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做将军

第六百七十六章 朕错了吗?

字体:16+-

亭中,高力士仍旧侍立在一旁,太上皇半躺在贵妃榻上,目光如炬得看着站在身前的王世川。

自己老了,可是王世川,正值壮年,脸庞仍旧俊秀不凡,这么多年的战事,更是给他添了一层坚毅,难怪贵妃舍弃自己,选择了他。

王世川身姿挺立,太上皇将自己留下,却是看着自己不说话,不过他也不急,太上皇不说话,那自己等着就是了,总会说话的。

亭中静默无声,也不知过了多久,就听一声戏笑从太上皇口中发出,“倒是好定力,坐吧,力士,倒茶!”

适才陛下来,太上皇都没给上一杯茶,没想到倒是让王世川得了一杯。

高力士本还担忧着,太上皇把人留下会不会狠狠骂一通,年纪大了,不能动气,别把自己气出个好歹来,高力士本都想着命人去将太医唤来了,眼下见太上皇心平气和得,多少放了心。

可也不能全放下,万一先礼后兵呢!

“多谢太上皇!”王世川也不客气,袍子一撩就坐了下来,拿了手边的茶水就饮了一口,笑着称赞道:“方山露芽,好茶!”

“中原战乱,今年的茶就少了许多,南方倒是不受影响,剑南的蒙顶石花、东川神泉小团,进贡了许多,不过,朕这里有的好东西,想必你也不会缺,当初你的十三行,有的东西可比宫里还齐全。”

“齐全又如何,还不是被您给了杨国忠,都给败了!”王世川说道。

高力士听到一个“杨”字,一颗心当即就提了起来,紧张得瞄了一眼太上皇,见他仍旧平静,才扫了一眼王世川,想用眼神提醒他注意着些,却见王世川连个眼神也没给自己,仍旧自顾自说话。

“您也不是不知道,杨国忠多贪啊,钱到了他手里,可还有拿出来的道理,臣辛辛苦苦把十三行做起来,打通西域的商道,赚来的钱都砸进边军里去了,给自己留了吗?臣一身忠肝沥胆,最后还被您猜忌,唉。。。”

“王将军,您别——”

“让他说!”

王世川看了一眼太上皇,喝了口水继续道:“臣好歹也是您看着长大的,不是亲父子吧,多少也能比旁人亲厚一些,朝廷危难之际,臣不管三七二十一,打吐蕃,打大食,打突厥,打悉打契丹,多少次身受重伤,差点命都没了,臣是为了什么呀!”

“还有吗?”太上皇听了这些,却是问道。

“有啊,怎么没有?”王世川放下茶盏,“臣和三郎关系好,这谁都知道,也不是他做了太子臣才同他好的,可因为这,您也要忌惮,生怕臣这兵权会帮三郎夺您的位,可您想想,包括二哥,您的哪个儿子想过要夺您的位?”

“哼,三郎还不是逼宫了?”太上皇不屑道。

“为什么逼宫?您自己心里没数?”王世川“哼”了一声,“也不怕告诉您,三郎逼宫,就是臣撺掇的!”

高力士时刻关注着太上皇的状况,此时听了这话,忙躬了身子轻抚太上皇的胸口,一边苦着脸朝王世川道:“王将军,您就少说两句吧,太上皇身子不好,受不得刺激呀!”

“让他说!”太上皇却是一边喘着粗气,指着王世川让他继续。

“您当时想弃了长安吧,去哪儿,剑南道,躲到蜀地去?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否想着借蜀地的天堑阻挡叛军,再等勤王之师来?您准备带哪些人走?杨家的人,太子,禁卫军,还有几个大臣便顶多了罢,长安宗室几百人,您就放弃了,长安百姓,您也放弃了,君王死社稷,您扪心自问,您配吗?”

“太上皇,你以为弃了长安,您还是原来那个皇帝吗?只要您离开长安一步,这座皇城,便同您再没了关系,它只会承认能和它同生共死的君王,三郎配,他是个好皇帝!”

王世川说着,站起身来,继续道:“臣也知道,您将臣留下是为了什么,她如今很好,很幸福,臣不会再弄丢她了。”

王世川说完,朝太上皇拱了拱手,转身走出了沉香亭,布帘摇晃,年轻人的背影在缝隙中渐渐远去,直至消失不见。

“力士,朕错了吗?”太上皇收回目光,从袖中取出一支步摇,流苏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悦耳的声音仿佛又让他看到了贵妃,如往常一般坐在自己面前,美目盼兮,巧笑嫣然。

高力士没有回答,他知道太上皇并不是真的在问他,而就算是问,他也不知如何回答,又该回答哪个呢?

是错信了奸臣错?还是没信王将军错?

是赐死先太子错?还是忌惮陛下错?

是抢了贵妃错?还是。。。

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太上皇知道自己错了!

第二日的朝堂,李亨在大臣的期盼下上了朝,见皇帝好好的,下面的臣子才松了一口气。

刚松了一口气,李亨就发了两道旨意,其一,便是为先太子平反,恢复其太子称号,其子李俨封为新平郡王,李倩为平原郡王。

其二,李林甫勾结安禄山谋反,虽死,但仍需治罪,命劈开李林甫棺木,挖出其口内含珠,剥下金紫朝服,鞭其尸,用庶人之礼安葬,另诸子流放岭南、黔中。

这两道旨意下来,就算不明真相的众人,也将其联结了起来,在联想昨日陛下的行踪,更是确定了心中所想。

当年先太子谋反一事,原来是有冤屈在,这冤屈,同李林甫有关。

朝臣们内心尚未平复,却听李亨继续道:“太子者,国之根本,朕决定,封朕之长子李倓为当今太子,入主东宫,即日起上朝听政。”

对于立太子一事,朝臣们今日本就想着提一提,毕竟昨日宫中传了消息说陛下病了,今日虽上朝,但看陛下神色的确憔悴不少,早立太子,也能早点安心。

不想,还没等几个宰相提出来,皇帝就自己下诏了,虽然省了他们口舌,但几个臣子心中却也不定起来。

陛下这个时候立太子,定然因为身体的原因,太子毕竟还小,若陛下。。。主弱臣强,也不是好事。

他们想着,眼神偷偷得瞄向了王世川,王世川却是浑然不觉身后的目光,对于李亨的一切旨意,都一副恭敬领旨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