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霓裳曲

第五十一章 食不厌精

字体:16+-

在吃饭这件事情上,胡不归自认为还是见过世面的,因为他常跟世子混在一起,没少陪世子吃饭。世子爱尝鲜,所以吴越的、江南国的、闽地的,荆楚的、甚至南汉国的生鲜食材、特色菜品他都尝过。不同的食材不同的吃法,有的还要配以专门的工具。所以请李龙月吃饭,他是很有自信的。

钱昱同样自信。他身为吴越世子一辈儿最年长的公子,半辈子不当官,半数的心思都放在享受生活上了。吃的是饭,谈的却是食材产地的风物人情,食材背后的典故轶事。他还曾想编一本关于吃的书,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江南食志》。

一行人浩浩****来到婺源城里最好的酒楼。掌柜的早就带着伙计等在门口,恭恭敬敬的相迎。五十贯的金票砸下去,一切准备就绪,就等贵客上门。

人马一到,分作两路。公子们被请进楼,马匹则被带去后院。李龙月和钱昱有专门的手下照顾马匹。特别是李龙月一行的坐骑都是上等良驹,吃的比人还精贵,直接由各自的骑手送去马棚照料。

二层被清了出来,主桌居中,周围七八个副桌,能容纳近百人。主桌自然是李龙月、胡不归、钱昱三人。李龙月请王仁辅一并作陪,钱昱也请了他的一个心腹幕僚过来。胡不归则叫了俞章和胡芷汀过来。俞章来了,直接在胡不归旁边坐下。胡芷汀心怀芥蒂,不想跟李龙月同席,没理胡俞二人劝阻,自顾跑去跟招财进宝一桌。他们左邻是风雷双剑、抱剑汉子和铁锤大汉,右邻是钱昱的几个贴身护卫;对面则是李龙月身边的七个侍女,紫粉红橙黄青蓝,唯独没有绿色。侍女们不但衣服颜色不同,连发髻头饰也各不相同,还各背着一件乐器,盈盈款款往那里一坐,当真是姹紫嫣红、赏心悦目。胡芷汀确是看着就来气,几个伺候人的婢女罢了,狐假虎威不说,还个个穿戴打扮得都比自己华丽,妖妖俏俏的是要狐媚哪个?侍女们觉察到胡芷汀不善的目光,其中几个看了她两眼,便浑不在意的挪开了。她们原本是有绿衣的,自东塔院后便无人再穿。绿衣,恰是胡芷汀最爱的。

菜品一道道上来,都是当地名吃和信州、歙州一带的名菜,最惹眼的是一尾红色大肥鲤,头大身圆、尾如腾跃、胡须犹在、富贵逼人。还有一大盆一大盆端上来的螃蟹,个头虽不及吴越太湖附近出产的大闸蟹,可一看背壳上的棱角就是上等老蟹,鲜香扑鼻。主桌的菜品最好,副桌只在菜品本身大小品次上稍有区别,但肉食和主食更多,更适合侍从护卫们填饱肚子。

酒,自然是要有的。店里给上的是自酿的十年老窖。

胡不归和钱昱很有风度的请李龙月上座,两人一左一右作陪。李龙月当仁不让,大大方方的坐下。胡不归做东,自然由他说了几句吉祥话开场。钱昱心下不以为然,世子身边的家伙就是不学无术,连开场辞都这般俗气。李龙月倒是全不介意。

原本在副桌的粉衣黄衣两个侍女起身过来站到他身旁,一人托杯,一人斟酒,给李龙月斟酒。斟完后紫衣侍女取出一个皮卷打开,皮卷中插着各式各样细长精巧的工具,但见她取来一只螃蟹,又拿出一件工具,在螃蟹背壳尾部一戳一撬,背壳便应声而开;换上另一件后,将背壳中的蟹膏刮出,盛在粉衣侍女递来的小碟子里。粉衣侍女将蟹膏的碟子摆在李龙月面前,继而将各种调料蘸酱依次点进李龙月右手侧的一排三个一共九个小碟子里。与此同时,紫衣侍女不停的更换皮卷中的各种工具,将蟹壳蟹肚蟹足蟹钳剖开,挑出其中的蟹膏蟹黄蟹肉,放进粉衣侍女递来的小碟子里。很快,一只螃蟹就被肢解完毕,好东西都摆在李龙月面前。粉衣侍女变戏法似的取出一根银针来,连酒杯在内,一个碟子一个碟子的试毒、清洗、再试毒,全部试过,又递上自备的银质筷子,请李龙月食用。

李龙月举杯。

钱昱的幕僚立刻给钱昱倒了一杯。

钱昱接过,举杯。这次出门走得急,只带了护卫仆从没带侍女,他嫌仆从手脚粗不堪用,索性不让他们伺候了。

胡不归和王仁辅自己给自己倒。

俞章平时不喝酒,三位公子都举杯了,他也只好倒上。

李龙月开始吃螃蟹。动作优雅,每一碟都是浅尝即止。粉衣侍女伺候李龙月,紫衣侍女则在一旁继续剥蟹,一口气剥了三只。

胡不归倒是不用人伺候,螃蟹嘛,从小吃到大,他不用工具都能把蟹腿抽得干干净净。他抓过一只来,想了想,觉得在李公子面前还是吃得斯文些,便先把两只大钳和八个腿掰下,将蟹身放到一边,先吃腿。

俞章早就饿了,他嫌吃蟹麻烦,又不好意思先去动那条完整的鱼,就夹了一大块烧肉过去,填进嘴里,立刻全身都是满足感。

王仁辅年纪偏大,一边慢悠悠的剥蟹,一边挑些清淡的蒸菜吃。

倒是钱昱,看着胡不归和俞章的吃相很是不屑,便放下筷子,他宁可不吃螃蟹,也不能叫人笑话了。他不吃,只苦了他的幕僚也跟着没好意思吃。

胡不归吃螃蟹的水平很高,每条蟹腿两端咬掉,在断口处一吸,就能把整条腿肉吸出来。他吃蟹不蘸酱,就爱原味。解决了八条腿,胡不归剥开背壳,用个小勺子把背壳里的蟹膏刮出来送进口中。剩下一个蟹身,不用工具的话,就只能先用手先把蟹毛去掉,再左右掰开。平日里自己吃,一只手一张嘴一口牙就能吃得干干净净,可现在当着李公子和钱昱的面,吃相难看不说,还会弄得满手满嘴都是油腻,实在是有辱斯文。只好一手拿着,另一手用小勺子刮着吃,刮又刮不干净,看着甚是可惜。

吃完一轮螃蟹,紫衣侍女收拾好工具就回副桌了,换了红衣侍女过来。

胡不归和钱昱本想边吃边聊,奈何李龙月的两个侍女正好将他们跟李龙月隔开,他们也不好隔了个人去聊天。两人发现,不论吃什么,李龙月从来不会自己去夹菜,都是由侍女夹过来、试过毒、切好或摆好后,最后才自己动筷子,整个过程既繁琐又有序。饶是两人一富一贵,也感慨于此等不厌其烦的吃法。胡不归更是寻思,李公子到底是何身份,就算是世子,也不见他顿顿要人每道菜的伺候着吃。

钱昱看他神色,心下暗笑:人家是何等身份,举止做派自是讲究皇家风范,岂是你这等乡野土豪能理解的,别以为在衣服上绣几行诗文就能附庸风雅了。

李龙月倒不觉得自己的吃法有问题,因为从小到大都是这么吃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吃法,他从不强求旁人迁就,也不在意旁人看法,我自吃我的,尔等随意。她还有个习惯,每天只吃一顿正餐,一般放在午间;既是正餐,自然要好好吃、慢慢吃,才能吃出每道菜中的妙处。他也根本不穷奢极欲——若论奢靡,当初金陵城的高门权贵们更甚他百倍,一顿饭上万钱不说,还得丝竹相伴,美女环绕,边吃边玩赏,一顿饭吃上几个时辰是常有的事。至于食不言、寝不语,那是从小就要讲的规矩,习惯成自然而已。

胡不归忽然觉得,像世子那般率性固然痛快,可日子过得讲究些,其实也是一种自律。单是餐前试毒一项,就很有必要劝世子执行,别是个美女递过来的酒就往嘴里倒,万一有毒呢?唉,李公子是怎么把用餐做到那么优美的……

钱昱想的是,吴越终究还是小国,钱氏称王不过三代,举止气度衣食讲究还是比李龙月这等金陵贵族差了不少。三代以后,方成贵族,此言不虚啊!欣赏着那妙人儿优雅从容、端严静美的用餐仪态,钱昱没怎么喝酒竟也有些醉了,有点飘飘然地想着,等本公子夙愿得偿,也只有眼前这么高贵的人才配得上坐在身旁……

胡芷汀惊讶于李珑月用餐的排场之余,颇有些愤愤然,吃个饭而已,摆那么大谱给谁看?因为怕在胡不归面前被比得粗鲁,尖着筷子都没敢吃饱……

胡不归见李龙月的七个侍女一个接一个的交替前来伺候,每一个都是礼仪周全举止得宜,不由羡慕李龙月**有方。这七个侍女当然不一般,她们是北宸阁的七星官,精通音律武艺高强不说,每一个都能识文记账,外放出去都是一方总管的人才。当年金陵城中有个高门公子向李龙月求取其中一人,李龙月没有拦着,就让被看中的侍女出来与他比试。结果那公子是站着进来,躺着出去。公子家里咽不下这口气,跑到后主李煜那里去告状,李煜直言:谁长得好看谁有理,你家公子长相不佳,连侍女的青睐都得不了,怪谁?比试输了更是技不如人愿赌服输。直接把公子一家噎死。李龙月听说后深以为然。相由心生,一个人长得丑,从小被周围的人歧视,心里自然扭曲,只要给他机会定会干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来;一个人长得美,就要维持美的形象,为了面子也不能去做坏事,至少不会轻易去做坏事。就像玄武堂的四个,看起来不像好人,其实就不是好人;而胡不归,白白净净器宇轩昂的看着顺眼,果然也有几分侠义心肠。面对陌生人的时候,很难通过一两件事判断其为人,不如索性以貌取人,简单直接。

颜即正义。这就是李龙月的道理,不管旁人怎么看,李公子就是有这个资格和实力。

一个时辰后,李龙月吃饱了,喝了几口汤,将银筷交给蓝衣侍女,被伺候着茶水漱口后用手绢轻轻拭了嘴,身子便往后一靠,不管面前还有多少吃食,都不再动。

胡不归勉强吃了个七分饱,见李龙月停下了,也放下筷子,开始琢磨晚上的节目。

钱昱压根儿没吃多少,尽顾着想入非非了,这等小地方的吃食他也看不上。

俞章看看他们,意犹未尽的放下手里的猪蹄,打算趁他们走后叫伙计把剩下的肉食全都打包带走,回到客栈接着吃。

钱昱问可有下榻之处。李龙月说他已叫人包下了这间酒楼最好的上房,就在这里住下了。钱昱本来也想在此住下,可听李龙月的口气,联想他的作风,一定是把最好的房间全都占了,便打消了近水楼台的念头,示意手下在附近另寻住处。

这时胡不归突然道:“紫阳镇外有个鬼宅,不知李公子可有兴趣同游?”

钱昱差点脱口而出,多大的人了,还去玩鬼宅探险……却不想李龙月眼中一亮,明显很感兴趣。

胡不归指指俞章,说这鬼宅原本是他家的一处老宅子,因为族人都搬走了常年无人居住,经常发出些奇怪的响动来,据说还发生过怪事,久而久之就成了人人谈之色变的闹鬼荒宅。他这次陪俞章回来,就是要去老宅取一件东西。他爹留下遗言,这件东西须得子时才能取出。末了,胡不归还笑着对钱昱道:“昱公子若是有空,大可一道去。”

钱昱撇撇嘴,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跟年轻人之间,有代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