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難以計數的戊戌變法研究成果中,最常見的字眼是帝黨、後黨以及守舊派、維新派。而且,帝黨等同於維新派,後黨等同於守舊派,已成為“口頭禪”。
“在以往關於戊戌變法、特別是在有關這一事件的人物研究中,人們往往習慣於首先區分政治派別,如所謂後黨、帝黨、改良派、洋務派、頑固派等,然後按照一定的、先入為主的評判標準和價值尺度去描述其思想主張與社會活動,再進而做出肯定的或否定的結論。凡屬‘帝黨’和改良派人士,則肯定之,頌揚之;凡屬‘後黨’和頑固派人物,則否定之,批判之;凡洋務派人士,則貶多褒少,形成了以人劃線、以派別定功過是非的思維定勢。這種思維定勢和分析方法製約著對戊戌維新運動作更深入的研究。”⑶
為了表述得更加直觀、形象、簡明,不少學者還特意畫出表格,將有關曆史人物對號入座,一一進行比較。這種“劃線線”、“排隊隊”、“貼標簽”式的研究法,好像是一目了然,言簡意賅,實際上卻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機械化。
世界上最複雜的,莫過於對一個人的定性。因為,世界充滿矛盾,而生活在矛盾世界中的人,是很難用固定的標準來劃分的,就像一個人的性格,屬於內向還是屬於外向,不宜隨便下結論。隻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做出較為準確的判斷。人的性格尚且如此,更何況是一個人在變法大潮中的功過得失呢?
在學術專著《派係分合與晚清政治——以“帝後黨爭”為中心的探討》⑷中,就將晚清帝、後兩黨的主要人物按“派係”專門列出表格。在帝黨中,分為南派(翁同龢為代表)、維新派(康有為為代表)和泛親帝勢力;在後黨中,分為醇係(奕譞為代表)、神機營係統(榮祿為代表)、淮係北洋(李鴻章為代表)、北派(李鴻藻為代表)和泛親後勢力。看似分得很細,稍加分析,便能看出許多“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