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法司

47 白然之死

字体:16+-

公孙骞:“这个人在官道强抢别人食粮,被我们看到抓起来了,徐县令,把他押进大牢”。

徐大志苦笑:“大牢已经空了,因为没有粮食,犯人在牢里得活活饿死,我便都放了,看守的衙役也尽数遣散,这种小蟊贼,灾荒之后太多了,放了吧”。

“这”,公孙骞细想也是,没有任何办法。

“那你走吧,以后不要再干坏事”。

“我不走,我走了得饿死,你们抓了我,我还有口吃的”,墙角乞丐理直气壮。

“呵,没见过你这种无赖”。天鹰又狠狠踹了两脚。

“哼,反正我不走,我就跟着你们了”乞丐无所畏惧,往墙角一缩。

“大人,我昨天往驿站放了两袋粟米,让陶十八给你们煮粥吃吧,你们这些人估计也只够七天,我再去凑,七天后再给你们送吃食”。

“那你怎么办?”公孙骞看徐县令身体孱弱,面带浮肿,分明也是挨饿有些时日了。

“下官无妨”,徐县令起身蹒跚往外走,走到门口缓缓回头向众人叩首。

“老朽无能,不能救苍生于水火,就有劳各位大人了”,说罢自己转身独自离开。

驿站内所有人心情沉郁,渔阳的大概情况他们已经知晓,想必此次八水决堤,受灾的十郡一国都差不多如此,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只能查清北鹿山粮库消失案,若能找到粮食最好,能救助这些奄奄一息百姓的性命,若找不到,只能依靠桑弘羊在他地调粮,但那时就不知道这些百姓能不能撑到了。

“陶十八,以后我们吃什么,你就和我们一起吃,不要拘束”,公孙骞拍了拍陶十八的肩膀。

“谢谢大人”。

“他也一样”,公孙骞撇了一眼角落的那个乞丐。

“明天我们就去北鹿山”,赵广汉在门口看着北方那座耸立冷峻又隐在云雾中的山脉,那里也许会有这次灾难的关键。

山路泥泞,赵广汉一行人清晨赶路,不到十里的路程足足走了两个时辰,终于在正午时分到了北鹿山粮库。

映入众人面前的是竹子围成的山寨,山寨各个角都有高大的瞭望台,门口还有木刺、拒马,赵广汉来之前了解到山寨里有三千守粮军,守将是左将军白然,白然出身将军世家,父亲曾是武帝讨伐匈奴时悍将白啸虎。

此时北鹿山粮库门口守卫正懒懒散散抱着武器坐在门口,瞭望台上也没有任何人,完全没有任何军纪严明的样子,赵广汉等人走到跟前,也无人起来相迎,田鹰怒目相向,他也出身军武世家,自然最厌看到军卒这副纪律松散,目无尊卑的样子。

“都给我起来!你们的将军呢,长安来人还不速速相迎!”田鹰一声怒吼,门口守卫此时才抬起眼注意到门口的一行人,他们慌忙起来,简单排好阵型。

公孙骞问道:“左将军白然呢?”

守卫们听到这个名字目光闪躲,不知所措,没有人应答。

“我问你们,白将军在哪里?”公孙骞再问。

依旧无人回答。

“白将军死了”。

一声沙哑难听声音传来,山寨门口出现一个灰袍老人,他颤颤巍巍拄着拐棍向众人走来。

“死了?”众人诧异。

“还请各位大人随我来”。

众人跟着这个老人进入山寨的中军帐中,老人叩首:“拜见各位大人”。

“你是谁?白将军怎么死了?”公孙骞坐在正堂厉声问道,他们一路都未听闻白将军的死讯。

“小的是白将军家奴王宝,白将军在十日前在这里自杀身亡” 。

“在这里自杀?”

“嗯,一个月前那场洪灾,把周围十郡一国冲个干净,各地方主官都差人来借粮济民,白将军怜悯民情,连忙向朝廷发出告文,但我们这地方偏远,等急函到长安再返回来,需要十数日,白将军念民情紧急,还未收到朝廷回应,他自作主张开仓放粮,愿意承担所有责任,但他打开粮仓发现里头空空****,然后···”。

“然后什么?”

“然后白将军当场瘫坐在地,里头可是整整有五百万担粮草,全部都不翼而飞,白将军命军士翻遍了整个北鹿山,都没有任何发现,丢失军粮是死罪,白将军把自己关在这中军大帐三天没吃没喝,我们在外面看守了三天三夜,三天后他非常憔悴出来安抚了下百姓和军卒,也开始吃饭了,我们以为他好一些,便看护的少了些,谁知道十天前那晚他喝了个大醉,彻夜在军帐中舞剑,后半夜军帐不知为何起火,白将军手持宝剑身着盔甲在火中不肯出,死在这军帐中”。

王宝说完,众人一阵沉静。

陈九看周围:“这帐没有着火痕迹啊”。

“现在这中军帐是我们前几日搭的,我们听说朝廷会来人,总该有个坐的地方”,王宝边说边用手使劲挖了地上的土,果然地上只有一层浮土是新的,再往下就是黑兮兮的焦土。

赵广汉问道:“那参军和副将呢?”

“发现粮食消失那天,参军赵康,副将廉平晚上也消失了”。

“消失了?”

“嗯,五百万担粮食消失,守将必皆死罪,他们可能畏罪跑了,也可能···”。

“可能什么?”赵广汉问道。

“也可能粮食消失和他们有关系”,王宝小声说道。

“为什么这么说?”

“老奴也不知道,我只是一个干杂活的,但我知道粮食消失总该有个说法,朝廷一定会派人来查,老奴只能不信其他人,而不能不信我家将军”。

“不管怎样,白将军心恤民情,在没有接到朝廷调令下,敢冒死罪开仓放粮,是仁义之人”霍沐雪在一旁说道。

“多谢这位小姐”,老人深深一拜。

“现在这北鹿山什么情况?”公孙骞问道。

“参军副将跑了,白将军也死了,三千步卒变成一盘散沙,人心惶惶,怕朝廷追连坐之责逃走一半之多,还剩一千余人”。

“你们还有粮食?”赵广汉好奇问道。

“存粮的四方城内虽然大袋粮食都已经消失,但地上还剩一层碎屑,我们清扫起来,勉强够这寨中剩余兵卒吃,但最近有不少流民投奔山寨,我们也分给他们一些,存粮也只够半月了”。

公孙骞起身:“带我们去看看你们存粮的地方”。

众人站在一面土夯墙面前,此墙由土夯实垒起。

“这就是我们存粮的地方,我们也叫它四方城,它背后靠山,其他三面都是用土夯实筑墙,每一面墙高十丈,宽五十丈,厚一丈,坚不可摧,是我们白大人当年带三千兵卒整整费了一年才垒起”。

“坚不可摧?那怎么粮食还丢了呢?”陈九翻了个白眼。

“你什么意思,这是防人的,不是防···”,王宝忽然不说了。

“防什么?怎么不说了”,赵广汉好奇问道。

哎,老奴也不知道,粮食消失后,军营就有很多谣言,有人说这是山神作祟,让手下的搬山力士一夜搬走了五百万担粮食,不然怎么解释那么多粮食突然就没了,要知道五百万担粮食靠我们人搬怎么得一个多月,如果真是人干的,不可能我们这三千人一点也没察觉,也可能真的是山神作祟”。

众人边说边进了四方城,只见里头极大的一个空间,又高又广,陈九大喊一声,还有回音****,诺大的四方城里空****,只有地上一些碎竹屑。

“我们正对面是山壁,当初看这个山壁光滑,依它而建能剩一面墙的力,左右后这三面墙只有我们身后的这一个门进出,除它外再无其它门,顶层是木头和草垫搭建,可以防风避雨”。

赵广汉等人环顾四周,霍沐雪突然指着土墙一处问道:“那是什么?”

原来三面土墙高度四分之三处有一排小方孔,有鸟雀在那飞进飞出。

“那是透气孔,粮仓都有,粮食得透气才能存的长久,那个孔人钻不过去也够不着”王宝给众人解释。

公孙骞命众人四散开来找找线索,赵广汉原地未动,好奇看着面前的山体,公孙骞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远处山体底部是一个黑兮兮的洞口。

“走,过去看看”,公孙骞拉着赵广汉二人过去,王宝蹒跚跟在其后。

这个洞长一米宽一米有余,洞内黑兮兮,碎石嶙峋,赵广汉试图钻进入,却发现难以进入,里面阴冷异常,这个洞口下方还挖了左右两道深约一米的地沟,两道地沟沿三面土墙而行,呈口字型,最后合在刚才他们进来入口左处,那里也是一个长宽一米左右的洞口,他顺着地沟望了一圈有些困惑:“这是?”

“这个洞是山体自带的溶洞,里面洞势是往上的,另一个出口是在山顶,当时白将军选址就是因为这个洞口”。

“为何?”,赵广汉不解。

“因为粮库建造,主要要求两点,第一防火,火容易把粮烧毁,第二防水,水会返潮使粮发霉,这个洞和山顶一个洞眼相通,白将军将山顶洞眼堵住,在山顶洞眼周围修建了水池,这样下雨时水池会蓄水,若下面粮仓着火,只需把山顶的洞眼掘开,水池内水顺洞穴而下,在这洞口流出,沿地沟流进这四方城,我们灭火时就有充足水源,而不用下山去四里外的河里取水,有事半功倍之奇效”。

“妙!属实是秒!”赵广汉听完连连称赞,此招真是一绝,仅凭此术,他在心底里佩服那个驻守在此的白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