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邐的漢陽攔江堤如一條巨蟒沿江岸延伸,位於城東南的朝天門碼頭,停泊著大大小小的駁船、烏篷船,桅杆如林,白色水鷗盤旋飛翔。扛著大米麻袋、曬花蓮(棉花包)等貨物的碼頭工人拿著竹籌,穿梭般地在碼頭上上下下,勞動號子此起彼伏。
說起這勞動號子還真是源遠流長的民間歌曲,至遲在先秦時代就已盛行。據《呂氏春秋》記載:“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它產生並應用於勞動之中,具有統一步伐,調節呼吸,釋放身體負重的壓力的功用,因此以樂句短、起伏大、節奏緊、氣勢跌宕豪放為特點,其唱詞與民間傳說和地理風物、生活形態相關,是當地文化和風情最有力的曆史見證。曾老板喜歡聽勞動號子,但他不是為了從中領略勞動者的智慧和力量以及樂觀精神,而是覺得在碼頭工人搬運貨物的哼嗨加油聲、駕船漢子掂篙搶灘的粗獷吆喝聲、拉船纖夫背纖跋涉的**江回旋聲中,自己能油然而生君臨天下鳴鞭驅使的權欲和快感。此時他剛剛送走前來看貨的荊九,正背著手站在貨棧門口,一邊看碼頭上的熱鬧一邊與總管閑聊。
總管卻無心觀賞碼頭,扭頭看了看,見左右沒人,就嘿嘿地賠笑著說:“東家,荊少爺是精細人,看他驗貨就能知道,防人之心不可無……”曾老板把頭一擺,示意他不要往下說,抬手朝長堤東頭一指:“那是什麽地方?”
“晴川禹功磯,據說大禹在那裏疏導漢水入江。旁邊的那個關隘是三國時候吳軍建立的,因它左踞龜山右控大江,易守難攻,因此叫鐵門關。再往前走是關羽駐屯時洗馬的地方,叫洗馬長街,那裏有座楊泗廟,供奉的楊泗將軍是個像周處那樣敢於斬殺孽龍的勇士,因此成為駕船的保護神。”他轉身朝西一指,說道,“這一頭您曉得,是瓜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