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汪家軍

第三十三回 元廷追封鞏昌帥惟正剿滅火都軍

字體:16+-

卻說忽必烈率兵來到和林時,阿裏不哥早已率軍北遁。忽必烈正要率軍追擊,忽接到山東益都萬戶李璮發動叛亂的急報,心中大吃一驚,乃留親王移相哥駐守和林,令塔察兒等率軍追擊阿裏不哥,自己則星夜班師南返了。

原來,當初蒙軍南征滅金之時,對地方割據勢力,采取招撫之策,以利對金作戰。凡納土歸降、送子為質者,即任命為當地軍政長官,頭銜“萬戶”,且準予世襲,故時人稱其為“世侯”。其最大的幾家世侯是:真定史天澤、順天張柔、東平嚴實、濟南張榮、西京劉黑馬、益都李璮、鞏昌汪世顯等。這些人送子為質,出兵從征,交納賦稅,接受蒙軍委派的達魯花赤的監控。其在對金、宋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蒙人以漢製漢政策的一部分。

李璮的父親李全,原是山東一霸,後投降蒙古,被授予山東淮南楚州行省宣撫使。李全死後,李璮承襲父職。忽必烈稱帝後,重用漢人,加李璮為江淮大都督,放在與南宋對峙的江淮前沿陣地上。

哪知這李璮乃是一個野心勃勃、誌大才疏的小人。其一方麵招兵買馬,擴充實力,又常謊報敵情,誇大戰績,向蒙廷索權索餉;另一方麵又趁忽必烈兄弟相爭之時,秘密與南宋聯絡,表示決心投宋抗蒙,以索要軍餉糧草,爭取與南宋配合,打著與宋、蒙三家鼎立的如意算盤。

中統三年(1262年)二月,李璮趁忽必烈親率大軍遠征漠北之時,設計接回留在開平做人質的兒子李彥簡後,便正式舉旗反叛。忽必烈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如此重用和信任的漢人,會在關鍵時刻背後下刀子,不由得又急又氣,立即從和林趕回開平,派兵平叛。

見李璮反叛,忽必烈心中不免對漢將改變了看法,有所猜忌了。但當時的中原大地,大多還是這些漢將世侯的勢力。因此謀臣姚樞進言道:“李璮乃跳梁小醜,做不成大事。觀其造反以來,南不見宋廷有一兵一卒到來,北沒有實力派的諸侯響應。這說明漢人並不相信他,故而朝廷還是應該信任漢人,啟用漢將對其征剿,這一來可以從根本上打擊其信心,這二來嗎,也可借征戰之機,消耗這些漢將世侯的實力。不知皇上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