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追逐(全)

第八十六章 小食店

字体:16+-

从泰国回来后,就慢慢减少联系的苏奈,突然想起在这个点给顾茉莉发了个语音。略带着轻松和调侃,问顾茉莉:“最近忙啥呢,也不见你更新朋友圈了。”

“忙着找工作,现在又忙着维权。”顾茉莉如实回答。

苏奈立即打语音过来:“怎么回事,你找什么工作,维什么权?”

“哎,别提了。”老朋友再是许久不见面,一旦联系上的时侯,还是没有任何隔阂好像可以无话不谈:“我从原来的单位辞了,现在换了家公司,老板无缘无故把我给开了。”

“不会无缘无故吧?总是有原因的,说来听听?”

听顾茉莉把话给说完,苏奈突然笑了:“我说茉莉,你毕业多少年了?”

“快三年了。”

“你是做什么事情,都这么较真么?”

“较真?什么叫较真?”顾茉莉有些不理解,也不认同苏奈这样的语气,“我们做勘察,不过就是实事求是而已,准确来说就是都该要较真吧?怎么着,你也是觉得我不该?”

“倒不是不该。”苏奈自知已经没有办法保护顾茉莉的棱角,他还得把有些提醒的话说出来,“我回国的那天晚上,我干爹给就跟我说了句话。”

“什么话?”

“我干爹是研究生导师,他说他每送走一届学生,几乎都会把那话跟学生叮嘱一遍,见我是刚刚回国,也把同样的话给我。”苏奈学着他干爹的语气,说:“在出社会以前呐,所有课本上学到的知识都是实打实的,课本上的三观也告诉我们,对待学术要严谨、对待工作要脚踏实地。可任何事情都不能过满,最好的是三分务实七分务虚。既要有认真严谨和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也要学会迂回和周旋,否则你就是最独特最打眼的,并不好。”

“你干爹是研究生导师?说的三分务实七分务虚?”

“嗯,之前我不是很理解,但在国内呆的时间越长,我越是理解了他的话。”

顾茉莉刚好在气头上,“呵呵,什么导师这么不负责任,能讲出这种话?他讲的对不对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我可是管不着,但我自己做事就得遵循内心。至于会不会得罪人,会不会影响我以后,是不是不合群,这些都跟我没什么关系。”

苏奈不敢再继续说下去。他知道并确定,顾茉莉始终在他心中的圣地,但他却无法再往圣地的中间走,毕竟他得向现实妥协很多东西,会慢慢地变成和父亲一样的人。

顾茉莉愤愤不平,没管苏奈接不接话,继续说这:“那种话换谁来说,我都可以理解,但做为一个导师,怎么可以把这样的观念传递给学生?即便是社会就是如此,现实也该是该是那样,但老师怎么会妥协于现实,让学生跟随大流?”

“退一万步讲,即便真的是需要三分务实七分务虚,才能更好地存活下去。那这不也是之前造就的?大学生是什么研究生又是什么?不就是一点改变社会现状的人么?前人要三分务实,后人为什么不能慢慢变成四分?一点点慢慢改变下去, 是不是整个社会都有可能改变,变得越来越好?可你干爹竟然直接教学生,出了社会就得遵从游戏规则。”

顾茉莉像是把所有不满,都发泄在了苏奈那句话上,临了还骂到:“什么鬼。”

“我……我就是随口那么一说,你较真啊。”苏奈怂了。

“我也就是心情不好,趁机在你身上发发火。其实你干爹说的也有道理,只是我就认为不该是一个研究生导师说的话。”

“有道理就行,你不用计较他的身份是什么。”

丧气的顾茉莉像个无头苍蝇,在寒冬的大街上闲逛着。越是漫无目地往前走,身上越是变得暖和,暖得再感觉不到刚才停下来,接苏奈电话时的那股寒气。

为了不冷,走着就不能停。

于是走着走着,就到了理工大学。想到二伯家那个嫁给教授的堂姐,就在学校门外开了家餐厅么?都走到这儿来了,不去打个招呼好像有点说不过去。

顾茉莉翻出堂姐的电话,拨过去:“姐。”

来蓉城这么多年,顾茉莉从没有主动和堂姐联系过,以至于堂姐并不知道她的电话。那头只听到这声“姐”,就听出她的声音来, “是茉莉吧?”

“嗯,我在理工大学,你的店在哪儿呢?”

“呀你都到啦?你看到学校招牌了吗?正对面那个大嘴排骨,有瞧见吗?就在楼上,店招太小你估计看不清楚,你进电梯上6楼,蓉蓉川菜。”堂姐表现出来的热情,超过顾茉莉的想象:“算了,我马上下楼来接你,电梯门也不好找。”

“不用来接,我能找到。”

“没事,你先过街,你走过来就能看到我。”堂姐说完,在电话里像是在对顾客说话:“你先看着菜单,我下楼接人,回来再给你点菜。”

“姐你真不用接,我能找到。”堂姐的热情反倒让顾茉莉不好意思:“你忙你的。”

话是这么说,等顾茉莉走过斑马线到街道对面,还是远远看到堂姐穿着围裙,站在路边使劲冲她挥手,生怕她看不见似的大喊:“莉莉,这里。”

“姐,不是都说了嘛,不用下来接我。”顾茉莉不好意思的说。

“没事,你这不是第一次来,找不着路吗?下次你再来,就能知道从哪个电梯上楼,就知道怎么走了。”堂姐热情地迎着顾茉莉,走进一条不是很显眼的小巷,才发现那里面就是电梯入口。按下电梯间,堂姐笑看着顾茉莉说:“你看,这是真不好找的。”

“这么不好找,那吃东西的人,怎么就能找到呢?”

“亏你也是个好吃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你肯定知道。只要味道弄得好,现在又是网络经济,除了来店里吃的,大部分都是靠美团和饿了么接单。”堂姐倒是不见外,什么事都跟顾茉莉透露,“来电梯到了,小心点墙上有点脏。”

“莉莉你先等下,厨房把这几个菜炒了,你要吃什么我让他们专门给你做。”表姐领着顾茉莉进了餐厅,找个靠窗位置让她先坐下,一边娴熟地擦着桌子一边招呼着她。

“姐,我没什么事,你先忙生意。”

“你看着场地也就这么大,来店里吃的也没多少。”堂姐说着就忍不住吐槽:“现在的人是越来越懒了,懒得出门懒得动,回到宿舍就往**里一躺,拿手机点外卖。”

顾茉莉环视一圈,确实大厅并没有太大,倒是厨房窗口那里,排了几个穿着美团和饿了么制服的人,拿着手机在等着取餐。

堂姐店里的规模和环境,远没有过年时二伯在亲友面前,吹嘘得那么富丽堂皇。就像她总是被父母在亲友面前无止境地吹捧,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在这座城市过得有多平凡。

像是找到某个默契点,抬头和堂姐对视一笑:“二伯他们来过吗?”

“来,每年不忙的时侯都来,他和你二婶倒是要来店里帮忙。但你也看到的,我这除了后厨洗洗菜,哪儿需要什么人手帮忙。大部分都是外卖,快餐盒一装就走了,一天下来下连碗都洗不了几个。所以每次来待几天就觉得无聊,又要吵着把他们送回去。”

“他们忙习惯了,闲不下来。”

和堂姐这么有一搭无一搭地闲聊过饭店,堂姐才问顾茉莉:“快看看,想吃什么?”

“随便吧,我也没有特别饿。”

“行,那我去安排。”堂姐没勉强,起身走到厨房张罗了下,回头对说:“上次你二伯带来的鹅肉冰箱里还有一块,我让厨房做红烧鹅。还有半只鸡,我让给做了麻辣鸡。对了,你姐夫应该忙完了,我给他打个电话让他下来,我们一块儿也喝点。”

堂姐的盛情,让谁都没法拒绝。

一开始,在堂姐问顾茉莉红烧鹅和凉拌鸡的味道时,顾茉莉还碍于客气都说不错。但一杯红酒下去酒精开始上头,堂姐再问的时侯,顾茉莉就忍不住说实话了。

“姐,我说你别生气啊?”

“你尽管说,自家说的话,我生什么气?”

“这个红烧鹅豆瓣放得太多,完全没有凸显出鹅肉特有的味道,跟外面那些店里卖的芋儿鸡火锅兔什么的大同小异,没什么特色。”

“嗯?”堂姐向来都知道,这个幺叔一家对吃的都顶级挑剔。她很小的时侯去到顾茉莉家里,就觉得即便是她们家熬的粥,也都比自己家的好吃。

“你知道在我们老家烧鹅,其实就只加一点点豆瓣,更多的还是用泡椒来炒出味道,用啤酒烧去鹅的腥味,最后用青椒碎和仔姜丝来提味。你想想,小时候我爸做的红烧鹅肉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儿像是小煎的感觉?其实烧的口感也刚刚合适,各种佐料的添加也正好凸显鹅肉的独特,从一开始吃肉到后来面吃青椒碎和仔姜丝,是不是完全停不下来?”

顾茉莉这么一说,堂姐的记忆瞬间就被拉回到小时候。

好像,记忆中她吃过的最美味的东西,都是在顾茉莉家吃到的。有时候是顾华锋做的,有时候是陈兰做的。就连泡菜,也属她们家的味道最好,一碟泡菜随随便便下两碗饭。

堂姐点头:“对,我还记得那个味道,吃到最后没肉了,就净吃佐料。就是佐料也都好吃,随便夹两筷子,就能再吃两碗米饭。你说起,我都好想吃那个味道的鹅肉啊。”

“是啊,这鹅肉倒是正宗的土种粮食鹅,就做的味道稍微浓了点。”

“那这个凉拌鸡呢?”表姐又问。

“这个……”顾茉莉有些一言难尽:“不知道是鸡肉蒸的时侯没处理好,还是蒸完放入冰水的时间不够,鸡皮不脆鸡肉有些柴了。而且这个凉拌的红油,辣椒太细烫得火候不够。你知道我们小时候吃的凉拌鸡里的红油,都是用粗辣椒面,烫到有点糊香但又没过火的程度。是不吃起来的时侯,又多了一种辣椒的香?有点像,贵州那种胡辣子。”

堂姐的餐厅一直开在大学门口,最早是在底楼卖快餐,后来才转到二楼来变成这样的餐厅。厨师倒还算稳定,味道也一直中规中矩,在大学门口还算是绰绰有余。

可被顾茉莉这么点评一番,堂姐在看眼前的红烧鹅和凉拌鸡,只觉得索然无味。频频点头附和着,说:“你说的真是道理,现在的学生嘴也越来越刁钻,餐饮行业也是越来越不好做了。上次你二伯拿来这鹅和鸡,我本是想着研发点新菜,变成店里的特色。”

说到吃,顾茉莉绝对比搞勘察还要专业。

她自己也是学生时代过来的,深知其实学校外面其实不乏有很多好吃的点,但总得来说都偏大众和重口味,有特色的并不多。很多时候再回到学校去吃东西,其实并不是真的那儿味道就特别好,而是带着一颗上学时遗留下来的好评,继续好评。

“实际上不管在哪儿开,只要有特色都能吸引人。不仅是学生,还有学校的教师职工那些呢?他们也长了一张要吃东西的嘴呀?还有那些,从学校毕业以后的学生,只要足够有特色,他们离开以后依然会时不时地,惦记着回来吃的呀?”

和堂姐越聊越起劲,在堂姐提出要顾茉莉改天过来做一次红烧鹅的时侯,顾茉莉差点就没忍住,说她已经辞职随时可以过来。幸好,在关键的时侯想到这事家里人都不知道,及时刹车改口说:“行,周末我要不加班,我就过来做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