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汪良臣、汪惟正叔侄,接到忽必烈南下築城的旨意,便率軍自青居沿嘉陵江南下九十裏,至江東岸的母德章山處,擇險構築武勝山城,與南邊數十裏外的釣魚城隔江對峙。同時臨嘉陵江樹立木柵,以扼水道。為防宋軍夜間偷襲或偷運物資,於木柵間懸掛燈籠,又用竹編成籃子,中置燭火,作為遊動燈具,由上而下,隨地勢轉走,順水漂流,以照亮各處。致使宋軍白天不敢離山城險隘而出,夜間也不敢潛行走動,隻好困守釣魚城。
時釣魚城守將乃是張玨。其前任王堅已被征召入朝,拜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後被奸相賈似道排擠出朝,知和州。這張玨忠心耿耿,有勇有謀,乃是川中名將。聞蒙軍大舉而來,南北夾擊,自然不敢怠慢,便與副將王立小心防守,隻是無法分身去幹擾武勝築城。
蒙將趙匣剌率軍先至,於南壩與宋將趙安決戰。兩下大戰半日,勝負相當。張玨見蒙軍勢大,且聞賽典赤水軍將至,乃沉船於江中,以阻蒙船通行。然後收軍回釣魚城中死守。
兩路蒙軍會於釣魚城下,雖有數萬之眾,然隻能是望城興歎,一連數月,毫無辦法,不久撤兵他往。隻是由於汪家軍已於武勝築城戍守,宋軍經嘉陵江、渠江往北的出路已大大不便了;而蒙軍兵鋒倒常來擾襲合州舊治附近的南壩、沙市、葛樹坪等地,釣魚城已真正成為孤島了。
話說接替汪氏戍守青居重任的,是東川安撫使劉才。這劉才原是忽必烈潛邸時的親隨,不僅識文斷字,槍棒精通,而且口若懸河,極會說話,尤其能揣測到主人之意,逢迎拍馬。忽必烈稱帝後,對其寵信有加,以為是個文武雙全的忠臣良將,不時超擢。實際上此人誌大才疏,是個花架子,華而不實。自李璮反叛後,忽必烈對手握重兵的漢人便很有些不放心。其時,東川四元帥皆是先後倒戈的漢將,雖有個蒙將欽察在青居任職,但其與汪氏共事甚久,關係融洽。於是,忽必烈在命汪惟正將總帥府移往合州附近的武勝後,便任劉才為東川安撫使,駐守青居,同時命京兆參議馬嵩為副,共當東川監察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