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霓裳曲

第二百零三章 但为伊人故

字体:16+-

数日后,开封,大内。

陈都知跪趴在下,赵光义伏案在上。

赵光义盯着长案上的画卷。两幅仕女图,一幅画中女子戎装骑马,英姿飒爽,另一幅则是端坐弹琵琶,娴雅美好;一动一静,但看面目应是同一人,皆是工笔描绘,颇见功力,更难得的是画中女子眉目间灵秀传神,神态韵致动人,宜喜宜嗔、栩栩如生。好一个美人啊,难怪那小子春心萌动,赵光义暗想。

“这是卫王亲笔所画?”赵光义问。他好书画,本身也颇善丹青,赵德崇的这两幅画,着实让他吃惊。

“正是卫王亲笔。”王继恩南下后,陈都知顺理成章成了给赵光义跑腿办事的头号内侍。他很珍惜这次机会,毕竟王继恩能力太强、还掌管玄武堂,若不能在王继恩外出办差时巩固圣宠,自己指不定哪天就会被打发去给太祖皇帝守陵。

“所画何人?”赵光义又问。儿子十四了,再过两年就能大婚,少年慕艾可以理解,确实也到了议亲指婚的年纪。既然他已有意中人,若是清白人家女子,下旨指给他也未尝不可。对于两个被掳归来的儿子,赵光义并没有去训斥他们,相反还屡次安抚,唯恐他们留下什么阴影。所幸两人都没有受伤,他最看重的赵德崇更没有表现出受到惊吓之类的不良反应来,反而读书习武愈发用功,人也少了些轻狂,多了些沉稳,显出几分未来太子的气度来。至于老三,本来胆子就小,也没抱啥大指望,慢慢调理就是。

“卫王的近侍猜测说是明月公主,据说卫王还懊恼自己画不出明月公主的风华。”陈都知小心翼翼道。

“明月公主?”赵光义皱起眉头,“哪个明月公主?不会是……”他其实已经知晓答案,金明夜宴上明月公主的一曲琵琶也是惊艳了大宋皇帝,只不过她给他的不痛快更叫人难忘。

“就是……大辽明月公主。”陈都知不敢隐瞒。

赵光义原本就黑的脸更黑了。堂堂大宋皇长子,居然如此挂念一个辽国公主,成何体统!

陈都知把脸埋得更低了。

“他还做了什么?去过哪里?”赵光义没有立刻发作,却本能的警觉起来。

“卫王出宫过两次,一次坐船,出永顺水门,出城后下船到了柳林镇;另一次坐车,出卫州门,也是到了柳林镇。”陈都知答道。

“永顺水门、卫州门、柳林镇。”赵光义的眼神瞬间变得凌厉,“你想瞒朕什么?”

“臣不敢,臣句句属实!”陈都知连忙磕头。他确实没有隐瞒,他只是避重就轻。

“你怎么不说他到了柳林镇就去了李唐庄,嗯?他去李唐庄干什么?朕的儿子,去李唐庄干什么?找那个亡国之君谈心吗?他们谈了什么?做了什么?为何不报!”赵光义激动地一掌拍在画像上。他能不恼火吗,正是这个明月公主,竟敢在他眼皮子底下去李唐庄抢人,差点还给她抢成了!没抢到李煜,却掳走他两个儿子,还带着官兵去河东兜了个大圈子,并斩杀数千宋军,最后竟给她跑到北汉逃之夭夭。此女堪称妖孽,实乃国之大患!

“李唐庄守卫森严,卫王没有进去,只是在庄外看了眼,派人给陇西郡公送去一笔钱,吩咐管事和守卫善待陇西郡公,还托管事给陇西郡公带话,说他仰慕陇西郡公文采,请他珍重己身。”陈都知把他知道的一股脑儿都说了出来。

赵光义的脸彻底黑了。他的儿子,皇长子、未来大宋江山的接班人,居然成了他最讨厌之人的拥趸!李煜啊李煜,你究竟何德何能,一个接一个的都可怜你,想给你求情!怒到极致,赵光义反倒冷静下来:“既是卫王所愿,朕就让他当一回好人。给李唐庄的用度增加三成。”

陈都知以为自己听错了,李煜父子上表求了几次都没被答应,卫王一句话就成了?不过他还是立刻应下了。官家还真不是一般的看重卫王。

“给明月公主做画朕大约能想到缘由,可他为何要跑去李唐庄?”赵光义突然问道。

陈都知有点跟不上节奏。转念一想,是啊,明月公主可是在金明夜宴上放言要嫁给李煜。卫王若是看中了明月公主,那他跟李煜当是对手才对呀,如何又会跑去关照李煜一家?莫不是想以此向明月公主邀好?

“朕一直想不明白,明月公主一个辽国公主,之前应该并未见过李煜这江南人,为何会在夜宴上屡屡出言给他解围,还跑去冒险要带走他。真的只是因为喜好区区几首词令吗?”赵光义像是在自言自语,“朕让你查的事情怎么样了?”

陈都知连忙道:“辽国庄宪皇帝(辽世宗耶律阮)有三位公主,最小的也有三十岁了,三人都已嫁人。庄宪皇帝有四个兄弟。耶律娄国早年谋逆,全家被诛,未留子女;吴王耶律稍有四女,三女出嫁,幼女不到十岁,都未曾获封公主;平王耶律隆先留守东京辽阳,其女皆是庶出,更未曾获封公主;蜀王耶律道隐,就是此前出使我国的南院大王,膝下无子,有二女皆已出嫁,也没有获封公主的。”

赵光义听完道:“那这个明月公主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但凡公主,一般要是帝王之女,或者宗室亲王之女因特别恩宠能获封公主以彰显尊荣;但帝王之女没有册封之前也只是帝女,还不能叫公主,同理郡主县主都是这般,没获封的只是普通宗室女而已。所以只要是公主,就一定能查到。

陈都知道:“臣不知。不过臣倒是听说,陇西郡公有个当成眼珠子宠爱的侄女东平郡主,号称江南国第一美人,江南国破时却不知所踪。”陈都知很聪明的转移话题,好叫皇帝不再揪着他问明月公主和卫王的问题,他答不上来会显得很无能。

赵光义神色莫测,陷入沉思。

就在这时,又有内侍来报,说王继恩的密报到了。

赵光义示意他呈上来。

内侍看了眼陈都知。陈都知连忙起身接过,双手捧着,想打开看又不敢,小碎步上前来,低头递到赵光义面前。小内侍退到门口。

赵光义打开,一目十行的看完,面上阴晴不定。王继恩的密报很长,详细记录了吴越政变的经过。他没有贪功,而是如实说吴越是如何自己平定变乱的。面对赵光义这等猜忌之主,老老实实是唯一的活路。赵光义也很意外,没想到居然有人胆大包天到敢跟他打个时间差想在东南造反。江南国余孽,东海盟……忽然间,他看到了一个名字——东平郡主。还不止一个。江南国废太子李弘冀的女儿,一个是李煜身边养大当成眼珠子宠爱的天之骄女,另一个则是流落到了吴越,在民间长大的所谓嫡长女。赵光义不屑冷嗤一下,从没经册封过的村女也敢自称郡主?真比话本子还会编呐。哟,还有人找来个冒牌的大唐皇孙来当幌子。

“钱昱在哪里?”赵光义突然问道。

“在驿馆监押。”内侍答道。

“带他来,朕有话问他。”赵光义道。这就是王继恩聪明的地方。有些事情不便他来说来写,可他直接把当事人钱昱给送了回来,皇帝如需要就可以当面询问,简单明了。

钱昱趴在殿中,额贴地,腚高举,诚惶诚恐。他是被玄武堂的人用加急特快运回来的,一路上不停的换船,根本无心浏览运河风景,短短半个月就从杭州来到开封,见到了大宋天子赵光义。只一眼,他就断定赵光义是一个比他还要心机深沉能够蛰伏之人。半个月从巅峰到低谷,几十年梦想一朝破灭,他成了吴越最大的笑话,本以为会被人一刀枭首,岂料钱惟治不杀他,弥德超也不杀他,而是把自己献俘一样送来给皇帝观赏。是屈辱求生,还是慷慨求死?半个月来的纠结彷徨,在见到赵光义的一刻找到了答案。

他详细告诉皇帝自己的数年谋划:不但黄妃,就连白妃也是他安排到钱王身边的,因为黄妃生子后野心膨胀,想让儿子当王,渐渐的不受控制了。而白妃完全忠于他,之所以求死,就是为了在黄妃临近成功的一刻给她泼上一盆杀人夺位的污水。说到白妃和步留仙之死,钱昱流泪了,说他对不起这两个女人。至于政变,他根本就不是为了王位,而是为了一个女子。

“为了女子?”赵光义黝黑的面庞上闪过一丝兴奋,这个钱昱还真是有意思,他是为了一个女子,竟然还有两个女子为他前赴后继。

“就是为了江南国的东平郡主。”钱昱一脸怅然,接着告诉赵光义,四年多前,吴越和江南国中都有大臣主张两国联姻、联合,一同对付北方强敌。吴越的人选是钱王最钟爱的三公子钱惟漼,江南国那边则正是李煜最宠爱的侄女、已故文献太子之女东平郡主。而钱昱则被派做代表宗室的议亲使,陪三公子钱惟漼前往金陵。谁曾想,那个红衣似火明艳绝伦的美少女,不仅轻松俘获了少年钱惟漼的心,连丧妻多年未曾续弦的钱昱竟也对她一见钟情。他为了横刀夺爱,竟不惜暗中作祟,破坏了三公子和东平郡主的议亲。

“你给钱惟漼下药,让他跟个江南国的佳人睡在了一起,还故意叫东平郡主知道此事。”赵光义眼中异彩连连,竟露出欣赏之色来。

“钱惟漼喝得不省人事,其实什么都没有做。”钱昱特地解释道。

“而东平郡主因此不愿再嫁?”赵光义笑问。

“不是东平郡主。而是江南国群臣,说吴越公子如此失德,不配郡主,不敬江南国主。实则是江南国君臣素来多以貌取人,见三公子容貌奇特,开始就不愿郡主下嫁。”

赵光义想起李煜、小周后、李从善、徐铉等江南国君臣来,还真是一个个都姿容出众、气度不俗。“那三公子其实是很丑吧?”赵光义揶揄道,“若是以你为议亲对象,想必江南国就答应了。”

钱昱连称不敢,又说联姻未成,三公子愧悔交加,回国就出家为僧了;不过东平郡主倒没有因此嫌弃于他,反倒跟他成了朋友,后来在吴越时还常与他结伴同游。

“这东平郡主倒也古怪,不似寻常女子。”钱昱的话勾起了赵光义的兴趣。

“东平郡主无愧江南国第一美人,草民少时读史,称前唐安乐公主“光艳动天下”,尚觉过誉,一见东平始知史家或无虚言;且她更兼文武双全、聪慧大气,草民从未见过那等女子,故而一见倾心,再见钟情。可惜草民在吴越无权无职,半点不入她眼,故而草民才谋划多年、孤注一掷,想趁钱王不在,夺了王位,好叫她知道草民的本事。待草民成了吴越王,想必她就不会再无视草民了。”钱昱说得声情并茂,一脸的心驰神往、情难自禁。

“这么说你闹出这么多事情来,都是为了得到东平郡主的垂青?”赵光义有些啼笑皆非。

“草民愚钝,痴心一片,不自量力。”钱昱伏地叩首。

“确实荒唐,不自量力。”赵光义想起当初让钱俶和徐铉分别画的东平郡主画像来,话锋一转道,“《百家姓》倒是不错。”

钱昱心下狂喜,却把脸埋得更深了。

赵光义朝陈都知使了个眼色。

陈都知连忙请钱昱到旁侧的案几前。案几上摆着笔墨纸砚。

钱昱一愣,旋即恍然,恭恭敬敬的跪坐好,眼前的生路、下半辈子的荣华富贵在此一举。

一个时辰后,陈都知将钱昱精心画好的画像摆到赵光义案头。钱昱附庸风雅多年,画功自是更在少年赵德崇之上,李珑月的绝美姿容在他笔下被展现出了六七分。

赵光义看到画像,心中就骂钱俶和徐铉两个老狐狸不老实,明明是个稀世美人,偏要画成妖魔门神;再看时,只觉画中女子似曾相识,等等,这纵马扬鞭的英姿……他又抽出赵德崇的画来两相对比,儿子画的明月公主竟跟这东平郡主有四五分相似,那神韵气质更是如出一辙!赵光义越看越像,不由心下暗惊,脑海中立又刻浮现出金明夜宴时那个伶牙俐齿又神秘惊艳、事后还搅得开封城内外人仰马翻的身影来。明月公主的身影,竟与画中女子渐渐重合。

看到赵光义的神色,钱昱知道事情成了,重新伏地,不再多言。

东平郡主、明月公主!

赵光义几乎可以肯定,这两个女子就是同一人。从江南国到吴越,从吴越到开封,从开封去汉国辽国……自始至终,她的目标都是李煜;不救出李煜,她不会善罢甘休。此刻,她定还在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