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摇篮

第122章 泽被故乡六模式 历经风雨八徙迁

字体:16+-

“这些书与报刊,请姐夫与彬彬先带回去分送给乡亲们。其中发展庭院经济的相关经验,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大家先实践起来。特别是我们近两年进一步梳理出来的‘六种模式’,包括‘立体种植模式’‘种养生产模式’‘联户群众模式’等等,如果能争取为乡亲们建立产、供、销一体的服务体系,就好啦!”

“多谢舅舅与老前辈们。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无形财富!”木秀的小儿子,现在担任乡宣传负责人,这次特地跟着曹庭英赶到上海来,接过戚科夫递来的书与报刊,装入新式的拉杆箱,笑赞:“怪不得妈妈一直说舅舅又是作家,又是科普家!”

朱佩光蹲着帮他装书:“你舅舅啊,他宁可别人称他与老前辈们是爱国丹心的传递人!”

“科夫,我看你与老前辈商量工作计划、预排活动,日程相当紧。你现在又没有退休,那等你们有空档了,一定回家乡去多讲一讲你们丹心成长的故事!”曹庭英期待着。

“好的,我安排好今年的工作与活动计划,就争取时间与老前辈们一起去!团里包括王雪娟大姐、秦依老师等好几位祖籍都在我们浙江,同是家乡人、爱着家乡水。我们期望看到家乡更加富裕,孩子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再也不要吃我们小时候那样的苦楚了!”

“就是要让孩子们从你们身上更多地了解:自己家乡曾经怎样在战争与贫困中挣扎,幸亏党领导工农群众赢得了新中国的解放,又将大家带上家家致富、生活幸福之路!舅舅,大家都等着你们!”

“好的!”戚科夫诚恳答应着,他,是真的想念家乡了!乡思萌发,只有将它放在忙碌的角落,才能暂时冬眠。

他太忙了,又有几年没有时间返乡,只能听木秀夫妻说着,继母与槐壮兄弟家,这几年也新盖了房子,徙迁到新居,而小妹田花的来信中则说,她在边疆也快退休了,很想回家乡看一看。

到时候,他们会认真看一看家乡的变化,去感受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徙迁新居的喜悦!

可是,并不是每一种徙迁,都是让人欣喜的!戚科夫未曾料到,他与伙伴们连番无奈的徙迁,竟打乱了几年的宣讲工作与服务计划,差一点,让他们辛苦组建的德育宣传队伍解散了!

“王馆长,真的不能再将场地租借给我们了?哪怕换一间小的或是在侧楼一层最边角的地方都可以!当时茶艺馆翻修的时候,李馆长可是答应过我们的呀!”

“这个吗……戚老师,真对不起!我刚刚调到茶艺馆里,之前的事没有人给我讲过。我也没有想到,茶艺馆翻新的时候,将原来的布局调整这么大。办公场地压缩,营业面积增加,包括你们之前用的办公室都改成品茶的包间了。”

“请一定帮帮忙!我们研究会虽然不是正式单位,可所做的工作与服务是市民们认可的呀。”戚科夫真心恳求着,手握着的电话听筒已冒出了冷汗,“能不能再想想办法?”

话筒那边的声音相当肯定:“没有办法了。我们自己的办公用房都不够,再租给你们,工作人员会有意见的……”

“如果需要,我可以再增加一些租金。”戚科夫尽可能地争取着。

“你们能增加多少呢?戚老师,不是我说,一个包间一天的消费额,就可以达到你们一个月的租金了。只能这样,对不起了!”

电话那边不容戚科夫再多说,挂掉了。戚科夫拿着发出“嘟嘟”声的听筒,心里很是难过,渐渐又有些心慌起来,赶紧从一边的抽屉里,拿出了药丸含着,闭紧双目,只觉心中揪疼!

木秀夫妻回乡后没有多久,戚科夫正与群众爱戴的前辈们按约前往各区开展活动,却接到茶艺馆要整体装修的通知,不得不将办公室撤了出来。

一年多了,被市、区新闻不断报道的庭院经济与文化研究会居无定所、四处漂泊着。缺少办公场所的会员们,只能轮番在几位负责人的家中、咖啡厅、公园中商谈事情。大量的办公资料、文件与排演道具也只好暂存在戚科夫家中,太不方便了!由于场地限制、担心吵扰居民,许多节目难以排练,而伙伴们年龄渐渐上来,各有不同的疾病甚至是战时留下的老伤,一直是拖着病躯在各处奔走。让他们冒着暑热、冬寒、风吹日晒,在户外商量事情,戚科夫实在心有不忍!

他一次次打电话到茶艺馆跟踪装修进度,没有想到茶艺馆换了馆长、改了布局,原本答应装修后再划拨办公室给他们继续租用的承诺也成了泡影。

戚科夫不是没有想办法,朱佩光也拿出了自己的退休工资愿意贴补,可是几百元的租金,在经济飞速发展起来的上海市,再想租借一间交通便利、能够商量工作、方便接待客人,还可以排演部分节目的办公场地,实在太难了!

他与朋友们四处打听,恳求介绍办公场地,可几经周折,还是难以确定。失望漂泊着!

安安毕竟年轻,曾经建议过,是不是由老前辈们一起出资租用场地,却被戚科夫严肃地拒绝了:“老前辈们跟着我奔忙到现在,平均每个人至少往社区、工厂、学校奔走了近一百场次,讲了那么多课,一分钱都没有要过,交通费全部是他们自己负责,爸爸怎么可能再把这份压力让他们分担?”

他想起了老红军贺老,这年夏天,有一次赶到宣讲地点,已满头大汗。他真害怕老哥哥中暑,可是贺老喝了一点茶,摇了摇手又坚定地上了台。韩大哥、相将军、孙参谋长、鲍副参谋长,他们这些英雄们身上都带着伤。马维民警官、袁玉娟大姐、陈琪老师,他们的关节都不好。秦依老师也动过手术,可他们谁都没有对他叫过一声苦、抱怨过一次活动路程远!

这次茶艺馆办公室不再租借的消息,他不能告诉伙伴们,一定不能去麻烦他们,让他们操心!等重新找到办公室通知他们更换办公室的消息就好了。

这样想着,戚科夫努力睁开眼,将身体撑起来,要再打电话联络,不料一阵晕眩,重新跌回了沙发中。

妻子朱佩光一直怕打扰他工作,在卧室里休息,听到不一样的动静,赶紧走了出来。

“科夫?科夫!你没事吧?”

“没,没什么!”戚科夫听到妻子担忧,急忙又努力坐正了身体,组装上笑容,“你怎么不好好休息呢?”

“我听到了,你们又没有场地可用了。”朱佩光不无担心地看着头发早已花白的爱人,“这一年多,你尽可能让老前辈们少跑,自己临时租借了几个办公室,最远的一个,还在江东区的工厂里。你为节余车费,骑着自行车来回跑,自行车胎都换了两个了。你年纪也不小了,再这样下去,可怎么吃得消?”

“没事的,你忘了——我是属牛的啊!”戚科夫感觉眩晕减轻,赶紧站起来,冲妻子举了举胳膊、抬了抬腿,“牛有一身的力气,耕田是从来不怕吃苦的!”

“你呀,就是个犟牛脾气!”

戚科夫举手的时候,让妻子又一次看见他晒得黝黑的皮肤、肌肉劲结的腿,与他腿上那一块伤痂还未脱落的疤痕,心中仍有余悸:

那是戚科夫上个月来回上班时摔倒留下的。因为没有办公场地,曾经听过他与老同志们德育宣传的一家工厂的总经理,大方地将工厂的一间仓库租给他们做临时办公室。

戚科夫为此很是高兴了几天!

虽然前往江东区路程遥远,还要乘坐摆渡船,可他照样骑上了那辆自行车,每天兴冲冲地骑行三个多小时来回。可是,前往工厂的路正在拓宽整修,路面坎坷不平。有一次回家路上,一辆重型卡车挤过来时,戚科夫控车不稳,一下子摔倒在路边的沟渠里,磕伤了一大块皮肉!

那一天,戚科夫是忍着疼痛硬撑着骑车回来的。在去卫生院清创上药的时候,他疼得浑身哆嗦,看得儿媳妇也忍不住劝他:“爸爸,你不要再这样奔波了,还有一年,你就要退休,琳琳也很想外公在家好好陪她。你好好享受含饴弄孙的生活,不好吗?”

哪想到戚科夫一边擦着疼痛的冷汗,一边笑道:“琳琳喜欢我,我就多带她去参加活动。你们真不知道,开展活动放国歌的时候,小家伙也会跟着唱呢!真是个好孩子!我这伤不算什么,只是,今天我摔了,倒是看到了风险!工厂的仓库是大,总经理也支持我们的工作,可这路程太远,又不安全,老前辈们年纪都大了,要去办公室商量工作,路上摔了怎么办呀?”担忧膨胀着!

最终,戚科夫还是忍心拒绝了工厂总经理的挽留,眼下又将办公室暂时租借到了一家棋牌室的后面。可是,那里没有阳光,前面不断又有人抽烟打牌,他不敢让老前辈们过来,怕伤到了他们的身体,只是自己坚持在其中工作,想着等到茶艺馆装修后,可以尽快租用,恢复办公。

哪里想到,又出了新馆长拒租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