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渊之眸3:罪余烬

11

字体:16+-

魏家旭一边翻开杂志,一边再次向我们解释:“一开始,我也没有太过注意,就是感觉这一首《大雨之夜的米迪》写得特别好,尤其是里面描述的场景和意境,特别真实,又特别美好,我还专门摘抄了里面的句子。”

我接过杂志,然后看到了那一首《大雨之夜的米迪》:

你好,米迪/

你在这个大雨之夜诞生,又在这个大雨之夜离开/

雷电照亮了你的面庞/

也照亮了你神秘的背影/

你雪白的肌肤,你瘦窄的脸/

你深邃的眼睛,你细长的眉/

你精致的小口,你红色的唇/

我想在这个雨夜为你写一首歌,让雷电和雨滴将它传递给每一寸土地/

你盘起来的头发真美,还有你身上精致的衣衫/

红色的毛衣耀眼夺目,黑色的大衣平添了神秘,优雅的黑色长裤,黑色的皮鞋又糅合了温柔/

你的一切如此绚烂夺目,又悲喜交加/

大雨,闪电,无尽的夜/

一个神秘的女郎/

挥动着风雨,勾画着雨夜的新生/

你飘逸的衣衫,你打湿的妆容,你踮起的脚尖,你旋转的舞步/

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了你/

大雨漫过了你的身体/

你轻轻靠在这条狭窄的沟渠里,静静亲吻着来路和归途/

世界突然安静,只剩下/

你和即将到来的黎明/

你是这个雨夜的女神/

你也是我心中特别的存在/

看完这一首诗歌,我也不禁有些激动。

诗歌里对于这个叫做“米迪”的女人有着零碎又详细的描述。

无论是外貌、发型还是衣着,她都和张彦君,或者说是被凶手改变之后的张彦君高度相似,尤其是衣着方面,更是惊人的一致。

不仅如此,这首诗歌里还提到了两个关键的信息“雨夜”和“沟渠”。

张彦君就是在雨夜被害,准确地说是被抛尸,抛尸地点就是那条偏僻的沟渠。

我可以将它当做一首意境独特又神秘的诗歌,也可以将它当做一个对于张彦君抛尸现场的变相描述。

我看向了邱楚义,他也看向了我。

很显然,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有两种可能:

其一,由于案发之后,为了确定受害者身份,警方也向外披露了一些信息,这首诗歌的作者很可能看到了那些信息,然后写下了它;

其二,这首诗歌的作者就是凶手,或者,他是凶案的重要知情人。

而我,倾向于第二种可能。

这时候,邱楚义问道:“那另外一首诗歌呢?”

接着,魏家旭将提前翻好的杂志推到了我们面前,我的视线也落到了那一首《辛迪的眼睛里有一片夕阳》上面:

你好,辛迪/

有时候,我在想/

日子明媚,二十四度,热与冷的交织/

青虫扇动翅膀,奏响了夏末的尾声/

平静的河塘,柔软的草丛,温软的夕阳/

偶尔的一朵小紫花,也被你嗅走了香气/

你的面庞如此安静/

闭上的眼睛,均匀的呼吸,绯红的脸颊,还有你最爱的淡紫色口红/

你的马尾辫落在花草之间/

灵动又可爱/

你的白色衬衫点缀黄色毛衣,还有红黑衣布群像是不动声色的茂盛/

你的彩色凉鞋透出了闪闪的晶莹/

还有你可爱的脚指头/

伴随你的遐想而跳跃/

这一刻,你就躺在这里,允许夕阳的亲吻/

我坐在旁边,允许天空被晚霞拥抱/

也允许我们成为这画中的一景/

你是这个夏末最后一抹缪斯/

也是整个秋天最美的开端/

风一吹,就在散落在了流动的空气里/

有人路过,没有发现你/

他问我在做什么,也听不懂我在说什么/

我说一个人如果永远躺在这里,该有多幸福呢/

你懂我的欢喜与寂寞,你也爱着瞳孔里的一切/

你有夕阳,也有夜空,更有无尽的星星/

睁开眼睛吧,辛迪/

闭上眼睛吧,辛迪/

短短二十几行,却给了无比的震撼。

和那一首《大雨之夜的米迪》一样,这首诗歌里不仅有关于“辛迪”的描述,还有对于整个场景的具体描述,塘子,草丛,夕阳等等,基本可以确定就是东塘的东坡,也就是翟玉玲被抛尸的位置。

在阅读《大雨之夜的米迪》的时候,我还在作者是不是杀人凶手之间有过摇摆,但是到了《辛迪的眼睛里有一片夕阳》里面,我基本可以确定,这首诗歌的作者就是杀害翟玉玲的凶手。

在这首诗歌里,作者描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他提到了一个路人的询问,对方问他在做什么,他在诗歌这么写道:“一个人如果永远躺在这里,该有多幸福呢”。

而在我们的走访中,那个疑似看到凶手的李姓村民也问过对方这个问题,得到了类似的回答。

如果对方仅仅就是通过警方披露的信息和细节而写出了诗歌,他不会也不可能提到这个细节,这么说来,这两首诗歌的作者就是凶手!

真是一个惊人的发现。

谁会想到一本本文学净土里竟然隐藏着凶手的踪迹呢!

更让人意外的是凶手竟然将受害者塑造成了诗歌的主角,将杀戮隐匿进了柔美的意境。

另外,结合当时李姓村民和疑似凶手男人对话的时候,我们也推测对方有一定学历或者文化素养。

这也符合了这一点的推测。

那一刻,我的视线迅速上移,在标题下面看到了他的名字:星星之眼。

这就是作者的名字,也是凶手的名字!

仿佛,在那个名字里隐藏着他的名字。

仿佛,我们也在瞬间里有了对视。

我轻轻摸了摸他的名字。

这算是案发之后,我和他的最近距离一次接触了。

如果凶手真的是一个诗歌作者,他的每一次杀戮之后都会有一首诗歌的发表,那么在姜雅楠被害之后,是否也有类似举动呢?

为了验证这个猜测,我请魏家旭找来了他去年订阅的全部《诗歌园地》,结合姜雅楠被害的时间段,我们真的找到了相关的诗歌。

那是一首叫做《曼迪的第一眼朝阳》的诗歌:

有一枚叶子在空中旋转/

有一束阳光落到了你的瞳孔/

空气透出了闪烁的色泽/

有鸟儿飞过,它飞过了头顶,也飞过了心头/

你的脸色很红,你好像害羞了/

你的两根大辫子轻轻甩动,仿佛带着青春的跳跃/

你是树的藤,树是你的家/

空空****,又熙熙攘攘/

你依靠在那里,等待着更多的光芒/

你的黄色毛衫真美,你的白色大衣也很美/

黑色的裤子和米色的鞋子/

严肃又活泼/

肆意疯长的果树,带着斑驳的影子,串联起了情愫/

随意取一口空气/

带着属于这个园子的享受/

静默的桥段让人不忍心打断你的沉思/

思绪飞溅,时光漫流/

我看到了独立的你,也看到了新生的你/

在这个普通的早晨,你逐渐舒展了身体/

很高兴认识你,曼迪/

很高兴离开你,曼迪/

你好,再见,早安,晚安/

一如所料,和另外两首诗歌一样,这一首《曼迪的第一眼朝阳》也基本符合姜雅楠被害之时被改变的外貌、发型和衣着,也符合抛尸地点“废弃果园”的描述。

后脊有些发凉。

没想到,早在姜雅楠被害的时候,凶手就已经通过这么一种方式,和所有的诗友,所有的读者,所有可能看到这本书的任何人分享这个震撼又恐怖的秘密了。

她是姜雅楠,又是他诗歌里的曼迪。

只是,没人注意,更没人发现。

它就这么被人翻阅,甚至被人称赞,然后被轻轻地合上,再次回归寂寥的黑夜。

之后,他再次发表,这一次是米迪,下一次又是辛迪。

那么再一次呢?

想到这里,我忽然不敢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