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做将军

第六百八十八章 太子太傅

字体:16+-

“李泌,我已经下了诏书,应该快到了,”李亨笑了笑,“不过你也得教,不许推辞,看在咱们这么多年交情的份上!”

“唉。。。”王世川知道李亨这是要替太子铺路,也知道他说这个话,心中定然有了准备。

“有时候我也想,不做这个太子就好了,”李亨看王世川神色怅然,笑着道:“不做这个太子,我也不用日日担忧,不用思虑这么多事,做个闲散的王爷,无事就找你饮酒,多好!”

“太子,还是要做的,”王世川拍了拍李亨的手背,“你可得保我一世无虞才行,换个人来,谁能像你这般信我,纵我?不过呀。。。”

“不过什么?”李亨好奇道。

“不过,可以晚一些登基,”王世川感叹道:“若太上皇能再睿智一些,不被奸臣所蒙蔽,叛乱也就无从乱起,退一步,就算还是有这场叛乱,太上皇但凡可以多信任我一些,也不会让你操心忧虑至此。”

可是,这些都是如果,这个世界上哪里有这么多如果?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李亨无奈轻叹一声。

这话,“哐当”一下砸在了王世川的心里,他突然明白了那日他自己的疑惑,为何前后期,李隆基像变了一个人呢?

这便是答案,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有结尾。

历史上,早年英明、晚年昏聩的皇帝,也并不只有李隆基一个,他只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个案而已。

不止东方,西方也是如此。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可见一旦没有外在力量的制约,任何人在巨大的权力面前,都会不可避免得走向腐败和堕落。

这是人性的普遍弱点。

王世川在这一刻,也突然体谅了李隆基对于自己的忌惮。

四镇节度使,全国兵力大半在自己手上,当边境威胁解除时,难保不会有别的心思。

“你说,如果太宗皇帝不是英年早逝,会不会。。。”

王世川话未说完,李亨一个眼刀已是飞了过来,“世川,慎言!”

“以史为镜,这可是太宗皇帝自己说的,”王世川却是不在意,见李亨神色缓和,继续道:“太上皇以‘贞观之治’为执政范本,时时刻刻向太宗皇帝看齐,任贤纳谏、励精图治,才有了‘朝清道泰,垂三十年’的太平盛世,可是。。。”

看着李亨看过来的眼光,王世川不管不顾继续道:“‘贞观之治’,其实也并不是白璧无瑕,贞观后期,太宗皇帝已渐露拒谏、骄奢之端倪,魏征也批评他‘渐恶直言’、‘虽有善始之勤,未睹克终之美’。。。”

李亨听着王世川的话,也忍不住皱眉沉思。

若太宗皇帝当真和父皇活得一般久,那么彪炳千秋、震铄古今的“贞观之治”又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呢?

换一种假设,若是自己父皇没有活这么久,而是同太宗皇帝一样英年早逝,他是否就一直是那个开创了开元盛世,没有瑕疵的唐明皇?

李亨甚至想着,英年早逝原来也并不是一件坏事,皇帝活得太久,也不是一件幸事!

“可惜啊,历史从来不容假设,咱们只能从先人身上获取教训!”

李亨回过神来,笑了笑说:“是,所以倓儿还得跟着你,你这番话,也要好好同他说说,做皇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信错一个人,下错一道旨意,不仅对皇帝自身,更重要的是对朝廷,对大唐,对百姓,会有什么影响。”

“行了,我答应你就是,”王世川说着起身,“明日我就带着他去衙门办事,你呀,少操心,把身体养好再说!”

太上皇死在年关前,注定这个年不会好过。

再不好过,也得过,首先要解决的便是难民的问题。

翌日,王世川刚准备出门,大明宫的圣旨就到了府中,和圣旨一起到的,还有太子李倓。

圣旨加封王世川为太子太傅,命太子即日监国,也就是说,从今日开始,李倓真正开始处理朝政,且在王世川的指点之下。

“学生见过太傅!”

在接了旨意之后,李倓朝王世川行了拜师之礼,并送上束脩。

王世川是真没有想到,昨日的一句戏言,倒让李亨当真给自己封了官,也算是名正言顺管教太子了。

“请太子随臣去中书省!”王世川说道。

“是!”

王世川命赵谅、孙元带人将要捐的金银抬着,进了中书省之后,直接放在了堂中。

李岘、张垍等众位臣子看着数十口箱子面面相觑,不知王世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太子李倓坐于上首,王世川迈步而下,朝赵谅、孙元二人道:“打开!”

箱子打开,一串串铜钱码得整整齐齐放置其中,张垍忍不住低呼一声,朝李岘看了几眼,轻声问道:“怎么回事?”

李岘摇了摇头,脸上神情严肃,心中也有了不好的预感。

“太傅,不知这是何意?”见众臣不说话,李倓率先开了口。

王世川朝李倓拱了拱手说道:“城外饿殍遍野,臣却在府中大摆宴席,心中不安,这些,是诸位同僚送来的贺礼,臣擅作主张,将贺礼换了钱来,尽绵薄之力,盼能让难民渡过寒冬!”

“太傅大义!”李倓当即起身,走到王世川身前,深深下拜。

虽然是刚刚做了师生,但演起戏来,当真是默契,王世川心中想着,不怪是宫中的孩子,这些技能当真是与生俱来。

“安尚书,这是账册!”王世川朝安思顺递了一本册子过去,上面详细写着送礼之人的名字,送了什么礼,折了多少银钱。

一笔笔,清清楚楚,此时却像一个个巴掌呼在他们脸上。

让捐钱哭穷,可是送礼,还真是豪气万丈呀!

这些人也没有想通,谁不爱钱呀,怎么还有人收了钱再往外掏的呢?

当初长安十三行生意做的风生水起,王将军都亲自站在门口迎客了,如今倒好,送上门的钱,还不要了?

没人想到王世川会来这一出,户部尚书安思顺上前几步,从王世川手中接了账册,翻看一番之后,上前道:“臣感念忠信王大义,臣,再捐一千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