。

此战75旗对战一百多旗,胜负难料,需用兵谨慎。

这一带是开阔的平原地带,称为“靖丘平原”,几乎难以设下伏击,但是要硬打,绝对吃亏。军政府刚休养生息,还在发展中,死战,不利。

“军师,你怎么看?”林孤生看向高坤,后者面沉如水,在思索对策,闻言摆摆手,沉沉道:“此战,必须避其锋芒,我的建议是打游击战,打局部战争,联军来势汹汹,后勤粮草难免补给不上,而我军要做的是把联军耗死在靖丘平原,让他们进退两难。”

“可否具体?”

军师颔首,走上前,指着白马渠之前的几条支流。

荆州被誉为“千湖之州”,因曲江流经全域,纵观南北,支流干流数不胜数,因此荆州多水。这白马渠,便是一处支流的交汇处,而米萍口,则是另外一条支流的入水口,两地之间的二百里路,有数不清的湖泊大泽和河流,因此桥梁也多。

高坤指的是几处必经之地,“我的意思是先挖断这几处桥梁,堵塞联军的来路,而联军势必不敢分批绕路,这样无疑是给了我们机会,他们只能选择集体绕路,而势必会经过这方家口,吊兰山等地,我们再引几处支流水,开了闸门,水淹联军,一旦把联军冲散,便是我们的主场,只需逐个击破。”

林孤生盯着地图看得入神,点了点头,此计策无疑是上上计,但如何把联军引入方家口和吊兰山,便成了重中之重。而且,开了闸门,会引发的洪涝,日后又是一大难题,不知会让多少无辜之人流离失所。

“好,左将军何在。”

“末将在。”周济桓起身,执了一个军礼。

“你火速率领五个旗,将这几处桥梁凿断。”

“遵命。”

“右将军。”

周晓鞍缓缓站起来,抱拳道:“在。”

“你即刻率领五个旗,去占据澜江、汉江、译江的入水口大闸,只待时机一到,便开闸放水。”

“遵命。”

周晓鞍和周济桓领命离开。

“齐大哥,你率十五旗驻扎在此,严防死守,不得有误。”

“统帅,那你呢?”

“我率领大军先渡江,潜伏在对岸。”

齐振国忧心忡忡,“会不会太危险……不如,我去吧?”

林孤生摇摇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亲自去吧,我把大部队都带走了,营地势必兵力空虚,你知道该怎么做的吧?”

“末将明白。”

月色下,林孤生率领50旗的部队趁着夜色出发,越过白马渠,进入靖丘平原的地界。

……

米萍口。

浩浩****十大大军在夜中行军。

领头的乃是襄阳郡上将军潘涛,以及来自十堰和槐荫的将军,潘涛则是此次出征的第一主帅,与他并肩的,则是军师荀句。

“报——”

黑暗中,一军士策马奔来,到了潘涛跟前,下马行礼道:“启禀上将军,在前方二百里处白马渠发现敌军踪迹。”

“哦?那么快?他们有多少人?”潘涛早已料道,并没往心里去。

士兵不假思索:“五十到七十旗左右。”

“哈哈哈哈,果不其然,这些士兵恐怕已经是叛军的全部兵力,不足为虑。”潘涛一挥手,不耐烦道:“再探,再探。”

“将军,切莫掉以轻心呐,这些叛军中不乏有真正卓越的军事人才。”荀句轻语提醒。

潘涛微微颔首,“嗯,这股叛军中不少军官都是毕业于黄鹄矶军校,的确不能轻视。”

荀句掐指一算,笑道:“将军,不出意料,这股叛军的目的不是狙击咱们,而是阻击咱们。”

“军师何出此言?”

荀句一挥手,潘涛的副将会意,立马走过来展开一副地形图,他指着三条曲江支流说道:“将军请看,咱们要想通过靖丘平原抵达白马渠,必定会经过这些地方,而这些地方都是水路,不出意料,澜江、汉江、译江的桥梁都被叛军挖断了,没了去路。”

潘涛眯起眼,有些不信,疑神疑鬼道:“军师,不可能吧?”

荀句笑眯眯道:“将军若是不信,等下一波打探军情的探子来报,就知道了。”

下一波探子回报,起码得明日中午。

潘涛踌躇万分,依照荀句的意思岂不是他们抵达了那里,也没有去路?

“先生,那该怎么办?”

“与其到时候绕路,不如现在就开始绕路。”

“这……”潘涛有些拿不定主意,如果荀句误判了怎么办?如果叛军只是在那些地方设伏,没有挖断桥梁,他们贸然然乱,淘神费力不说,还消耗粮草,到时候粮草补给不上,就很被动了。

荀句看出了潘涛的顾虑,说道:“将军,如果到时候再绕路,更加被动,说不定还会中叛军的奸计,得不偿失。”

潘涛想到出征的时候郡守吩咐的无条件信服军师的建议,虽然有些不服气,但还是咬了咬牙,点头道:“军师,绕哪条路?”

荀句盯着地图怔怔出神。

他缓缓闭上双眼,脑海中开始演算这一战的各种可能,旋即嘴角上扬,笑道:“将军,这样,命十旗沿着原计划照常出发,我们大部队现在就绕路从吊兰山方向走。”

“军师,这是为何?”

“兵者,轨道也,十旗麻痹对手,足矣,反正桥梁是必定没了的,我军依然会换路,从方家口方向绕路,我担心敌军会有埋伏,但如果是那样,以十旗的代价,换来全歼敌军,划算。”

“军师是说,叛军可能会提前渡江,诱骗我大军往方家口而去?”

“有这个可能。”

潘涛憨厚地挠了挠头,讪笑道:“军师,那我就更不能理解了,既然知道了敌军可能已经在埋伏咱们了,靖丘一带全是平原,何须怕他们设伏?只需令大军冲杀而去岂不是美哉。”

荀句心里骂潘涛草包,面上温和道:“这只是一种可能,并不确定。如果令大军冲杀而去,万一敌军没有设伏,岂不是错过了最佳的绕路时间?无论如何,我们的兵力是不能分得太散的,容易被敌军逐个击破。而十旗走原先的路,如果不成,便可从方家口南下和咱们大部队在吊兰山集结;如果成,就能拖住敌军主力部队,给咱们大部队争取时间,总之,无论什么结果,都是不亏的。”

潘涛若有所思。

荀句说到这,有些严肃,直勾勾盯着那三条江。

“军师,你在担心什么吗?”

“可是,方家口的位置很不明朗,我担心叛军开了江水闸门,把我们淹死在那里,所以我们要第一时间抵达吊兰山。”

潘涛泛起鸡皮疙瘩,心有余悸道:“军师,既然如此,你还敢走在这条路。”

荀句哈哈大笑:“还是那句话,‘兵者,诡道也’,谁都知道吊兰山和方家口危险,最危险的便是最安全的,你想啊,如果那十旗往方家口方向绕,敌军不知我们大部队的踪迹,定是人心惶惶,一旦放水,便再也没有了退路。”

潘涛听得一知半解,干脆不去想了。

……

米萍口以东一百五十里。

天空泛起了鱼肚皮,晨曦在厚厚的云彩中,月亮半遮半掩,似随时要歇息了。

“统帅,我们去哪?”

曹顺问道。

赶了一宿的路,队伍都很疲倦。

“吊兰山。”

曹顺微微颔首。

高坤一直眉头紧锁,开口道:“统帅,我总是觉得去吊兰山不妥,眼皮一直在跳,如果联军一开始就绕道走吊兰山方向,该如何?”

林孤生也是心下一惊,的确,这个问题很严肃,如果敌军一开始就绕路走,那水淹计划就完全泡汤了。

原计划而言,他们的目标是占据吊兰山,等敌军发现桥梁断了,没有路,只能退到吊兰山以北的方家口,从这条路南下,那么他们便可把敌军重新逼回去,届时,闸门一开,水淹联军。但是如果联军一开始就绕路,从吊兰山南面走,那该怎么办?

而且这种可能性极大。

曹顺挠了挠头,讪笑道:“统帅,军师,是不是多虑了?联军又不能未卜先知,哪里会想那么多?”

林孤生一挥手,下令停止行军,说道:“顺子,你记着,为将者,必须要计算战场上一切可能发生的,不能因为可能性低就忽略。”

曹顺点点头,憨厚一笑。

“地图。”

“是。”曹顺急忙取出地图展开。

林孤生和高坤盯着地图,后者沉吟道:“论距离,就算敌军提前从米萍口就开始绕路,也是比咱们先到吊兰山……不能去了,最多只能派百骑去打探。”

曹顺急忙一拍胸脯:“军师,我去。”

林孤生一拍他脑袋,笑骂道:“你自告奋勇个什么,你才多大,瞎起哄。”

……

襄阳。

某群山内,拜火教总坛遗址,这是一片富丽堂皇的宫殿。

“轰隆——”

地动山摇,无数古木瞬间失去了生机,强横无匹的涟漪一层一层折射出去,所过之处,原本是早春该有的绿意盎然,眨眼就烟消云散。连这片古老的宫殿建筑群也瞬间土崩瓦解,化作了一片废墟。

方圆五里,大地皲裂,古木东倒西歪,溪流瞬间蒸发。

人间炼狱。

一片废墟。

“大哥,您出山了?”夏嫣然大喜,睁开双眼,从一座洞府里飞出来,悬在半空。

“轰隆”

一声爆炸。

一通体古铜色,升高九尺的,浑身**的汉子从废墟中冲出来,立于半空,他伸出手,好奇地看着自己的身躯,面色阴沉,浑身充满了能量因子。

——墨万里。

“咻——”

数道黑影飞出来,赫然是墨万里的几个结拜兄弟。

“恭贺大哥出关。”

几人恭恭敬敬,抱拳道。

墨万里如今没了人样,如修罗厉鬼,浑身是古铜色的脓疮,很是恶心和骇人,他的双目迸发金光,只是一眼,便让人觉得面对的是尸山血海。

他一拳轰出,狂暴的内息匹链炸开,硬生生掀翻一座山头。

“轰隆”

接着便是惊天动地的爆炸。

“哈哈哈哈哈。”

他放声大笑。

感到的来自四肢百骸充盈着源源不断的强大的能量,如此浩瀚,强大到令世界为之一颤。

“唔——”

“我要杀人,我要饮血,我要生机……”

墨万里的声音十分沙哑,就像是从喉咙里一个字一个字挤出来,很费力一般。

夏嫣然莞尔一笑:“大哥,附近有个太和县,常驻居民有四万人。”

“咻——”

墨万里眨眼消失不见。

他的速度超越了人类的极限,不,他早已不是人了,他现在是的躯体的上古尸王,旱魃,只是保留了他墨万里的意识。

墨万里所过之处,大地干涸,植被枯死,溪流蒸发,都化作了源源不断的精纯的力量反馈给了他。

太和县。

常驻居民数万,是个规模不大不小的县城,前几日发生了旱灾,又是瘟疫,县太爷下令封城,勉强可以自给自足。

这时,所有人都看到了半空中出现的一道黑影,许多人走出房门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但是下一刻,整个县城开始颤抖,发生了地震,无数房屋倒塌,就像是被烤焦了一样,温度骤然升高,死亡的压迫感席卷大地。

这一刻,墨万里就是他创办拜火教里供奉的火之真神。

……

“大帅,前方抵达方家口。”

“下令全军,就地扎营,休整两个时辰。”

“是。”

因为有顾虑,眼下也不能去吊兰山了,而靖丘平原一马平川,根本不适合设伏,眼下只能血战。

高坤临时改变策略,既然不能南下去吊兰山,那就在此地阻击敌军。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这是一出“空城计”。

联军如果从吊兰山来,那便是有顾虑,会认为他们抱有同归于尽的决心,如果敌军从方家口正面而来,那正好,直接逃往南下吊兰山,再反击,只待开渠放水,便能将联军水淹。

“报——”

一士兵匆匆走来,压低声音道:“启禀大帅,在方家口以西三十里处发现敌军的踪迹。”

“有多少人?”

“粗略估计,十个旗。”

林孤生和高坤对视一眼,暗道一声果然,联军老奸巨猾,一定是提前绕路吊兰山了。

“曹顺,马上点二十旗跟我阻击联军,务必全歼这十个旗。”

“是。”

刚休息的部队又被打破了寂静。

得知统帅要亲自带领二十旗阻击联军,许多人跃跃欲试,很快便调好了兵马。

“军师,这里靠你了。”

“放心吧,注意安全。”

高坤和林孤生拥抱了一下,旋即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