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一碗孟婆汤开始

第三十一章 传说中的公子扶苏

字体:16+-

张良望着他淡淡一笑,神秘地回道:“你猜猜看,他是谁?”

孟长生摇摇头,回道:“不感兴趣,我只是随口问问。”

在他看来,就算是秦王来了,跟自己也没有干系,自己并不能改变任何人的结局,只是一个路人而已。

张良没想到孟长生提出了问题,却又如此轻松地扔给了自己,不由得愣往了。

捧着一杯热茶,轻声说道:“说来好笑,那家伙可是大秦帝国最有权势的人之一。”

“是你的朋友吗?”孟长生想了想,忍不住问道。

“不是!”张良摇摇头,想了想回道:“他只是来找老师的,应该是遇到什么难题来跟老师请教吧。”

张良心道即使是皇城最有权势的人又如何,还不是一样要跟老师请教?

孟长生哦了一声,小声问道:“看来确实是一个有实力的家伙,否则也不会由你亲自带着他去山上见夫子了。”

“他啊,他是秦王的长公子抚苏,说他是最有权势之一也不为过。”

张良喝了一口热茶,试着换了一个舒服的姿式往车厢里靠着,看着孟长生笑道:“在我看来,他还是文弱了一些。”

“嗡!”的一声,孟长生感觉自己脑子如同被人敲了一棍,有些晕炫。

他已经想到这家伙应该不是普通之人,便没想到他竟然是传说的的那个被自己弟弟坑了一把,抢去了皇位的公子抚苏。

传闻深宫之中,秦王本意欲将皇位传与抚苏,怎奈抚苏在焚书坑儒一事上没有坚决支持秦王的意见,被自己那心狠手辣弟弟胡亥抢了先机……

最后的最后,秦王下旨命公子扶苏继位。却遭到胡亥联合一帮大臣篡改遗诏,狸猫换太子,改成了胡亥当皇帝。

最后胡亥登基之后,下令赐死了公子扶苏和蒙恬将军。

想到这里,孟长生忍不住重重地叹了一口,并且骂了一句脏话,看着张良说道:“什么狗屁的千秋基业,一群草鸡玩死自己!”

张良被他吓了一跳,看着他问道:“你没事吧,这话可不能乱说,被人听见说出去可杀头之罪!”

孟长没有理会他,心里却想着,到底是什么原因最后改变了张良的一生?

而公子抚苏这个悲剧人物,如同那倒在春雨中的青年说的那句话一样。两人虽然立场不同,但最后都是死在了禁军的手里。

想到这里,忍不住再次掀开车前的帘子,望着那灰茫茫天空,喃喃说道:“师傅你这是要我炼心么?还是想要将我变成一块磐石?”

怎奈北风劲吹,老道士根本就听不见他的抱怨。

倒是张良看着他笑道:“我听夫子说你有自己的老师,可是你来了这么久,也没见过你老师……请问你老师是谁?”

孟长生问他问得愣住了,摇摇头嚷嚷道:“我那师傅是个神人,从来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想找他是没人影,说不定下一刻就会出现吓死你。”

话没说完,突然间官道上的寒风变紧,将他掀开一角的帘子吹得哗啦啦直响,仿佛是老道士在警告自己的弟子,不许在背后说坏话。

孟长生一愣,喃喃说道:“难不成只许你做出来那些事,还不许我说么?”

张良听得一头雾水,看着他笑道:“下回你师傅来,可得跟我引见一下。等我们从大燕回来,我把公子抚苏介绍给你认识。”

孟长生一听,赶紧伸手制止了他继续往下说:“别,我可不想跟皇宫里的任何人牵扯上,一个神棍便差一些要了我的小命。”

一想起躲进皇宫里的卢生,张良不由得哈哈大笑了起来。

伸手说道:“那家伙是个意外,真不好意思因为我连累了你跟师妹二人。他已经受到了惩罚,想来很久都不敢出来耍浑了。”

孟长生却不以为然,看着他静静地说道:“不怕贼偷,就怕给贼公惦记上,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扑过来狠狠咬你一口。”

就算暗杀的事情过去了许久,但是孟长生依旧有些害怕。害怕小灵儿太小,会受到意外的伤害。

在她没有长大之前,随便一个风雨就有可能会伤害到她。

这也是他为什何要离开皇城,要将小灵儿送到书院后山去陪夫子一样。

至少在夫子的身边,小灵儿是安全的。

张良看着他摇摇头,轻笑道:“这世间,随处行走就会有危险,你若是害怕就应该躲在皇城,而不是坐在这里跟着我一同去大燕……”

孟长生虽然被他怼了一下,却也没有认真的意思。

大秦,他只是来见识一番的,又不是来这里打开下的。无论是跟人斗还是与天斗,他都犯不上。

最多遇到危险的时候,打不过带着眼前这家伙跑路了。

别的本事没有,跑路对他来说却是最在行的。

看着张良激动的模样,伸手给他添上热茶,笑道:“我就是看看哈,我不说话的。”

……

前往大燕的马车已经离开了皇城,山上的夫子却遇到了一件让他感到麻烦的事情。一时间,让他进也不是,退不也是。

看得一旁学着煮茶的小灵儿,心里也禁不住不乐意了。

毕竟此事关系太大,无论夫子如何处理,都将引起轩然大波。

事情的起因是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实行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

丞相李斯加以驳斥,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

而公子抚苏受儒学影响甚深,建议其父皇考虑施行仁政。而其弟胡亥却抓住他的言行不放,主张秦王废除一切旧制,以暴力镇压提出异议之人。

秦王从李斯口中听闻此事,悖然大怒,将公子抚苏召进内宫,先是将公臭骂一通,然后父子二人一夜长谈。

由于谈话的时候内人在旁,谁也不知道其谈话的内容。只是次日公子抚苏离开的时候默然无语,只得一声叹息。

为了解除心中的疑惑,特意来书院跟夫子请教,希望从夫子这里得到一些帮助。

而夫子却由此彻夜难眠,苦思得不得结果。

终于,苦心冥想的夫子得出一个不是结果的结果,并在公子扶苏再次上山的将自己的办法告诉了他。

“李期大人暗中揣摩秦王的心思,他这么做也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其实无可厚非。”

夫子微微皱眉,看着坐在身前的公子抚苏说道。

“唉!然而君王难道不应该对天下臣子、百姓施以仁政吗?”公子抚苏望着夫子怔怔地问道。

夫子似笑非笑地望着他轻声说道:“可是李期不是糊涂人,如果不是你父王有这个意思,他断不会拿自己前途做赌注。更何况你还有一个有野心的弟弟?!”

更多的话,夫子说不出来。

因为他知道即便他说了出来,以公子抚苏的性格,也改变不了最后的结局。

公子抚苏的表情有些木然,轻轻地摇摇头,无可奈何地说道:“李斯只是父皇的手臂,应该没有胆量做这件事情,背后一定有人撑腰,只是不知道宫中的哪一位……”

“你知道了又如何。”夫子微笑说道:“眼下的李斯在朝中可是大权在握,如果他再跟小公子走到一起,无人能挡住他们的报复。”

还有一句话夫子没说,那便是即便是李斯跟少公子走得再近,但最后还是死在他的手中。只不过这都是后话,眼下的他得安慰眼前这个家伙。

“有时候想想,与其在宫里明争暗斗,还不如跟着夫子在书院里修行。”

公子扶苏叹息道:“说到这里倒是羡慕张良,可以放下家国之事,跟着夫子安心修行。只是今天过来,却不曾见他……”

“其实……”

夫子微微一笑说道:“其实,张良已经去周游大秦的大好河山去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让他去行路了。”

招头望着堂外的风雪,心想也只有这样的天气,才能让张良跟孟长生明白更多的道理,特别是孟长生。

他想孟长生能在短短的数年时间看清楚大秦的河山,让张良为自己将来的人生积累更多的知识。

他于张良只是过眼烟云的师生情,希望他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而孟长生似乎不需要他来操心,从发生朱云街暗杀案之后,他便发眼前这个少年比他想像的更能隐忍。

“他们如此拙劣的手段,相信父皇一定会看的清楚。”公子抚苏叹道:“但问题就在于,父皇愿不愿意看清楚。”

“既然你都已经明白这个道理,如何来上山问我?”夫子给他倒了一杯热茶,静静地说道:“最关键的是,陛下不想让你继续呆在宫中了。”

公子抚苏一怔,恭敬地问道:“还请夫子明言,否则无论弟子如何折腾,于大秦和父皇都没有一丝的作处。”

夫子看着他摇摇头,静静地说道:“陛下只是想让你让开一条路罢了。”

“让道路给谁?我的弟弟么?”公子扶苏不解地问道。

“给李斯,或者说,是给陛下自己。”

夫子看着他,若有所思地一一道来:“博士齐人淳于越的势头太猛,他只想着自己一帮人的利益,却忘记秦王最恨这种权势,……古人说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陛下的意思很清楚,他只想让大秦只有一种声音!无论是你还是博士齐人淳于越,谁挡了他的道,他便会对谁动手!”

夫子轻叹了一声,悠悠地说道:“你的路应该不在宫中,或许明年春天你父皇就会把你派给蒙恬将军……离开皇城,未必不是一件善事。”

夫子一番叹息,既为了大秦未来的命运,也为了公了苏和蒙恬二人的善良和愚忠,便是这二样,最后害死了二人。

只是,这些都是他无力改变的事情。正如他让张良带着孟长生一路去往大燕,只许两人观山玩水,不许二人干涉世间的一切。

时间的长河,自有自己的法则,不允许他或是孟长生作出任何改变。

便是他为公子扶苏指的路,也挡不住公子扶苏未来自己要走的那条不归路。

想到这里,便是夫子也忍不住轻叹一声:“早知道就不来受苦了!”

公子抚苏微微一惊,但却发现夫子的唇角挂着淡淡笑意,似乎在嘲笑着什么事情。

“若是你父皇安排你跟蒙恬将军去边关,你便去吧……虽然那地方清苦一些,但是好在没有宫里这里明争暗斗,你可以在那里过几年清闲的生活。”

夫子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将公子抚苏的命运交还他到自己的手中。

一阵沉默之后,公子抚苏长叹一声黯然回道:“难道酷政才是父皇想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