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太子爷

第一十八章 大魏皇子

字体:16+-

数日后的一个晚上,已有老态的大魏皇帝元烈,接到了塞州太守殷秋磊的奏报和殷秋磊呈上的乃蛮兵符,顿时龙颜大悦。

养心殿,此刻,大皇子瑞王元恒、二皇子元烨、四皇子宁王元宗、八皇子元辉阶下并列。

老皇帝元烈背负双手,在御座前来回踱步,神情大是振奋,“当年,朕之所以同意乃蛮人全甲而降,固然是我朝上国,柔远怀人,亦是乃蛮王手握十万大军。十五年来,乃蛮人的十万铁骑,犹如悬在朝廷头顶的一把利剑。如今,这柄利剑,终于握在朕的手里!”

“父皇洪福齐天!”众皇子一起歌功颂德。

“此事,照殷秋磊奏报,乃蛮人因为生活贫苦,袭掠塞州,为戚潇天所围困,不得已才上交兵权给朝廷。”元烈布满皱纹的面庞,挤出一丝烦恶,显然对皇子们的称颂并不感冒,“可向宗跟我的密报中说,此事虽是老三而起,却也是老三化解。老三凭戚潇天处借来的三千兵马,击破乃蛮王的十万大军,并说服乃蛮王交出兵权,于朕、于朝廷,都有莫大功劳!”

元恒汗流浃背、背脊生出一丝寒意。向宗乃父皇鳞爪,他现在才知,老皇帝竟不声不响,派向宗前往塞州,其用意不言自明,对元贞的关爱和保护也可见一斑。

“父皇!”八皇子元辉,上前说道:“三哥立下如此功勋,是否……”

“是否可以派人将端王府上下修葺一番?”元恒知道元辉要说什么,抢先奏报道:“父皇,儿臣听说塞州苦寒,三地所居王府也过于简陋。虽然三弟之前对父皇犯有重罪,但眼下却有功于社稷,理应派人整修端王府!”

老皇帝深陷眼窝下的眼珠,几乎凸出眼眶,迸出一股精光,“修缮王府,倒也不必,多赏老三一些珠宝玉帛,改善下贫苦生活即可。倒是乃蛮新降的十万大军,该当如何安置?”知子莫若父,对瑞往元恒的心思,老皇帝可谓洞若观火,眼下他元恒正如日中天,自然不希望元贞此时回京。

“儿臣以为,乃蛮人熟悉大漠边情,不如因势利导,为朝廷守边拓土。”八皇子元辉道:“当年,是薛王逼降乃蛮部,乃蛮人对薛王视若神明,如由薛王执掌乃蛮大军,乃蛮人必定不敢生乱!”

“不妥!”元恒反对道:“此乃助长边将势力之举。依儿臣之见,乃蛮大军既已归顺朝廷,就不能仍居塞州边地,应由朝廷委任统帅,安置梁京郊外,一则割断乃蛮军和乃蛮部众之间的联络,朝廷也可多一支骁勇之师。”

“父皇!”宁王元宗建议道:“儿臣以为,统帅乃蛮大军,非大哥不可!”

元恒心头猛地一震,他和元宗向来不和,以元宗立场,断然不希望他拓展势力,怎会主动为他讨要乃蛮兵权?

“大哥统帅左骁卫、右武卫、狼骑营、飞虎营,深谙统兵之道,由大哥统帅乃蛮十万之师,再是合适不过!”

“老大的确能干,”老皇帝灼灼目光,扫了一眼元恒,说道:“不过,眼下京畿之地,半数兵马都在老大治下,恐怕没有多余精力,治理刚刚归降的乃蛮大军。倒是老四你,整天就知道倒腾些花花草草,该学着为朕分忧了!”

元宗一脸的诚惶诚恐,“可儿臣没有带兵经验……”

“没带过兵,可以跟老大他们学学,谁也不是天生的将才!”元烈言语中透出几分不满,“朕的一生,金戈铁马,朕的儿子怎么可以是‘多见花草少见人’的花匠?此事就这么定了,乃蛮十万大军,由你统帅!”

不待元恒、元辉开口反对,元烈忽又抓过殷秋磊送来的奏疏,说道:“殷秋磊给朕的折子中,请求朕允准瑞昌公主兰葩和老三的婚事,希望通过和亲、联姻,安抚乃蛮人!”

“不可!”元恒说道:“自古夷夏有别,华夷之防大于人伦,堂堂大魏皇子,岂能向夷狄执女婿之礼?”

他深知乃蛮大军虽然归顺朝廷,但乃蛮尚有几十万精壮的汉子,如果元贞和兰葩成婚,必然得了乃蛮人的人心,届时,元贞将更加难以对付。

元烈将目光移到一直没说话的二皇子元烨身上,后者一副慵懒、懒散之态,甚至哈欠连天,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冷冷哼了一声,道:“烨儿,你怎么看?”

“啊,”昏昏欲睡的元烨,打了个激灵,说道:“乃蛮大军归顺朝廷,乃是天大的好事,表明父皇恩威齐天……”

元烈心口微微起伏,“如何安置乃蛮大军,朕已经有所决断。现在讨论的是,是否允许殷秋磊的和亲之请,朕是否应当为老三、兰葩公主赐婚?”

“这个,这个,”元烨思索一阵,说道:“儿臣以为不妥。乃蛮人虽然归附大魏十数年,然而未能移风易俗,与我汉人风尚不同、习俗不同,恐不能和老三和谐相处。况且,乃蛮人毕竟化外之民,大魏皇家血统,不容玷污……”

“好了,和亲之事,他日再议!”老皇帝脸上露出疲惫之态,“老四,你立刻动身,前往塞州,将十万乃蛮大军带回梁京安置。另外,命户部多准备钱粮、珠宝,作为对乃蛮部和老三的赏赐。好了,你们都退吧,朕要休息了!”

四个皇子,跪安告退。

宫门外,一辆马车等候许久。

元恒脸色铁青,登上马车,对着车厢中的沈清白一阵抱怨,“先生当日劝我‘成大事需要静待时机,’如今老三果然有死灰复燃的迹象!”想到元宗,更是气的咬牙切齿,“最可恨的还是老四。那小子看似什么都不争,却偏偏争到了一切!”

沈清白神色淡然,在听元恒将暖心殿朝议结果,清楚转述了一遍后,沈清白大摇其头,“王爷错了!王爷应当极力为端王表功,请皇上召回端王!”他叹了口气,说道:“端王和皇上芥蒂已深,怎会轻易赦免端王?而王爷的提议,必然让皇上觉得,殿下气量狭小,无容人之能!”

元恒无言反驳,静默无语。

沈清白叹了口气,说道:“至于和乃蛮人的和亲,王爷应当极力赞成才对。我们的这位皇上,记性极好,他怎么也不会忘记,当初是如何登上帝位的。皇上最怕的就是皇子们有样学样,利用外族来稳固自己的地位。倘和亲成功,皇上对端王的猜忌,只会有增无减!”

听沈清白这一番分析,元恒眉头皱的更紧了!

“王爷应该韬晦一段时日了!”沈清白叹息道:“自从太子被废,王爷风头过剩,京都半数兵权都在王爷手上,皇上自然寝食难安,让宁王接收新归降的乃蛮兵,显然就是为了制衡殿下。殿下莫要忘了,当初太子因何被废!”

元恒陷入了沉思,父皇成年皇子中,二皇子元烨草包一个,不足为虑,八皇子刚刚及冠,在朝中并无根基,三皇子元贞刚刚被贬,短时间无法东山再起。算来算去,眼下真正对他构成威胁的,竟然是那个喜好花草的四弟元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