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流井保路風雲

兵臨城下

字體:16+-

夏天天亮得早。每天,天色剛蒙蒙亮,寨子嶺山上,牛角號便會悠悠響起。牛角號,老百姓又叫它 “過山號”,意思是說它吹將起來,號聲翻山過嶺,傳得很遠。古時,牛角號經常被當作軍號。

這牛角號一吹,寨子堡裏外,新組建的鹽工民團幾百號人,按各自的分隊,出操的出操,訓練的訓練,一派熱火朝天的練兵景象。

宋秀才與王天傑談過的第二天,即帶錢帶人返貢井。寨子嶺那裏,陳大頭和胡老幺也算得力,已把那四百多鹽工編隊組建完畢,並進行了簡單整訓操練,就等宋秀才回來定奪一切。

如今手裏有了錢,手下有了人,且王天傑也發話讓他全權負責,宋秀才當然放開手腳大幹一場。

宋秀才讀過不少史書,又看過 《三國演義》 《嶽飛傳》之類,多少懂一點兵法。前些時候,隨王天傑在民軍中,安排照料一些事情,也算有了些實踐。幾天工夫,就把建團組隊的一切事情,安排調度得井井有條。

首先,宋秀才參照五寶民軍和官軍的建製,將四百多人編為四個營,每營一百二十人左右。每個營又分為三個隊,每個隊四十人。每個隊又分為四個棚,每個棚十人。各設營官、隊官、棚長。其餘四十人,分作後勤、警衛、雜役等職。

隊伍組建已畢,宋秀才又分別安排工匠人等,修整寨堡的寨門,堅固寨牆。又在各要道口設置了卡口,並派出了崗哨。由各營隊分兵晝夜把守,各隊還安排了夜間巡邏。

貢井天後宮裏,早就駐有官府的安定營官軍。“巡防軍”開到自流井後,又往貢井派駐了 “巡防軍”一營。寨子嶺離貢井也就一二十裏路,對這些官軍動向,宋秀才不得不防。

沒幾天,王天傑調配給民團的兩門 “豬槽炮”,也運送到了寨子嶺。宋秀才親自選了地勢,在嶺上通往長土和艾葉灘的要道口,築了兩個炮台,防備官軍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