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子、教授許德珩在《北京大學校史?序》中指出:“京師大學堂本身就是戊戌變法運動的產物,是維新派克服了頑固守舊勢力的重重阻撓和反對才創立起來的。”這一論斷,是非常切合實際的。
創建京師大學堂的動議,好多人曾提了好多年;在戊戌變法前兩年,光緒帝就專門下諭,要求孫家鼐籌辦。但是,由於恭親王奕訢和軍機大臣剛毅等大臣們以經費困難等為借口主張“緩辦”,使籌辦工作擱淺。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正式宣布變法,並將創建京師大學堂寫進了詔書。於是,京師大學堂作為“天字第一號”工程正式上馬。據統計,在103天的變法時段內,光緒皇帝“令如流水”“書朝上而電夕下”,連續頒布230多道除舊布新的上諭,事關京師大學堂的竟有15道之多,而且大都是當天奏報,當天拍板。可見光緒對創建京師大學堂的重視程度。
9月21日,慈禧太後收回了賦予光緒的所有事權,戊戌變法因此夭折。慈禧太後“罷新法,悉複舊製”,剛毅、徐桐等人堅決要求取締尚未開辦的京師大學堂,但是,12月31日,京師大學堂卻正式開學。在“北京塵天糞地之中,所留一線光明,獨有大學堂一舉而已”。奧秘何在?經過考證,我在《京師大學堂幸存之謎新解》一文中大膽推測,這是由於孫家鼐出於鞏固維新成果、推進民族進步的思考,甘冒血風腥雨,不顧身家性命,動員丁韙良出麵,以“外洋各教習均已延訂,勢難中止”“所以不能徑廢”⒀“查禁大學堂,將會在外國人麵前丟麵子”等理由,遊說開明政客榮祿,榮祿進而說服慈禧,她才網開一麵,使京師大學堂大難不死。
京師大學堂的幸存,意義重大。羅筠筠在《教育改革乃強國之本》中指出:“由於他(孫家鼐)在政界與學術界的威望,他一手籌辦了中國第一所綜合性的大學,這在中國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有不可磨滅的貢獻。”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