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相

第七十五回 平贼寇怀恩立功 搬救兵承寀出使

字体:16+-

1

朔方镇左武锋使仆固怀恩,早就已经名闻遐迩,李亨君臣,其实是深为了解的。

朔方左武锋使仆固怀恩,是大唐帝国的一员勇将猛将,深受朔方镇主帅节度使郭子仪的信任。

仆固怀恩的家族,属于大唐帝国北方有名的铁勒族仆骨部落家族。仆固怀恩所在的仆骨部家族,本是属于铁勒族九大姓之一。

仆骨因音讹而为“仆固”,仆固怀恩家族,遂以自己所在的部落仆固,作为自己家族的姓氏,遂为“仆固”。

作为铁勒族九大姓之一的仆固部落,当然与北方的蛮族汗国部落,关系更加亲近一些。

所以,历史上的仆固部落,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一直是时叛时降的关系,很多时候与中原王朝都是若即若离,并不是十分亲近。

仆固怀恩的祖先,最早还是匈奴汗国的一个别部。后来,他们这个仆固部落,又成为了突厥汗国的臣属。

到了太宗皇帝贞观二十年之时,包括仆固部落在内的铁勒族九姓部落,才全部归附了大唐帝国。

到了此时,铁勒族九姓部落仆固部落等,与中原王朝大唐帝国,才开始有了更加亲密的关系。

归附了大唐帝国以后,仆固家族一直很受大唐朝廷君王的重视。仆固家族的子弟,遂几世担任金微都督。

金微都督,隶属燕然都护府,属于“六府七州”之一府,位于今鄂尔浑河中游。

因为仆骨诸部,当初曾经配合唐军,消灭薛延陀汗国,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以仆骨的大首领歌滥延,担任右武卫大将军、金微都督。

到了仆固怀恩这一辈之时,他们仆固家族,担任金微都督这个职务,已经四世了。

因为世袭武职的缘故,所以仆固怀恩,对征伐作战,都非常内行,是大唐朝廷一个著名的战将。

仆固怀恩晓识戎情,部军谨严,是个高度汉化,而又通晓边陲各少数民族内情的唐军著名将领。

安禄山发动叛乱之初,仆固怀恩就被朝廷任命为朔方军左武锋使,成为了朔方镇节度使郭子仪的部下。

在朔方军中,方军左武锋使仆固怀恩,以骁勇果敢而著名,部下的胡族将士战斗力很强。

那时,方军左武锋使仆固怀恩,曾经率军,跟随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一道,在振武军(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及其以东地区,连败安禄山的部将高秀岩、薛忠义等部。

朔方军在马邑斩杀了七千多叛军,左武锋使仆固怀恩,立下了卓越的功勋,由此在朔方镇军中赫赫有名,主将节度使郭子仪非常看重他。

天宝十五年(756年)五月,朔方镇左武锋使仆固怀恩,与主将朔方镇节度使郭子仪一道,又曾经配合河东镇节度副使李光弼的大军,与安禄山的大燕叛军作战。

唐军与叛军战于常山(今河北正定)南北诸县,唐军数次挫败史思明所率领的叛军精锐部队,战功显赫。

天宝十五年(756年)七月,李亨在灵武继位。朔方镇左武锋使仆固怀恩奉诏,跟随自己的主将朔方镇节度使郭子仪一道,率军五万人,从平叛前线撤退,赴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北)行在,保卫新皇帝李亨。

因此,灵武君臣,对朔方镇左武锋使仆固怀恩的骁勇善战,战果辉煌,印象十分深刻。

如今,贼酋阿史那从礼率军,前去侵犯皇帝驻扎的灵武郡,新朝廷的处境,变得十分危急。

李亨见形势危急,遂下旨,命令朔方镇左武锋使仆固怀恩,在主将朔方镇节度使郭子仪的指挥和配合下,立即率领朔方镇大军,前往迎击阿史那从礼叛军,务必痛歼叛贼。

2

接受皇帝的旨令以后,高大威猛的左武锋使仆固怀恩,立即行动了起来。

此时,仆固怀恩虽然已经五十岁左右,但作风果断坚决,老当益壮。

与主帅节度使郭子仪商量之后,朔方镇左武锋使仆固怀恩,决定攻其不备,亲自率领部属的大军主力,风驰电掣地奔向阿史那从礼叛军的大营,突袭叛军,打叛军一个措手不及。

主将郭子仪深以为然,欣然赞同。

朔方镇左武锋使仆固怀恩遂下令,任命自己的儿子仆固玢,担任唐军的前锋将领,亲自领领前锋唐军,迅速突击酋长阿史那从礼统领的同罗部落、突厥部落等蛮胡部落联军的前锋部队,务必挫掉叛军的锐气。

然而,起初的战事,唐军进行得并不顺利。

唐军前锋将领仆固玢,率军偷袭阿史那从礼的前锋部队之时,不幸遭遇了阿史那从礼叛军的主力部队。

唐军前锋将领仆固玢,陷入了阿史那从礼叛军的重重包围之中,寡不敌众,全军覆灭。

唐军先锋将领仆固玢,也兵败失利,被迫投降了叛军左羽林大将军阿史那从礼。

3

朔方镇左武锋使仆固怀恩前锋仆固玢部队失利的消息,迅速传到了灵武行在。

唐军开局不利,灵武行在人心惶惶,形势十分危急。灵武新朝廷君臣,惊慌失措,全军震恐。

灵武郡附近郡县的官吏、百姓,更是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已经在暗自准备,随时要撤离灵武郡。

4

左武锋使仆固怀恩,听闻儿子仆固玢兵败降敌的消息,勃然大怒,认为是奇耻大辱。

左武锋使仆固怀恩愤怒羞愧,紧急与部将筹划,准备反击阿史那从礼叛军,洗雪耻辱。

不久,仆固怀恩的儿子仆固玢,趁监守他的蛮胡部落军中士卒不备的机会,独自从叛军中孤身逃回。

看见儿子仆固玢全军覆灭,失利降敌,如今只身逃回,左武锋使仆固怀恩不喜反怒,决定大义灭亲,整肃军纪。

仆固怀恩发布下令,把那个曾经降敌的儿子仆固玢,押到阵前,立即斩首示众。

朔方镇诸将见状,纷纷为仆固玢求情。左武锋使仆固怀恩坚决不允许,下令立即行刑,处死了儿子仆固玢。

部下朔方镇将领士卒,见主将左武锋使仆固怀恩,居然不徇私情,斩杀亲子,无不为之战栗,再也不敢萌生降敌退却之意。

见士气可用,左武锋使仆固怀恩遂再次率领朔方镇大军将士,奋勇地攻向阿史那从礼统领的同罗部落、突厥部落联军,对阿史那从礼叛军,发动了一场新的猛烈攻击。

战斗中,左武锋使仆固怀恩,亲自挥舞大刀,在阵前督战,率领唐军将士,奋勇争先,痛歼敌人。

见主将仆固怀恩奋勇向前,唐军将士,无不以一当十。没有一个将士,敢于临阵脱逃或者擅自后退。

朔方镇官军势不可挡,攻无不克。

仆固怀恩遂在黄河边上,击破阿史那从礼率领的同罗蛮胡部落军数千人,收缴器械、驼马无数。

不久,朔方镇节度使郭子仪又与回纥首领葛逻支统领的回纥军配合,乘胜追击阿史那从礼叛军,再次大破叛军,斩首数万,河曲遂平。

朔方镇节度使郭子仪、左武锋使仆固怀恩的胜利,终于暂时挽救了灵武郡面临的重大危机。

5

那时,李亨依靠的平叛军队,主要就是朔方镇郭子仪、安西四镇李嗣业、李栖筠等藩镇将领的人马,以及收编的步军都将李承光原来统属的潼关散军。

驻扎在灵武郡的军队,虽然有十数万人之多,但经历这次边塞危机以后,李亨心里又疑虑重重,越发意识到了平叛的窘困,依然觉得平叛的兵力不足。

李亨时刻担心,皇帝驻跸的行在灵武郡,会再次遭受到叛军的威胁和袭击,时刻担心防卫灵武郡的军力,是不是有些空虚。

于是,与灵武群臣反复酝酿商讨之后,李亨决定,向回纥汗国与吐蕃王国等外族借兵,以扩张唐军的声势。

6

其时,朔方镇军队,与阿史那从礼统领的同罗部落、突厥部落叛军的战事才刚刚结束。

这一次,李亨非常果断,没有一丝犹豫。计议已定以后,李亨立即下旨,予以实施道:

“兹下旨,任命豳王(李守礼)的儿子李承寀,为敦煌王。兹命令敦煌王,充当大唐皇帝的使者,在左武锋使仆固怀恩大人的陪同下,前往回纥汗国求援,请求回纥汗国可汗派兵,协同作战,平定安禄山叛贼。”

左武锋使仆固怀恩,与回纥汗国的交往很深,与回纥汗国君臣的私交甚好。

因此,左武锋使仆固怀恩此次也受命,担任大唐朝廷的出使使节,与敦煌王李承寀一道,出使回纥汗国。

李亨还颁布圣旨,下旨征调西域城邦拔汗那国(前苏联安集延北)等西域诸国的军队,前来参与大唐朝廷的平叛行动。

李亨致信拔汗那国王,希望拔汗那国王,转告吐蕃王国及西域城邦诸国君王,请求他们派兵勤王。

李亨向诸国君王允诺,给予勤王军丰富的赏赐,作为奖赏和回报,务必请他们立即派兵,会同安西四镇等藩镇的军队一道,前来中原助战,痛歼大燕叛贼。

7

但远水难解近渴,请求西域诸国救兵的行动,并不能解决当前平叛兵力短缺的燃眉之急。

就在李承寀与仆固怀恩等大唐使节,才刚刚离开灵武行在不久,李亨就等不及,有些忧郁不安了。

就连朝廷日常的奏章,李亨也懒得处理。李亨常常独自在大殿上徘徊思索,苦苦地寻找着,解决当前危机的妙计。

每天上朝结束,回到后宫里,李亨常常独自呆在后宫中,心情十分焦虑,忧虑不时涌上心头。

但事情茫无头绪,自己又久无良策,李亨不由得越发心烦意乱起来。李亨为此,再次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晚上,李亨辗转反侧,寝食难安,彻夜不得安宁,弄得妻子良娣张姝姝,也不能安寝,不能够好好休息。

看见李亨如此烦恼忧郁,在皇帝眼前侍候的行军司马李辅国,只得善言安慰和劝解李亨道:

“陛下:

俗言,心急吃不得热糍粑。请陛下不要着急忧虑!李承寀与仆固怀恩等,知道平叛事情紧急,一定不会耽搁时间,很快就会回来,向皇帝陛下报讯的。

回纥汗国可汗,吐蕃王国赞普,拔汗那国王,及西域城邦诸国国王,身处西北边塞,穷苦不堪,而又一向贪婪,一心贪图大唐的赏赐,辅国坚信,他们一定会迅速派兵,前来助战,获得朝廷奖赏的

请陛下放心,不要太过忧心!”

李辅国说话,一向得体。但李辅国今天的话语,不仅没有消解李亨心中的烦恼,反而令李亨越发着急和烦躁起来。

“辅国啊,朕知道你说得很有道理!

然而,叛军近在咫尺,行在危在旦夕,朕如芒刺在背,怎么能够不担心忧虑呢?”

见劝阻无效,李辅国也有些无计可施了。李辅国只有低下头,苦苦思索着化解皇帝忧虑的计策。

突然,李辅国的脸色好转了起来。他抬起头来,对李亨说道:

“陛下:

辅国已经找到了一把化解陛下忧虑的钥匙。陛下不要着急,辅国去去就来!

建宁王,李瑞,麻烦你们俩,好好看守着宫门,帮辅国侍候一下陛下!”

建宁王李倓,以及李瑞,慷慨答应道:

“大人放心前去,陛下的安全有我们负责,请大人放心!”

李亨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李大哥究竟要干什么,看着李辅国带着亲信小黄门李珠儿,出了宫门。

8

李辅国步履匆匆,很快就走到了行宫隔壁的天下兵马元帅府里。

元帅府里,元帅府行军长史李泌与天下兵马元帅广平王李俶、副元帅南阳王李係等,正在忙碌着。

“李大人请坐!李大人侍奉陛下,一向忙碌,是什么瑞风,把行军司马吹到这里呢?”元帅广平王李俶,十分客气地问李辅国道。

“大王见笑了。辅国是来请先生前去,与陛下磋商国事的。

大王啊,不瞒你说,最近这些日子,陛下心里,总是十分焦虑,常常辗转反侧,寝食难眠。

辅国心里有些不安,所以自作主张,来请先生前去,与陛下聊上几句,化解一下陛下心中的忧虑。”

李辅国向广平王李俶解释道。

“父皇如此焦心,臣儿不能够分担,真是罪过罪过!李大人为国分忧,对陛下一片赤诚,李俶十分敬佩。有李大人忠心耿耿地侍奉陛下,臣儿才稍稍安心一些。”李俶有些不安地说道。

“是啊!广平王说得很对!幸好有李大人一心侍奉陛下,广平王才放心了不少。”李泌突然插话说道。

不知道什么时候,李泌已经悄无声息地站在了李辅国的身后,听着李俶与李辅国两人说话。

李辅国为人谨慎小心,一向十分忌讳,别人站在自己身后。听见李泌在身后说话,李辅国不禁大吃一惊,急忙说道:

“看样子,先生的道行修为,又高了几分。先生进来,辅国怎么竟然会毫无察觉呢?

先生啊,你来了就好!你快跟辅国进宫去吧!陛下这些日子,一直烦恼得很,只有先生能够疏解陛下的焦虑。”

李辅国向李泌解释道。

“长源正准备去见陛下。只是因为元帅府里的公务实在繁多,才延误至今。

元帅啊,麻烦你和南阳王,继续处理奏章吧!长源陪着辅国大人,去去就回。”

李泌对广平王李俶吩咐道。

“先生,李大人,你们慢去。先生放心,本王会好好处理元帅府里的事情的。”

广平王李俶答应道。

9

“辅国啊,你究竟去了哪里呢?朕到处找你不着!要不是建宁王、李瑞这两个乖孩子,陪着朕聊天说话,朕差点要愁死了啊!

朕正要下旨,去请先生,前来磋商国事,你磨磨蹭蹭跑到哪里去了呢?”

李辅国一踏进宫门,李亨就有些埋怨地对李辅国问道。

“陛下,你看这是谁啊?”李辅国指了指宫门外,与建宁王李倓、李瑞聊天说话的那个人。

“哦,辅国啊,想不到你这么善解人意,居然跟着先生,一道回来了呢!

说曹操,曹操到!长源啊,你真是高人,你怎么知道,朕要请你商量国事呢?”

李亨转忧为喜,夸奖李辅国道。

李亨心里,一向敬佩李泌的足智多谋和神秘莫测,见李泌突然与李辅国一道进行宫来,还是有些不解地问李泌道。

“臣哪里是高人。李大人才是陛下的高人,是陛下的张良,萧何呢!

李大人不是常常给陛下出了很多定国安邦的好主意吗?而且,李大人的大多数意见,都被证明是完全是正确的。臣心里,也十分敬佩李大人的足智多谋呢!

陛下,都是辅国大人忠心耿耿,看见陛下焦虑不安,心里很是难受,所以把臣请来了。

要不是李大人亲到元帅府来,臣哪里知道陛下的焦虑呢?臣等既然已经来了,陛下您就不要着急了吧!”

李泌走到李亨的身边,向李亨问候行礼,向李亨解释道,还不忘赞扬赞扬李辅国几句,拍拍李辅国马屁。

李辅国心里,果然十分受用。他眉开眼笑,心情愉悦地为君臣张罗着茶具,似乎淡忘了与李泌的芥蒂与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