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做将军

第六百七十五章 平反

字体:16+-

“许久不见父皇,就是想同父皇说说话罢了,”李亨没有直接说明自己的来意,他似乎感慨颇深,脸上也浮现怀念之意,“儿子还小的时候,这里还不是宫殿,儿子同大哥、二哥生活在府中,那会年纪小,不知道外头波云诡谲,也不知道自己差点。。。就活不下去了。”

太上皇听着李亨这话,也不由想起了那段日子。

那会还是景云年间,自己和太平公主关系紧张,自己虽为太子,却时时刻刻担心太平公主会借题发挥,像隋文帝时太子杨勇、太宗皇帝时太子李承乾一样,借口太子耽于女色难当大任而行废立。

那时,李亨生母杨氏正有孕,自己甚至让人弄来了一些堕胎药,打算将他扼杀于腹中,但最后,始终没有忍心施行。

李亨见太上皇脸上神色,继续说道:“后来,儿子同大哥、二哥搬进了十王宅,也不再担惊受怕,日日同贺博士进学,学了不少为人之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善人者,人亦善之。”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知道也。”

“还有,”李亨看着太上皇继续说道:“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前几句都属正常,而说到最后一句,太上皇也终于明白了李亨的来意,他转头看了一眼亭外的李俨和李倩,他们也曾经是自己宠爱的皇孙,可是如今,看向自己的眼中,再无孺慕,只剩了恨意。

“你要为你二哥平反,朕不拦你,不过,不是现在。”太上皇直接说道。

“儿子。。。不同意!”李亨平静得说道,他起身,掀开布帘,指着李俨和李倩二人道:“父皇,你看看他们,他们是您的亲孙,不是什么不相干的人。”

“先是臣,才是孙!”太上皇没有转头,没有看外面的人一眼。

王世川听了这话,却是忍不住冷笑一声,“三十七度的嘴怎么能说出如此冰冷的话,太上皇,若他们可以选,定然也不想做你的皇孙。”

“放肆!”

王世川肆无忌惮的话,还是惹怒了太上皇,他平静的神态终于打破,颤抖着手指向王世川骂道:“朕最后悔的事,就是当初收你为义子,让你如今能在朕面前大放厥词!”

“阿翁,求阿翁开恩,为孙儿阿爷平反,阿爷从不敢有谋逆之心,阿翁也知道,阿爷是被陷害的呀!”

这时,亭外二人“扑通”跪在地上,朝着亭内的人影哭求道,说完,又重重磕了一个头,再抬起来时,额头瞬间青了一块,可他们似乎是不觉得痛,见亭中没有回应,再度磕了下去。

李亨没有阻止他们,他转过头看向太上皇,却是见他闭着眼睛,双拳紧握不住颤抖,不知是被气到了还是旁的。

“父皇,二哥在城东驿被赐死之时,俨儿不过十来岁,倩儿刚会走路,您可有想过,他们亲眼看着二哥二嫂死在自己面前,心里是有多悲伤、多绝望。”

“二哥错了吗?他就算有错,也是错在身为太子,没给李清让路,没给您最爱的儿子让路!”

“陛下,您别说了。。。”高力士见李亨这番话说完,太上皇已是面色苍白,忍不住开口劝道,他可是担心,若太上皇此时有个好歹,陛下也要担上不孝罪责的呀!

“父皇,平反之事,儿子即日便会下诏书,父皇若还是不同意,儿子。。。只能。。。对不住您!”李亨收回手,布帘再度落下,亭外兄弟二人虽仍跪在地上,可是听到李亨这话,却是忍不住激动得落下泪来。

“你既已有了决定,还来见朕,是特地来羞辱朕吗?”太上皇深吸了一口气,睁开眼睛,嘲讽得看向李亨问道。

“儿子不敢,”李亨走回到太上皇面前,“二哥这事,说来就是李林甫的错,父皇不过被奸臣蒙蔽罢了,儿子这么做,也是为了父皇考虑,而且,为了父皇名声,儿臣下旨之时,也会命人将李林甫棺椁打开,鞭尸以平二哥之怨。”

这个主意,也是王世川提的,对于李林甫,他们二人对其深恶痛绝,觉得让他寿终正寝,也太便宜了他。

这人做了多少丧尽天良的事,朝中但凡会碍他路的,都被他处理了,为保自己权势富贵,和惠妃联合陷害王皇后,又陷害太子,便是凌迟也不为过。

“罢罢罢,”太上皇听到李亨将李林甫推出来,心中也好受了一些,“李林甫和安禄山密切,朕这几年也反复想着,安禄山谋反,他到底知是不知道。”

李亨和王世川对视一眼,心中对太上皇这话也有了数。

他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就罢,李林甫虽然已经死了,但陷害太子,到底是皇家之事,对于百姓而言,并无太大感觉,可是参与谋反就不一样了。

自安史之乱以来,中原大地战火燎原,多少百姓因此流离失所,多少家庭就此分崩离析,上演了多少妻离子散,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痛苦。

李林甫若是知晓安禄山叛乱,而选择没有禀告,或者更进一步,李林甫就是和安禄山一伙的,若李林甫不死,说不准就是个里应外合的叛徒,那开棺鞭尸之举,可就是顺应民心之事。

“儿子告退。。。咳咳。。。”解决完了这么多事,李亨也不想再留在兴庆宫,转身就要朝亭外走去。

王世川跟在李亨身后,刚迈步,却听太上皇开口唤住了自己,“世川,你留下,陪朕再说会话!”

李亨回头看了一眼,想了想,朝王世川点了点头,遂即出了亭子,亭外二人已是起了身,留恋不舍得站在那儿。

李俨和李倩倒是想留下,他们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今日,对太上皇满腔的怨愤,这几年的隐忍痛苦,都想着好好哭诉一番,让太上皇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可是此时,他们多少也明白了一些事,太上皇从来没有觉得后悔痛苦过,他有什么好后悔的,他有这么多儿子,冤枉了一个,还有几十个。

皇孙,也不差他们两个。

罢了,如今目的达成,其余就这样吧,生活,该重新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