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终难逃

六章 胡家姐妹

字体:16+-

相信看过之前案件的读者已经对尧舜办案的方法有了一些认识和了解,尤其是他那句“没有破不了的案,只有破不了案的人”的名言,在此就不多做赘述了。

我经常说他天生就是一只“猫”,一只天生有着敏锐直觉和洞察力的“猫”。只要之前有看过哪怕只有一个案例,相信也能感受到他的过人之处。他向来不会故弄玄虚,在整个调查的过程中,他会仔细审视和反复推敲每一个出现的线索,然后将这些零散的线索如同拼图一般拼凑起来,由始至终他得出的结论都不是毫无根据的胡乱猜测,而是合乎逻辑的,所以他的侦探头脑可见一斑。

回到这次的案件,随着尧舜提出的“交叉点”的这个思路后,案件也有了新的发展和调查的方向。

首先调查杨丽娜,继续从她身上找线索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其次就是对郑劲松的案子进行了解,找寻两起案件有可能串联的共通点。再就是调查和监视蒋雪菲,看她到底有没有参与其中。

还有郑金诚也需要调查,两名死者都和他有直接关系,他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另外,虽然还无法确定两起案件是否有关联,凶手的真实动机也不清楚,为防万一,暗中保护郑金诚也是有必要的。至于何月华,虽然郑金诚不认为她会杀人,她也有不在场证明,但她的嫌疑也不能贸然排除。

目前是争分夺秒的时候,为了能够尽快搞清楚前后发生的两起案件是否有关联,尧舜和Z市刑侦大队取得了联系。原本他打算亲自去一趟Z市,巧的是,Z市负责案件调查的刑警正好在A市,而他们也得知了杨丽娜遇害的消息,也正打算了解一下案情,这也就省去了奔波的时间。

中午过后,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那感觉不像是在下雨,更像是在下雾。整座城市被笼罩在密如丝网的细雨之中,向远处望去,街道、房屋、车辆、行人都只剩下了模糊的轮廓。温度也随之变得冷了些许。

下午三点,Z市的两名刑警来到了尧舜的办公室,一老一少,正是之前询问李志的那两名警察。

二人和尧舜简单地彼此做了自我介绍。

年纪稍大的叫刘建国,也是位经验丰富的老刑警,他比尧舜还要年长十余岁,中等身材,四方脸庞,头发有些花白,眉毛浓黑而整齐,一双眼睛闪闪有神。年轻的叫王辉,大约二十七、八岁的模样,长方脸,脸色黑里透红,浓眉下闪动着一对机灵的大眼睛,高高的个子,身型健硕,一看就是个能干且充满活力的人,他自我介绍是名退伍军人,调到刑侦大队干刑警才没几年时间。

“尧队,我这人是急性子,客套话就留着以后再说,我们先谈谈案子吧,我就快退休了,可不希望带着遗憾回家养老。”

简单地寒暄了几句后,刘建国便迫不及待地直入主题。

尧舜点头微笑着:“一定不会的。”

随后他把杨丽娜的遇害现场的情况和调查的初步结果进行了详细说明。

听完尧舜的话后,二人全都流露出佩服的表情。

“尧队,真是名不虚传,果然有一套啊。”刘建国佩服地竖起大拇指,“这么短时间就查到这么多线索,我真是自叹不如啊!”

王辉也附和道:“我刚进刑警队的时候,就听说过尧队你的大名了,还听了很多你侦办过的案例,你可是我的偶像啊!”

尧舜谦虚地微笑道:“你们就别给我戴高帽了,什么偶像,我可不敢当。好了,也说说你们的调查情况吧。”

刘建国点点头,然后看向王辉:“小王,由你向尧队说明一下吧。”

能和自己的偶像面对面交流,王辉显得有些激动。他深吸了口气后便开始讲述。刚开始的时候,他还因为紧张而显得有些拘谨,随着叙述的深入,说到关键之处,他便开始口若悬河、手舞足蹈起来。

“陈星还是没有下落吗?”

王辉讲述完后,尧舜便立刻开口问道。

王辉摇摇头,说道:“就像是人间蒸发。”

“他的失踪还真是奇怪,而且还那么巧正好是在有团体去福利院的时候。”尧舜皱眉道。

“这也是我们一直想解开的疑问。”刘建国接过话茬,“我们查过那个团体当天去福利院的志愿者,因为福利院有要求,会登记他们的身份资料,所以查起来并不难……”

陈星失踪当天去福利院的爱心团体经过调查都没有可疑,不过这个爱心组织的负责人却提到了一条重要线索。

当天的活动是一名匿名人士通过网络主动和他们进行的联系,所有捐赠的物品都由该匿名人士提供,并且他说会让人送到福利院。不过当爱心团体到了福利院后,运送物品的车辆却没来,和匿名人士联系,他说车出了点小问题。之后他们只能先在福利院进行一些活动,直到临近中午,车才到福利院,是一辆中型的箱式货车。因为急于卸货,所以当时并没有对司机进行身份登记,而司机的打扮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鸭舌帽,墨镜,围巾,手套,黑色皮衣,可以说司机是全副武装,基本没人看清样貌。

爱心社团的负责人有向司机打听捐赠人的情况,但司机只是简单的回答“我只负责送货,别的事不清楚”,之后就没再说什么了。虽然当时大家也感觉司机的打扮有些夸张,但也没多问,毕竟是冬天,怕冷包裹严实点并不稀奇。

之后爱心团体的志愿者和福利院的员工就忙着卸货,没人留意司机的行踪。卸完货后,住院楼内突然消防警报响了起来,虽然没有发现火情,但院方为防万一,还是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疏散,同时保安在楼内寻找起火点,然而找了一圈并没有发现火情,只是虚惊一场,可能是有人触动了报警装置。随后院方清点人员时发现陈星失踪,四处找寻无果后报警。

在这个乌龙火警过程中,由于现场有些混乱,至于送货司机什么时候开车离开的,没人注意。

虽然有车牌号码,但是调查后发现车牌是假牌,想从车辆方面入手调查如同“大海捞针”。

“我们查过匿名捐赠人的网络聊天帐号和手机号码,聊天帐号是新注册的,手机号码也是新开通的,目前都处于停用状态,无法继续追查。我们还查看了当天福利院住院楼内的监控,那名送货的司机的确进过楼内,但由于监控有盲点,无法确定是不是他故意弄响警报的,不过他的嫌疑非常大。”王辉说道。

“他的嫌疑的确很大,但是不是案件的主谋,或者和案件有没有直接关系,目前还没办法下定论。”尧舜说道。

“哦,还有一件事我要补充一下。”

刘建国补充说明的就是陈可岚是“双性人”这件事,尧舜听后诧异不已。

“假设陈可岚自杀真的和郑劲松有关,那就肯定不是郑劲松说的你情我愿的‘一夜情’那么简单。”尧舜快速整理了思路后,说道,“因为据我们了解,陈可岚没有牵涉‘**媒’这件事,目前看来,以她特殊的身体情况,的确不会自愿和郑劲松发生‘一夜情’。不是自愿的,那就很可能是被逼的,又或者郑劲松用非常手段硬来,然后他发现了陈可岚是‘双性人’的秘密。以郑劲松这种纨绔子弟的性格,发现这样的秘密,肯定不会轻易放手,很可能用这个秘密为筹码,向陈可岚提出非分的要求,陈可岚不想受他要挟,但是又怕报警把事情闹大被人知道了自己的秘密,进退两难的处境之下选择了自杀。”

“我们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陈可岚自杀是肯定的,就算郑劲松用了非常手段让她就范,她不报案,我们也只能在道德上进行谴责,拿郑劲松一点办法也没有。而杨丽娜对此也不愿多说。现在涉事的三个人又都死了,更是无从入手了。”王辉无奈地双手一摊。

“陈星的行为能力如何,你们有向福利院方面了解过吗?”尧舜问道。

“有。据院方说,陈星入院前,他的监护人对他的照顾非常好,基本的生活行为能力他都具备,而且也很懂事,很听话,虽然刚入院的时候会吵闹,但习惯后,就很好了,还经常帮忙做些像扫地,洗碗这样简单的事,不过每当想起妹妹的时候,还是会一个人躲在角落哭。但说到会有伤人的举动,基本不可能,因为他的智力只有十岁左右孩子的水平,很单纯,杀人就更不可能,按院方的话,如果他会杀人那绝对是‘天方夜谭’。”刘建国说道。

“可是他当初的确有过伤害郑劲松的行为,而且也是因为他,郑劲松和陈可岚的关系才被曝光。”

“我们也咨询过院方的一名老师,按她的说法,陈星只是中度弱智,不是精神病,是不会主动伤害人的,除非是受人教唆。而且陈星之前监护人对他的教育很好,很听话,老师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让做的事他绝对不会做,而且他还很大方,所有的东西都喜欢和别人分享,即使有别的孩子抢他的玩具,他也不会说什么,最多就是哭一会,也不会记仇,入院以来,从没有过一次过激的行为和言语,更别提打架了。我也比较认同这名老师的话,因为如果没人教唆他,他怎么会知道是郑劲松害陈可岚自杀的。”

“如此一来,就能确定陈星只是一枚棋子,真正的凶手应该是那个躲在陈星背后人。”

“就因为凶手利用了陈星,我们才会一直盯着陈可岚自杀这件事。而且院方的老师也说过,陈星不会随便听任何人的话,除非是他信任的人,所以刚入院的时候他经常哭闹,也不说话,后来通过不断的沟通交流,陈星才慢慢融入了环境。”

“陈星信任的人,又利用陈星去犯案,所杀害的又是和陈可岚有关系的人,那么这个躲藏在幕后的人和陈可岚是什么关系?”

尧舜疑惑的皱起眉头。

“陈可岚是名孤儿,为人又孤僻,所有认识她的人对她的事都不是很了解,就算了解,也都是表面的东西,对破案没有任何的帮助。因为身体的特殊原因,她担心秘密被人知道而招致异样的目光,所以不愿与人交往,这也是可以理解,但这样一来,我们的调查工作就遇到了困难。”

刘建国重重叹了口气,无奈地轻轻摇了摇头,一副调查搁浅的模样。

也难怪刘建国会显得如此无奈,从调查的进展来看,其实是不错的,各方面都有所收获,只不过一些客观因素的出现,形成了阻碍。

尧舜低头闭眼沉思,刘建国和王辉对视了一眼,也没有说话。

时间在浓重的沉默中缓缓流逝,这样的气氛是最让人难受的,尤其还是在这细雨的天气里,湿冷的感觉让人坐立不安。

窗外的蒙蒙细雨仍在继续,路面也已经被雨水浸湿,汽车驶过发出“哗哗”的声响。

尧舜轻咳一声,打破了沉默。

“对了,你们有仔细查过蒋雪菲吗?”

“查过。”王辉说道,“不过她的嫌疑不大。首先,她没有作案的时间,其次,郑劲松死了对她没有任何好处,而她和郑劲松之间也不存在感情瓜葛,更多的是利益往来,所以也不存在由爱生恨。就算真要恨,她也应该恨林佳琪。”

又是一阵短暂沉默,随后刘建国有些犹豫地打破了沉默。

“尧队,其实我们还查到一条线索,只不过支撑这条线索的证据还不是十分充足,所以还处在调查阶段,我刚才之所以没说,也是担心会打乱目前的思路。”

“没关系,说来听听,集思广益嘛。”

“是这样的,郑劲松陈尸的地点并非第一案发现场,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也只是认为凶手故布疑阵,想为我们调查增加难度。调查遇到阻碍后,我又重新梳理了一次案件,我觉得凶手的弃尸行为似乎不那么简单。”刘建国顿了顿,“我们从弃尸地点找到第一案发现场其实非常简单,根据地上留下的三轮车痕迹就找到了,即使没有这个痕迹,在旅馆外的第一案发现场也留有清晰的血迹,调查起来都不存在困难。而且案发前一天剧组才在那里进行了布置,凶手弃尸的时候不可能不清楚尸体很快就会被发现。”

尧舜微微点头,说道:“凶手为什么要转移尸体呢?不,确切的说应该是凶手为什么非要把尸体转移到更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呢?如果真想故布疑阵,为调查制造麻烦,他完全可以把尸体丢弃的更远,甚至藏的更隐蔽,尸体越晚发现,应该对凶手越有利才对。”

“所以我觉得这其中或许隐藏着什么,就对弃尸地点进行了调查,我发现了一件事,至于是否和案件有关,我一时也摸不清头绪,不敢贸然下定论……”

刘建国所说的就是胡家的往事,而这件事和剧组到此地拍摄电影的原因前面已经详细介绍过了,在此就不再赘述了,不过有一点需要补充的,这也是刘建国之后查到的情况。

之前出现在老宅门口阻挠拍戏的被王希文称为“黄姨”的老太太,她的全名叫黄娟秀,早年她就已经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神婆”,但凡有什么丧葬、移坟、起名、看风水这一类的事,都找她,她也因此认识了很多“三山五岳”的人。据几名老一辈的村民说,当初胡家送走两个女儿就是通过她,但她把两个孩子送到哪去了就没人知道了。

刘建国说完后,视线始终没有离开尧舜,像是在观察对方对自己的一番话有何种反应。一旁的王辉也看着尧舜。

这条新线索的出现让尧舜眼睛一亮,他揉搓着双手,整理思绪般的微闭双眼,过了片刻,他睁开眼,稍稍调整了坐姿。

“你怀疑陈可岚是胡家被送走的姐妹中的一个?”

刘建国点点头。

“那你有核实过这条线索吗?”

“有。我有此怀疑后,立刻让法医方面比对胡大明夫妇和陈可岚的DNA,结果证实,陈可岚的确是胡大明夫妇的女儿。”

虽然胡家命案和陈可岚案件都属于自杀案,但是在案发现场,是无法马上确定是否自杀的,所以在调查初期,还是需要进行现场勘查,并提取血液或毛发等物品进行DNA比对。

这个结果出乎尧舜的意料,他的脸上也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刘建国继续说道:“这样也就解释得通为什么凶手要把尸体弃于胡家老宅,他应该是想通过这样的行为告诉胡大明夫妇,他替他们的女儿报了仇。”

“如果以你这个猜测为基础继续推理下去,凶手和陈可岚的关系就清晰了。要么,凶手和陈可岚是情侣关系,要么凶手就是胡家姐妹中的一个。”

刘建国打了个响指,说道:“我就是这个意思。不过情侣方面因为陈可岚性格的原因,没有查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至于胡家姐妹,其实我和尧队你的想法有相似之处,我刚开始也怀疑过蒋雪菲。”

“结果呢?”

“不是,她和陈可岚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

这个结果再次让尧舜意外,之前刘建国抛出“胡家往事”这一的思路时,他还在琢磨蒋雪菲如果和陈可岚是姐妹关系,那么案件就会简单许多。不过现在想想,他自己也觉得刚才的想法挺可笑的,因为如果这么简单,刘建国或许早就已经破了案,又怎么会坐在这里和自己讨论案情呢?

“或许蒋雪菲的出现真的只是个巧合吧!又或许她和陈星一样,都是被真凶利用的一枚‘棋子’,不过目前没有实质的证据证明这些假设。”刘建国说道。

尧舜点点头,继续问道:“那你有向黄娟秀询问过当年的事情吗?”

“问了。”刘建国说道。

胡大明儿子出生的时候,大女儿已经四岁,小女儿也两岁了,虽然好不容易有了儿子让他喜出望外,但他也不得不接受家里无法负担三个孩子生活的窘境。为了能把儿子养大,胡大明就找到了黄娟秀,因为黄娟秀认识的人多,他希望她能帮忙找户好人家收养两个女儿。黄娟秀见胡大明可怜,于是找了个中间人去办这个事。

“我可没卖孩子,这种损阴德的事我可不会干,反正我就把两个孩子交给了中间人,至于中间人是怎么处理的,我就没过问了。”

这是黄娟秀的原话,中间人的身份她也提供了,但是这个人几年前就因病过世了,而他身边的人对这件事都不是很了解,线索至此就断了。

“从年龄上看,陈可岚应该是胡家的大女儿。”刘建国补充道。

尧舜和刘建国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都沉默了。尧舜像是在整理思绪,刘建国则是在等待回应。

“你们相信黄娟秀说的吗?她有没有可疑?”

片刻后,尧舜调整了一下坐姿,然后开口问道。

“她已经几十年没离开过太平乡了,这一点乡里的人都能证明。她和郑劲松除了案发前一天有过争执外,再没有任何交际,再加上她的年龄,应该没有可疑。至于她说的话,暂时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那其他剧组的成员里有没有发现什么人有可疑?”

“林佳琪不是孤儿,其余剧组中的女性,有两名也是孤儿,但年纪都和胡家姐妹不吻合。”

“假设凶手是陈可岚的妹妹或者情人,那么行凶动机就比较明确了,就是复仇。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有一些疑问我们必须先解开。”

刘建国和王辉都向尧舜投去了灼热的目光,尤其是刘建国,虽然这个疑点是他发现的,可是他对此心里还真的没什么底。

“要杀郑劲松,首先必须满足的条件就是知道剧组到太平乡拍戏。其次,剧组到了还不行,郑劲松也要出现,但是作为投资人,他完全可以不用跟着剧组跑,那么如何才能满足这个条件?第三,郑劲松到了太平乡,如何找机会下手也是问题,如果这次不是蒋雪菲把郑劲松约出去,那么凶手是否还有其它机会下手?”

尧舜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像是看看对面的二人是否有什么想要补充,但他们只是静静地听着,并没有想要补充的意思,于是他继续说道。

“其实这几个问题都集中在郑劲松的身上。另外,根据你们的了解,郑劲松刚到太平乡时曾经怨声载道,换言之,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他肯定不会轻易到太平乡。”

刘建国和王辉面面相觑,心头难以抑制地涌起了一股暗潮。

刘建国犹豫着,仿佛有鱼刺卡在喉咙里:“这个问题我们还真的没有深究过,只是在前期调查时问过林佳琪,她说郑劲松去太平乡是临时决定的,事前她也不知道,至于原因,郑劲松只是说想去陪她。”

“还有一件事不知道你们查过没有?”

“什么?”刘建国瞪大了眼睛。

“关于这次的电影。如果没有这部电影,也就没有让郑劲松去太平乡的基础,而且电影的背景又这么巧和胡家有关。”

刘建国和王辉再次面面相觑。

“这方面我们了解过,这次的剧本是王希文创作的,他是太平乡的人,所以对胡家历史很清楚,再加上家乡情怀,才会以此为背景。”刘建国说道。

“尧队,你不会怀疑王希文吧!”王辉诧异道。

“现在任何可能性都有,尤其已经可以确定有人在幕后操纵陈星,那么谁的嫌疑都不能轻易排除,更何况太平乡还是王希文的老家,当地的情况他最熟悉。”

“可是我们还了解到,刚到太平乡时,郑劲松怨言不断,是王希文出面才震住了他,而且当时王希文还有想要赶他走的意思,如果他有嫌疑,应该不会这样做吧?而且我们在调查陈可岚的过程里,也没有发现她和王希文有过任何接触。”

王辉话音刚落,刘建国立刻接茬道:“对了,说到王希文,我想起来还有一点刚才忘了说了。听太平乡的村民说,黄娟秀和王希文两家以前是邻居,房子紧挨着,所以走的非常近,就连王希文的名字都是黄娟秀起的。后来王希文在城里混出了名堂,全家把父母都接到市里了,原本也打算接黄娟秀一起去,可是她拒绝了。不过王希文一家只要回来,都会给黄娟秀带很多东西。再后来王希文父母过世,王希文每年依然会抽时间回来看望黄娟秀。这方面我们也分别和王希文、黄娟秀了解过,他们也都承认了。不过这也说明不了什么,正如小王刚才说的,王希文和陈可岚没有接触,和郑劲松也没有仇怨,而且案发前还曾因为郑劲松的态度想赶他走。至于黄娟秀,和郑劲松更是除了案发前一天的争执,完全八竿子打不着。”

尧舜点点头:“就算和陈可岚有关,他们两个的作案动机也值得商榷。复仇?他们和胡家是什么关系,值得他们这么做?”

“他们和胡家应该没有什么跟亲密的关系,至少目前没有这方面的发现,而且如果他们真的为了什么原因合谋杀害郑劲松,那做的也太张扬了。更何况两个人加起来都一百多岁的人了,真的会做出这种事吗?”

对话至此戛然而止,三人神情怃然地坐着。

窗外的雨势大了许多,豆大的雨滴被风吹着敲打在窗上,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

时间在沉默的三人间匆匆流过。

“对了,还有一个人也有可疑,但同样是没有实质证据。”刘建国说道。

“谁?”

“李志。”

刘建国果然没有轻信李志的一面之词,他随后把李志的情况以及他对李志的怀疑详细说了一下。

“除了给陈可岚安排工作外,在陈可岚死后,每次陈星找郑劲松的麻烦,只要他在场,都会第一时间出面劝阻,当然,他说是担心郑劲松打的太狠闹出人命,虽然说法合理,但我总感觉不是那么简单。”刘建国补充道。

“你怀疑陈可岚和李志是情侣?”

“有这方面的猜测,只是暂时还没有头绪。”

“之前我询问蒋雪菲的时候,她也提到当晚她离开杨丽娜的家后,在停车场见到过李志。”

“还有一点,案发后我们也查过每一名住在宾馆的人,李志和剧组的一名制片人住在一楼的房间,虽然一楼的确方便作案,但是案发时间,制片人证实李志没有离开过房间,因为当时李志起**厕所,经过他床边的时候碰到了他的床,他听到声音后就醒了过来,当时下意识的看了眼时间,是凌晨四点三十分,虽然我们也怀疑李志很可能是故意制造不在场的证明,但是始终没有发现他的作案动机,而且他的行为也都很正常,至少到目前为止是这样的,没发现任何的异常。”

“对了,你们有没有去福利院问过,陈星在入院期间有没有提到过和陈可岚恋人有关的只言片语?如果陈可岚有恋人,陈星不可能完全不知情。”

“打听过了,负责照顾陈星的老师说没听他提过。”刘建国回道,“不过这名老师也表示,陈星没提过,并不代表陈可岚一定没有恋人,如果陈可岚有交代过陈星不要和任何人提起对方的话,那么以陈星的性格,再加上出于哥哥保护妹妹的意识,就一定不会和任何人说。陈可岚如果真的和李志是‘地下情’,那她肯定会对陈星仔细交代。”

“只是一种简单的交代,却没曾想现在却帮了幕后真凶。”

又是一阵短暂的沉默,而这一次打破沉默的是年轻的王辉。

“尧队,现在结合我们双方所掌握的线索,你认为两起案件会是同一名凶手吗?会是李志吗?”

面对这个问题,尧舜深深地叹了口气:“这的确是个头疼的问题,你们来之前我也在考虑。两起案件发生的时间有先后,行凶手法也不相同,虽然两起案件的死者相识,也有可能和陈可岚的自杀有关系,但是同样,他们和郑金诚也都有关系,虽然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案件和郑金诚有关,但我们也无法排除这种可能性的存在,所以两起案件是不是同一名凶手,动机又是否一样,现在还无法贸然下定论。至于李志,有必要好好查一下,如果他和陈可岚真是情侣,那他就有作案的嫌疑。”

“李志这方面就交给我吧。”刘建国说道。

之后尧舜和刘建国、王辉也探讨研究了杨丽娜案件中的疑点,但没有得到新的思路。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虽然两起案件案发地不同,行凶手法也不同,但两名死者有关联,而且这么短的时间内相继遇害,很可能案件之间有某种关联。至于是否并案调查,这就要看接下来的调查是否能找到将两起命案串联起来的更有说服力的直接证据。

结束案情分析后,刘建国也将调查的重心朝李志的身上偏移。

深夜,尧舜坐在办公桌前,揉搓着双手闭目养神,在他面前的桌上,摆着刘建国提供的郑劲松案件到目前为止的所有调查资料,摆在最上面的一份是胡家案件的资料。

他虽然也认可了刘建国关于“胡家姐妹”的猜测,但假设凶手的动机是替陈可岚复仇,那么凶手和陈可岚的关系有可能是姐妹,也有可能是情侣。

但是如果凶手的动机是替陈可岚复仇,为什么不一次性在太平乡就把郑劲松和杨丽娜都解决了?没有机会?还是有什么特殊原因?

“蒋雪菲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呢?只是巧合?李志呢?也是巧合?他和陈可岚的关系又是什么?普通的工作关系?还是……还有王希文和黄娟秀,他们两个所说的虽然都有真实性,但如果真的怀疑起来,也不能排除他们事先对好‘台词’的可能。”

尧舜喃喃自语,他的眼神透着困惑,内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牵住了,可究竟是什么,此时连他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