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四丫軼事

誘人的嘎啦哈

字體:16+-

嘎啦哈是滿語的譯音,意思是指獸類的後腿關節骨。北大荒婦女、小孩都喜歡抓嘎啦哈。相傳,抓嘎啦哈是滿族婦女冬天的一種室內遊戲,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曆史。嘎啦哈有豬、羊、麅、牛、馬等種類,豬嗄啦哈最常見,麅嘎啦最小,牛嘎啦哈最大。每逢殺豬宰羊,當家人總要叮囑一句:“別把嘎啦哈弄壞了,卸下來留給孩子們玩兒。”說是給孩子們玩兒,實質是留給自己的老婆玩兒,隻不過不好開口,拿孩子當擋箭牌而已。操刀手聽了,心領神會,嚓嚓幾刀,就是一對嘎啦哈卸下來。隻見當家人的老婆喜形於色地接過來,左看右看,生怕操刀手劃壞了哪個部位。當她確信完好無損時,則高興地誇獎操刀手幾句,跑進廚房,把嘎啦哈扔進鍋裏煮上了。好大的時辰,才從鍋裏撈出,已經煮掉了粘在嘎啦哈上的筋肉,雪白雪白的,成了滿意的遊藝品了。

抓嘎啦哈是北大荒婦女誇富顯富的一種形式,誰家的嘎啦哈多,就說明誰家富。窮人家,一年到頭也舍不得殺豬宰羊,上哪兒攢嘎啦哈呢?一進臘月門,北大荒的婦女們便拉開了抓嘎啦哈的序幕。大姑娘、小媳婦懷裏都揣著嘎啦哈,多則上百,少則幾十,嘻嘻哈哈,嘰嘰喳喳,前簇後擁地擠滿了南北大炕。夠級的,四平八穩地盤腿大坐;不夠級的見縫插針,有空隙就擠,圖的就是學點兒乖,長點兒見識。俗話說,三個姑娘一台戲。這滿屋子的“喳喳雀”,還不把房蓋兒掀翻?嘩啦,嘩啦,一堆堆的嘎啦哈往出拋,形形色色,大大小小,擺滿了一炕。每個人的嘎啦哈都有標誌:有的在嘎啦哈上塗紅色,有的在嘎啦哈上塗黃色,有的則什麽顏色也不塗,顯露出質樸自然的美。

抓嘎啦哈不管人多少,都分成兩大陣營,自然組合,雙方各選出代表“牽馬頭”。先拿出四個嘎啦哈,分“珍兒”“輪兒”“肚兒”“殼兒”四種形狀。以一個嘎啦哈為例,平放為“殼兒”,翻過來則為“肚兒”,再往左翻的“珍兒”,往右翻則為“輪兒”,雙方選出的代表都是抓嘎啦哈的行家裏手,高人一籌。隻見甲方先搬“珍兒”,“輪兒”,“肚兒”,“殼兒”,把銅錢串兒高高地拋向上空中,隨銅錢串兒,手則把嘎啦哈的造型先搬出來。也就是一刹那,銅錢串兒落下來了,剛好落在“牽馬頭”人的手裏。勝敗在此一舉了,同陣營的人都為自己的代表鼓勁加油。如果這四道工序有一道過不了關,“牽馬頭”的大權就被對方奪去了。有了“牽馬頭”權,就可以往自己的陣營“牽馬”——抓嘎啦哈了。成千成百的“馬”也分四道工序往家“牽”。手藝高的,可一把抓住四個五個“馬”,動作麻利,幹淨利索。不論誰“牽馬”,都是一個規矩:不許碰別的“馬”,若驚動了沒“牽”的“馬”,就敗下陣來。這時同陣營的馬上再選一位掛帥的出征,直到戰得不剩一兵一卒,大權才能交給對方。由此可見,抓嘎啦哈的勝敗關鍵在於協同作戰和大兵團作戰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