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中的朝会刚散,长安城外,从平卢来的一行人出现在了城门守卫的视线中。
身穿重甲的李光弼目光沉沉,身后千人将士俱是肃穆无比。
“你们先回军营,本将带他们入宫面圣!”李光弼朝荔非元礼吩咐了一声,遂即带着十来个人入城朝大明宫而去。
层层通传之后,李光弼在紫宸殿见到了如今的皇帝,李亨,同时在殿中的,还有王世川以及李岘和张垍,并六部尚书几人。
“臣,参见陛下!”李光弼行了礼,而后侧了侧身,露出身后几人来。
一个是史朝义,他谄笑着扑在地上,大声道:“小人,参见吾皇陛下,陛下圣安!”
李亨“嗯”了一声,没有叫起,也没有问别的话,目光看向了另一人。
这另一个,则是消瘦的吴平,虽然养了一段时日,但长久的不见天日还是让他折损了精神,再叫上长途劳累,让他看着随时要倒下似的。
而此时见了李亨,吴平脚下一软,跪在地上便泣不成声。
“陛下,臣。。。臣。。。”吴平泪眼滂沱,整个身子伏在地上,一个大男人,在殿上哭得不能自已。
“吴将军啊,唉。。。”李亨转头朝李辅国吩咐道:“给吴将军赐座!”
吴平心中有委屈,这份委屈,若是能对着太上皇诉说一番,那便再好不过了。
问太上皇,当初为何不信自己,还要将自己交给安禄山处置,让太上皇睁大眼睛看看,到底谁才是忠臣良将呀!
可是,吴平不是皇子皇孙,他的委屈,只能自己咽下,在殿上如此哭诉一番,让旁人知晓,让陛下看见,也就行了。
“多谢陛下!”吴平颤颤巍巍站起身来,又朝李亨行了个礼,才坐到了旁边搬来的矮凳上,但天子在上,他也不敢坐实了,屁股挨了个边,可总算让他喘了口气,心中又忍不住感慨身体不如当年。
“吴将军受苦了,”李亨说道:“朕也听世川说起过,吴将军是个有勇有谋的,只盼吴将军好好将养,朕还指望吴将军守卫我大唐!”
李亨说完,当着众人的面赏赐了一堆珍贵药材给吴平,吴平只得再次起身,感激涕零了一番才又坐下。
而李亨对吴平有多看重,史朝义的心就有多沉。
此时的他,还跪着呢,他哪里不知道,皇帝这是要出气,安禄山死了,史思明又是那个模样,只能找他们的后人出气了。
也不知安庆绪在哪儿,怎么样了,好歹他做过几个月的大燕皇帝,有什么也该他来担着才是,凭什么自己在这里受这份屈辱。
史朝义虽是不甘,却也不敢在脸上表露,只端着一张诚惶诚恐、又后悔莫及的脸看向李亨。
李亨眼神扫过史朝义,仍旧没让他起,而是看向李光弼,笑着称赞道:“李将军英武,朕听闻麾下重甲军所向披靡,叛贼的同罗骑兵,在李将军面前不堪一击啊!”
李光弼忙出列,谦虚道:“多谢陛下,只是臣不敢居功,能打赢叛贼,不光有臣的重甲军,李嗣业将军的陌刀军,还有郭将军、哥舒将军、火器营等皆功不可没。”
李亨点了点头,笑着道:“待大军凯旋,朕,通通有赏!”
可是此时,朝臣却有了意见,李光弼将军、郭子仪将军、王难得将军、火器营,甚至连没有上阵打过一场仗的吴平将军,给他们封赏,朝臣都不会有意见。
可是哥舒翰。。。
“陛下,臣有疑义。”崔器上前说道。
“说!”李亨摆了摆手道。
崔器看了一眼王世川,他知道王世川和哥舒翰关系不俗,哥舒翰更是王将军一手带出来的大将军,此前任职陇右节度使之际,攻破石堡城,又在青海湖旁修建城池,愣是阻挡了吐蕃侵袭。
是个厉害的将军,崔器承认,也是个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这也无法否认。
可是。。。
“陛下,哥舒将军在出潼关,同崔乾佑对战时,兵将几乎损伤殆尽,最后,哥舒将军却是被俘虏去了洛阳,臣听闻,他更是曾经替叛军领兵,欲攻打唐军,陛下,臣不知,如此贰臣,为何还能官复原职,不加指责!”
崔器这话一出,其他大臣也都纷纷点头,可他们心中虽然赞同,却也没几个有崔器的胆子。
崔器本也不指望他们,他作为御史,就是有谏言的职责,陛下信重王将军,那自然没话说,可不能爱屋及乌成这样,那不成昏君了?
再说了,王将军或许如今是忠心耿耿,可人心善变,又是位高权重,谁知道今后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李林甫。
李亨听了崔器这话,转头看向了王世川,对于当时的事,李亨知晓的并不多,王世川并未将自己所有安排都告知自己,况且,当时长安被围,互通消息也不便。
关于哥舒翰到底是什么情况,李亨决定相信王世川,便没有多问。
可眼下大臣问了出来,总要给个说话。
王世川接收到李亨的目光,心下叹了一声,转身朝崔器说道:“哥舒翰没有做贰臣,他从始至终,效忠的都是大唐。”
崔器脸上表现出一丝不屑,哥舒翰是王将军的麾下,王将军自然是要替他说话了。
“哥舒翰为何出潼关,想必不用本将多言,你们也都知道,”王世川没有理会崔器神色,朝着殿中朝臣继续道:“当时,许多将军,包括郭子仪、李光弼也是写了战报来,更是提议守好潼关,等他们前来勤王。”
李光弼听到这里,忙上前一步,大声道:“大将军说的是!”
“包括陛下也同太上皇据理力争,要求哥舒翰死守潼关,叛军无法攻破,便可等来转机,可是,”王世川无奈叹了一声,“最后陛下还是听信了杨国忠的谗言,让哥舒翰出关迎战。”
“王将军说的这些,臣等都知晓,可是陛下,就算哥舒翰是被逼无奈出关迎战,可也改变不了他被俘之后,替叛贼领兵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