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天空晨曦微露长安城就醒了,高高的钟楼传出清亮的钟声,各个坊里渐渐地响起车轮声马蹄声和行人的说话声,贡院街上则挤满赶考士子和送考的亲友,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未及弱冠的少年。人们拥挤着走过街口的高大牌坊,向路北边一座门楣上挂着“接官厅”牌匾的建筑涌去,沿途是要等到日中才能开市的店铺,除了常见的茶坊、酒肆、饭馆、衣服鞋帽店、绫罗绸缎铺、金银首饰庄,还有波斯人开的珠宝店,据说不仅有蚌珠,还有蛇珠;大宛人开的球店,专供打马球的用品;龟兹人开的乐器店,除了奚琴(注:二胡)、秦汉子(注:琵琶),还有箜篌、羯鼓等;高昌人开的葡萄酒店里,有最著名的“小槽红”“夜光杯”……
一群官员站在接官厅滴水檐下等候主考官杨钊。这杨钊是当朝贵妃娘娘杨玉环的远房族兄,从小行为**不羁,喜欢喝酒赌博,因此穷困潦倒,一向被人瞧不起,后来经杨氏姐妹的推荐,被玄宗任命为金吾兵曹参军,从此可以随供奉官随便出入禁中。这一特权为他提供了献媚邀宠的机会。每逢禁中传宴,由他掌管樗蒲文簿,因熟谙这种赌博游戏,玄宗对他在运算方面的精明十分赏识,称赞他是个好度支郎。不久,他便担任了监察御史,很快又升迁为度支员外郎,兼侍御史,接着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身兼15职,成为朝廷重臣,并且越来越受到玄宗的宠幸,乃至后来被玄宗赐名为“国忠”。此时的杨钊尽管还没有位极人臣,但在权势上已炙手可热,生活上也变得奢侈腐化,每逢陪玄宗、贵妃游幸华清宫,杨氏姐妹总是先在他家汇集,竞相比赛装饰车马。他们用黄金、翡翠做装饰,用珍珠、美玉做点缀,出行时杨钊还持剑南节度使的旌节在前面耀武扬威,招摇过市,可谓出尽风头。
这自然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晚年的玄宗,纵情声色,追求享受,杨贵妃喜欢吃荔枝,他就不惜人力物力,每年千里迢迢地从岭南将荔枝驰驿传送到长安,哪怕是盛夏酷暑也要保证色味不变;为了保证杨贵妃的穷奢极欲,宫中织锦刺绣的女工竟多达七百余人,他还选取宫女数百人于梨园学歌舞,多次亲加教正,后人因此视他为“梨园祖师”;为了享受温泉带来的地热,他在原有的温泉宫基础上又大兴土木,治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宫周筑罗城,赐名“华清宫”,宫里有专门供他沐浴的“九龙汤”,因浴池中立有一对用白玉雕成的莲花,莲花上喷出清澄的泉水,似碎琼乱玉,故又名“莲花汤”……
这真是“帝辇恒从十月来,羽骑云游应山绿”。据史书记载,从公元745年至755年的每年10月,唐玄宗都是撇开公务与杨贵妃一起去华清宫,享受温泉洗浴的奇妙感觉,直到第二年的暮春才返回长安。这一时期正值北方天寒地冻的严冬时节,玄宗选择这个时候洗“鸳鸯浴”,不仅驱赶了严寒,也增强了与“如得至宝”的杨贵妃的感情。王公大臣们没有这福气,虽说华清宫有“尚食汤”可供他们沐浴,但那毕竟是公用浴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轮到自己洗一次,为了挡寒,也为了显摆,他们就另辟蹊径。玄宗的二哥申王李成义是个大胖子,按常理胖子一般不怕冷,可这个申王却在风雪苦寒之际,叫一群宫妓团团围在他的座位旁以御寒气,自呼为“妓围”。杨钊则是每年冬季到来时,先把吃得胖、块头大的婢妾挑出来,外出办事就让她们排队走在自己前面,既是为了遮风,又是可以从前面飘来的热气中得到温暖,他把这种取暖方式叫“肉阵”。
春寒料峭,等候在接官厅前的官员早已冻得清鼻涕直流,对杨钊的到来自是翘首以待,这不光是因为冷想早点进入室内暖和暖和,而且也是想一睹杨大人的“肉阵”风采。可这次他们失望了,杨钊轻骑简从地骑马驰来,这可能是出身无赖的杨钊对文化尚存天然敬畏,也可能是因为首次主考,想在天下士子面前显示他的勤政。他翻身下马,与众人略一寒暄,便带着他们进入大厅,面对正中的一座龙亭肃立。鸿胪寺官亮开嗓门赞礼:“请各位大人跪请圣安!”众官员朝着龙亭叩拜:“敬祝皇上圣体安康!”杨钊答了句“圣躬安”就宣读圣旨,接着对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和强调。
简短的仪式结束,鸿胪寺官高声宣唱:“恭请各位大人入帘赴上马宴”。在他的导引下,以主考官杨钊为首,副考官张镐为辅,带着官员们徐徐绕到龙亭后面的庭院,一溜石甬道两侧柏桧森立,走到头就是正房,宽大的厅堂里有座小戏台,台前已摆好几桌简朴的筵席。杨钊和张镐率众官员相继望北跪下叩谢皇恩,然后按鸿胪寺官的宣唱相继入席。“各位大人请!”杨钊举箸略作谦让,在一片“杨大人请”的回应里,他率先搛菜吃了一口放下筷子,众官员也礼节性地尝了一口。
“上茶。”鸿胪寺官又是一声高唱,然后拿着戏单请杨钊点戏。
杨钊摆摆手,示意不看戏单:“就唱献忠祝寿永庆万年的泼寒胡戏《亿岁乐》。”
鸿胪寺官为难地说:“这……,这戏**跳足,挥水投泥,皇上下敕禁断,是不能演的。”
杨钊一愣:“皇上……禁止的是跳不是唱吧?”
鸿胪寺官赔笑:“那是,那是,那就唱一唱,唱一唱。”他把戏单递给副考官张镐,“请张大人点戏。”
张镐看了看戏单,笑呵呵地说:“来一出《秦王破阵乐》。”
这是一部很著名的大曲,用于祭祀、凯旋、宴享等。最初是秦王李世民战胜刘武周时利用旧曲填词创作的军中乐舞,当了皇帝后他又亲自为该乐舞绘图,并让大臣改词,由多才多艺的学者、音乐家、自然科学家吕才主持教练,表现将士被甲执戟的战阵军容,表演起来气壮山河,非常激扬心志。唐代历朝都十分重视《秦王破阵乐》,用它怀念先人开创基业的艰辛。
鸿胪寺官转身扬起手中戏单,高声说道:“请各位大人点戏。”
众官员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笑声不断。他们大多是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临时抽来充当参详官、点检试卷官的中层官员,明知人微言轻,但为了闹个气氛,还是兴致勃勃地报着戏目。
鸿胪寺官见众说纷纭,达不成共识,便高声说道:“各位大人,按规矩只唱三出戏,主考官副考官已点了两出,剩下一出请你们有个统一意见……”
杨钊不想再耽搁时辰了,一锤定音:“不早了,士子们都还等着呢,就唱《尉迟恭单鞭夺槊》。”
众人齐声叫好。
繁音激楚,热耳酸心,使人血气为之动**的戏曲声从接官厅里传出,在空中缭绕,大门口挤满兴奋的百姓。一个中年人问身旁的长者:“您是为谁抢宴?”“为我儿子。你呢?”“为幺弟。”中年人刚刚答罢,一个青年书生背着书箱挤过来问,“这戏唱多久了?”中年人答:“有一会儿了。”书生拭着头上的汗说:“好,好,总算赶上了。”长者看了他一眼,问:“你是……?”书生答:“我是应试的士子。”中年人问:“你也来抢宴?”书生羞涩的一笑:“图个吉利。”长者点头:“对,对,来这里抢宴就为了在科场抢个吉利……”
说话间戏曲声渐止,接官厅里隐约传出鸿胪寺官的声音,“请各位大人到贡院入闱”,不一会儿就见杨钊带着众官员鱼贯而出,在鸿胪寺官的导引下走下台阶。鸿胪寺官宣唱“请杨大人上马,请各位大人上马”,唢呐声响起,吹鼓手高奏《朝天子》曲牌,杨钊和众官员在贡院号军的护送下骑着马缓缓而去。不等他们走远,围观的百姓就朝接官厅里蜂拥而入,欢天喜地地将宴席上的杯盘果蔬一抢而空,然后将桌子凳子掀翻,乐呵呵地扬长而去,站在一旁的衙役并不干涉。
出了接官厅人们没有散去,兴犹未尽地围在大门口,一边说笑一边展示自己抢来的东西,背着书箱的青年书生却两手空空。他茫然四顾,一脸的若有所失,心不在焉地听着周围的议论:“这宴抢得邪门,到了手的东西又被人抢走了。”“哼,让杨钊当座师,还有不邪门的?老子料定这次春闱,招的又是一些贪官!”一个斩获颇丰的汉子听了这话开口就唱:
他道我已得命好从容,且看他如何作用。则要你拿云手紧将袍袖封,谈天口说转他心意从。你便是骗英布的隋何,说韩信的蒯通……
这是《尉迟恭单鞭夺槊》里的唱词,此时此处经他唱出,让人不由地生出别样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