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事權的當天,慈禧太後便開始對維新派進行報複。她在下達給刑部尚書兼步兵統領崇禮的懿旨中寫道:“諭軍機大臣等:工部候補主事康有為結黨營私,莠言亂政,屢經被人參奏,著革職,並其弟康廣仁(顯然是因為哥哥康有為而受到株連),均交步兵軍統領衙門拿交刑部,按律治罪。”(33)其中,“莠言亂政”與康有為奏請聘用洋顧問等激進主張密不可分。處罰宋伯魯的懿旨寫道:“禦使宋伯魯濫保匪人,平素聲名惡劣,著即行革職,永不敘用。”(34)這與他奏請重用康有為以及建議中、英、日等“合邦”不無關係。
初七日,太後單獨審訊皇上一次。初八日,皇上率百官恭賀訓政。太後旨,命皇上拜於階下。禮成,複於便殿召群臣質訊皇上。將所抄皇上書房中及康有為寓中奏章說帖等件,逐條審訊,以諸臣質之。內有楊銳、林旭述上意,催康迅速出京之函。太後大怒,問皇上,皇上不敢認,推楊銳之意。時太後已接北洋袁世凱出首密告之事,追問皇上何意。上隻得推康、譚,否則立受廷杖矣。當即飭下步兵統領捕拿張蔭桓、徐致靖及新進諸人……(35)
如果袁昶在戊戌事變時沒有特殊貢獻,那麽事變之後,康梁等人四處逃命,“六君子”血染菜市口,支持變法的徐致靖被永遠監禁,李端棻、張蔭桓被革職並流放新疆,甚至連地位低下的熊希齡、張元濟等人都被查處……而“變法明星”袁昶不但沒有受到慈禧的任何追究,而且還官運亨通,連他自己在詩中大發感慨,“一載三遷恩遇無”。(36)八月,袁昶調補“肥差”直隸布政使。
不久,身為頑固派的徐用儀(1826—1900,字吉甫,號筱雲,浙江海鹽人)在光緒“二十四年,皇太後再訓政,複直總署,乃密薦太常寺卿袁昶。”(37)並得到批準。10月2日(八月十七日),袁昶調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上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