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做将军

第六百一十二章 富贵险中求

字体:16+-

“太子所言,谈何容易?”杨国忠嗤笑一声,满脸不屑,若真有如此容易打败叛军,安禄山又如何能在洛阳称帝。

李亨没有理会杨国忠,继续朝皇帝说道:“父皇,如今朔方河东,郭子仪郭将军连连大捷,儿臣可再推荐一人,朔方李光弼,手下重甲军万余,若能同郭将军配合,出井陉关,先取常山,再夺魏郡,渡黄河过陈留,直取洛阳。”

“太子,安禄山手下可不止潼关姓崔的那个,在博陵常山有史思明、蔡希德,还有田乾真、阿史那承庆等,太子觉得如何才能越过重重防线,抵达洛阳城下?”

“杨相未免太过自轻,本王有信心,郭李两位将军定能夺取一路东进,直抵洛阳,不然,难道真就同安禄山如此对峙?”

皇帝点了点头,杨国忠见此心中着急,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王世川的人,也就是太子的人,太子这是要将兵权都握在手中吗?

“对了,”皇帝却是突然想到了一事,“此前王。。。陇右军研制了‘没良心’炮,为何不见他们用此物?”

“陛下——”

李亨刚想开口,杨国忠却是先一步朝皇帝说道:“陛下,此事,臣也耳闻,‘没良心’在石堡城一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若是能用上,还愁攻不下范阳、平卢和洛阳这些城池?可是直到如今,臣也没见西北军有用过一次,臣也想知道是为了什么?”

杨国忠本不就不满原先西北军的人,正好皇帝递了话过来,自己还不好好接着,若是能以此撤换下那些人,换上自己的心腹,这兵权,得来全不费工夫呀!

皇帝皱了皱眉头,朝兵部尚书看去,兵部尚书立即出列,苦着脸道:“陛下,这事,朔方那儿曾经同臣说过,这东西要耗费不少银钱,臣便去找了户部,可是户部郎中说这东西的银钱,从来没从户部走过呀!”

户部尚书如今安思顺,他心中冷笑一声,出列道:“回陛下的话,兵部尚书所言的确如此,臣从前在陇右,‘没良心’的银钱,都是王使君通过十三行所得,没有从户部支取,臣接管户部后,查过账册,的确没有这笔开支。”

“十三行。。。”皇帝喃喃着,继而看向杨国忠,问道:“朕将十三行都交给爱卿了,怎么,爱卿没有将银钱送去陇右?”

杨国忠额头的汗都滴下来了,他心中暗暗叫苦,终于知道什么叫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本想着是要借此要了边境的兵权,哪里知道把十三行给扯进来了。

自己接手十三行之后,起初的确是赚了些银钱,那些银子可全贴进南诏战事里去了,那么多抚恤金当作犒赏发下去,要不是有这个十三行,可就要从别处找银钱了。

可没多久,十三行生意急转直下,自己也找过人查过此事,只知道因为安西北庭和大食以及昭武小国的战事,阻碍了商道,以至于贸易受阻。

自己也如实禀告了此事,陛下当时并未说什么,自己也就没当回事,可现在,自己要如何说?

“父皇,且不管为何十三行的钱没到陇右,此时再去追究为时已晚,眼下看着,没银钱,‘没良心’也没法用,只能靠咱们大唐将士,以血肉之躯同叛贼一绝生死!”

皇帝看向杨国忠的眼神已是不满,他完全忘了杨国忠此前同自己说过此事,也忘了自己的奢靡,当然,皇帝也并不一定是真的忘了,不过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也需要有个人来为他背这口黑锅罢了。

杨国忠既然拿了十三行的好处,他来背,自然再合适不过。

杨国忠只能哑巴吃黄连,垂首扮鹌鹑。

皇帝没有再追着这个问题不放,众人便也就默契得闭了嘴,而李亨提的建议,皇帝也点了头,当即拟了旨意,命人送到朔方河东,交给郭子仪和李光弼。

今日议事,皇帝难得的露出了真心的笑意,河北形势转好,潼关也如铁桶一般,安禄山占着一个洛阳,迟早兵败,这天下,还是李唐的。

除了皇帝,李亨也是心满意足,他收到王世川的信,按照他所言同父皇进言,父皇允了,他也有十足的信心,这场叛乱,定然能很快平息。

可惜的是,父皇不愿让世川统帅全军,不然,定然能再顺利一些。

不过自己已是能慢慢掌控朝政,只要等到那一日,自己便可下旨,恢复世川节度使之位,让他统领西北全军,甚至,给他封个异姓王都可以。

李亨笑着跨出宫门,而在他身后,杨国忠却是满脸阴云,他看着李亨背影消失,才带着人回到自己府中,关上门便摔了桌案上的砚台。

“太子欺人太甚!”

“杨相息怒!”杜乾运给杨国忠倒了一杯茶水双手递上,谄媚着笑道。

“再这样下去,本相迟早掉脑袋,不行,这样下去不行,你想想,快想想办法!”杨国忠大喊道。

杜乾运连连应“是”,说道:“杨相,太子如今,靠的是西北那些将军,要让太子听话,咱们得先除了那些将军!”

“你可有什么办法?”杨国忠忙问道。

杜乾运想了想,说道:“这几人,郭子仪和李光弼原先便是左卫的,出自武将世家,熟读兵书,眼下,还要靠他们攻打河北各郡,暂且动不得,不过——”

“不过什么?快说!”杨国忠催促道。

“不过,这些人中,哥舒翰最为鲁莽,而且人就在潼关,也最好利用。”杜乾运道。

“如何利用?”杨国忠着急道。

“臣接手灞上一万兵卒后,杨相可提议让哥舒翰出关迎敌,而后,下官便可趁机夺了潼关的兵权,不管哥舒翰胜了还是败了,都回不来潼关。”

“这。。。能行吗?”杨国忠有些不确定道:“哥舒翰可是勇猛得很。。。”

“杨相,要除去哥舒翰,这便是最好的时机,若郭子仪和李光弼当真一路东进,攻下了洛阳,届时再想动手,可就难啦!杨相,富贵险中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