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顆年輕的心種在閘北區恒通路小學的校園中,隨著日常工作的相伴相助越加貼近,逐漸發芽。個人感情方麵被老教師們笑作“後知後覺”的戚科夫知道,個性溫柔明朗、對待工作與他一樣熱情執著的朱佩光已深深植入了心中。
朱佩光嘴上雖未承認,時不時用俏皮的言語將憨直的戚科夫懟得沒有話講,但在課程教學中、在帶領學生勞動時、在開展家訪間、在落實團總支活動裏,總是一心一意配合、支持著身為班主任、團支部委員的戚科夫,不顧疲倦、奔前跑後,用細致、體貼的心為戚科夫解決了不少難題。
老教師們看在眼裏、喜在眉梢,除了大力支持年輕教師的工作,給他們提供指導、分享教學經驗,還經常製造些機會,讓這對討人喜愛的年輕人有更多的機會相處。這一天,年級組負責人看到報紙上的一則新聞,立即喊來了戚科夫與朱佩光兩人。
“快看!今天報紙登出的消息:駐紮在我們上海南京路上的第一團八連(依據當時《解放日報》報道的部隊番號,現報道為上海警備區特務團三營第八連),被國家授予‘南京路上好八連’的光榮稱號並號召大家向他們學習!”
“呀,真好!”朱佩光趕緊將報紙接了過來。喜悅跳躍著鋪滿了報紙。
戚科夫站在她的身後讀著報道:“上海市第一團八連住在繁華的南京路上,保持著節儉的風氣,多年如一日。艱苦樸素是我們人民解放軍的光榮傳統,八連保持了這種傳統……八連的同誌在繁華的地方過著儉樸的生活,把節省下來的錢存入銀行或寄回家鄉去支援生產……更值得學習的是八連同誌拾金不昧的共產主義道德。據報道,僅在最近六個月中,他們就拾得財物三十多件,全部歸還了失主……”
“他們真是從進駐上海,就一直保持人民軍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艱苦奮鬥的本色呀!”朱佩光與圍攏來的老師們都由衷地稱讚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