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馬嵬坡也不安寧。馬嵬坡距長安一百一十三裏,距金城二十八裏,唐玄宗一行是頭天半夜裏到達金城的,由於急行軍八十五裏,困憊不堪,今天上午日上三竿才啟程,走到這裏正如崔渙所料到了吃中飯的時候,然而中飯卻沒有著落,軍中一片牢騷聲。禁軍主帥陳玄禮坐立不安,他知道這些人的家大多在長安,對貿然離開長安本來就心懷不滿,現在越走越遠,歸期卻很渺茫,此時一餓不啻火上加油,如果找不到發泄出口很可能引起嘩變,局麵不堪設想。由此他更加憤恨楊國忠,這次禍亂本來是因他而起,他卻不思悔改,繼續胡作非為,要不是他諱敗為勝,在天寶九載、十載連著兩次出兵征討南詔,使大唐軍事實力受到極大打擊,就不會有現在的安史之亂;要不是他強令哥舒翰出兵,潼關不會失守;要不是他欺騙皇上,就不會離開長安向蜀地逃跑。聯想到河西隴右節度使王思禮和東宮太監李靜忠在金城對自己說的話,陳玄禮一身冷汗,一旦到了楊國忠的老巢蜀地,不光是皇上會被他挾持,而且大家都沒有好下場!想到這裏,陳玄禮匆匆向負責全軍斷後的太子駐地走去,他想取得太子支持,殺死楊國忠,既疏導了將士的不滿情緒,又為國家除了害。
可是到了太子駐地,陳玄禮卻沒能見到太子,出來同他見麵的是太子親信李靜忠。李靜忠告訴他太子忙得不能抽身,問有什麽事,陳玄禮就把殺楊國忠的想法說了,要李靜忠務必立即轉告太子。他知道太子對楊國忠早就恨之入骨,這不僅因為在韋堅案中楊國忠是衝在最前麵的打手,而且在當了宰相之後還處處打壓,其中最讓太子痛恨的是,皇上曾想讓太子監國,以應付安祿山的叛亂,卻因為楊國忠怕太子借此上台,唆使楊貴妃以死威脅,迫使皇上打消了這個主意。他相信太子巴不得殺了楊國忠,因此當李靜忠把他的話轉告給太子後,得到的答複雖然是太子什麽話也不說,但他明白,這不說就是不反對,不反對就是讚成。他當即回去把禁軍將領召集起來,說:“今天下崩離,萬乘震**,豈不由楊國忠割剝氓庶,朝野怨谘,以至此耶?若不誅之以謝天下,何以塞四海之怨憤!”將領們本來就有一肚子牢騷,聽主帥這樣一說更是滿腔怒火,異口同聲地表態:“念之久已,事行身死,固所願也!”一個誅殺楊國忠的行動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