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的味道

十四 適者生存,重新謀劃創業路

字體:16+-

企業改製,在沿海發達地區已經證明是比較成功的做法。大部分國有企業在改製以後資產收益上升,有的企業通過改製實現了在海外上市,增強了我國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省政府對恒興機電製造廠改製提出了兩個基本要求:一是要保證在改製過程中國有資產不流失;二是保證改製後職工隊伍的穩定。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在國企改製過程中,職工安置方案是要經過職工代表大會表決通過的,隻有在大多數職工對安置方案沒有意見的情況下,才能著手進行企業的改製工作。

由於邵稀庸自己對企業改製的相關政策、法律、法規不熟悉,形成的改製方案極不規範,整體構想模糊不清,整個改製工作猶如盲人摸象。

在企業改製過程中,一是沒有召開職代會;二是根本沒有考慮職工的真實意願,而是憑著自己“拍腦袋”進行著全廠的改製工作。不知道是誰給邵稀庸支了一些“邪招”,教他隻對房產、設備等固定資產進行評估,而對企業的商標、專利等無形資產不進行評估。試圖從企業的資產總額中剔除出去,以達到降低購買股權成本的目的,從而侵占國有資產。邵稀庸還暗示財務部門虛增債務,虛減資產。擅自將淨資產未全部折股的差額部分轉為負債,從而少計國有權益。

改製是維係企業興衰的大事,邵稀庸原來屁大的事也要開個會,像這樣的大事,他隻與苟宦臣等幾個親信私下議事,在一起密謀。這種會議按規定譚慎言是要參加的,但是沒有通知他參加,邵稀庸主要是對他那次向廠裏紀備檢部門上交“好處費”的事一直還耿耿於懷。

苟宦臣本來是個隻琢磨人,從來不琢磨事的人,再加上對企業管理是一竅不通,他根本拿不出可行性的意見,隻是聽從邵稀庸在那裏瞎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