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杂志社之时,老队长的手里攥着那一张写着星星之眼通讯地址的纸条,也是在那一刻,老队长将探寻真相的主动权攥在了手里。
按照苏静提供的地址,我们第一时间赶到东闽市余阳县东环路北段117号的鸿翔纸箱厂。
在传达室那里,年过六旬的门卫倒是配合地回答了问题。
他说每天都会收到信件和物品,有厂子员工的,也有附近居民的,还有一些厂子员工亲戚朋友的。
在老队长问到是否收到过写给一个叫做“星星之眼”的人信件的时候,门卫竟然点头说他有印象:“他时不时地会过来,有时候一两周一次,有时候一个月一次,人挺客气的,每次过来,都会给我带点吃的。”
我急切地追问道:“他是谁?”
门卫笑了笑:“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我就知道他姓王,我叫他小王。”
我又问:“您和他是怎么认识的?”
门卫摆手道:“其实,我们本来不认识,有一次,他过来找信件,我说没见过他,问他是谁,他问我认不认识唐辉,我说认识,他说他是唐辉的表弟,就是唐辉让他把信件寄到这里的,方便收取。”
邱楚义也问道:“唐辉又是谁?”
门卫解释道:“哦,他是之前厂子的副厂长,后来就病退了。”
我推测道:“你没有找唐辉核实一下吗?”
门卫摆手道:“没有,再说了,就是过来收取信件,也没有为这种事骗人吧。”
老队长补充问道:“你没有问过他,为什么他不写名字,而是写一个奇怪的名字,星星之眼吗?”
门卫应声道:“问过,我当然问过。”
我追问道:“他怎么说的?”
门卫回忆道:“我记得他说他女儿喜欢写诗投稿,用的是什么笔名,就是这个什么星星的眼睛。”
我话锋一转:“您能简单描述他一下的外貌和其他特征吗?”
门卫似乎有些为难:“我也不会说,他就是一个普通人,每次过来就是骑着一辆黑色的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一个网兜子,里面装着饭盒。”
这个关键的细节也再次应对凶手就是饭盒男的特征。
这也更加让我们确定,饭盒男就是星星之眼,星星之眼就是饭盒男。
随后,我们辗转联系到了唐辉。
唐辉表示,他确实有一个表弟,但是对方并不姓王,也不在余阳县居住,更没有女儿。
这表明,凶手的防备心很重,他用这么一种方式避开了警方可能的追击。
站在纸箱厂的门口,老队长意味深长地说:“只要他还写诗歌,只要他还想写信,只要他还没有发现,他就还会来到这里,那时候,我们就抓住他!”
在没有掌握更多信息和线索的情况下,老队长表示可以采用“守株待兔”的方法。
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协助下,我们联系了纸箱厂的后勤主任,他表示会全力协助,我们也按照事先计划的,将一封苏静“写给”星星之眼的信和寄送的杂志放在了传达室的小窗口。
老队长还告诉门卫,如果有人过来取走封信和杂志,一定要追出来,以此让我们接收到“信号”。
与此同时,我们也将车子停在了厂子的斜对面,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在我和邱楚义的轮流盯梢中,在很多人进进出出的过程中,星星之眼始终没有出现。
一天,两天,三天,五天……
就在我和邱楚义的精神和体力快要达到极限的时候,就在我甚至怀疑对方不会再出现的时候,就在我想要冲出这个逼仄的车厢的时候,那辆始终出现在描述中的黑色自行车出现了。
当时是中午,工人们已经下班了,偶尔有一两个工人进出厂子。
无声无息之中,那辆自行车出现在了后视镜之中。
骑车的是一个看上去很普通的男人,车把上真的挂着一个网兜子,里面装着一个银色的饭盒。
我后脊一凉,立刻拍醒了坐在副驾驶上的老队长以及躺在后座上睡觉的邱楚义。
我很激动:“出现了,他出现了!”
老队长猛然坐起身,看到了骑车进入纸箱厂大门的自行车以及那个男人的背影。
接着,我和邱楚义快速下车,快步朝传达室走去。
我感觉自己脚下踩了风火轮,仿佛下一秒就要飞过去了。
那时候,那个男人已经走到了传达室的小窗户前面。
他敲了敲玻璃,似乎在和门卫打招呼,然后开始翻找起了小窗口上堆积的信件。
不知道他们聊着什么,他看起来似乎心情不错。
我和邱楚义靠近的时候,他也没有太过在意,以为我们也是过来翻找信件的,直到他发觉了异样,忽然停止,拿起信件和杂志想要离开:“你忙着吧,我先走了。”
他转身的瞬间,正好遇到了我的目光,那是我第一次正面看清他的容貌。
脸型方方正正的,很白净,眼睛不大,颧骨有些高,就是一个普通人的长相。
就像在姜雅楠案件中曾经看到过他的邻居以及在翟玉玲案件中曾经看过他的家庭妇女以及李姓村民所说的,将他放到人群中,你绝对不会注意。
其实,在此之前,我无数次地设想过我和凶手的见面,如今竟然就是眼前的这么简单和普通。
我开门见山:“请问,你是星星之眼吗?”
他怔住了。
身体不自觉地微微颤抖起来。
那一刻,他似乎也猜到了我们的身份。
我伸手,轻轻抽走了他手里的信件:“我想,你就是星星之眼吧,你拿走了苏静编辑写给你的信,也拿走了她寄给你的《诗歌园地》。”
虽然眼中掠过一丝冷漠,但他还是保持着单薄的淡定:“你们认识苏静?”
我点了点头。
他确认道:“你们是警察?”
我凝视着他的眼睛:“我们不仅仅是警察,也是你的诗歌的读者。”
他的视线机警地掠过我脸庞,他也看到了站在另一侧的邱楚义,以及不远处已经下车的老队长。
我知道,他想逃跑,至少,他心里这么想过。
只是早在下车之前,老队长就简单嘱咐过我和邱楚义,如今,我们三人的站位已经完全封住了他所有的逃跑路线。
即便他强行突破,也无法逃出我们的围困。
接着,我出示了证件:“我们是郁南县公安局的办案民警,因为涉嫌一起连环杀人案件,现在请你配合我们,接受调查。”
不等他做出反应,邱楚义就一步上前,熟练地掏出了手铐。
将手铐牢牢铐住他的手腕的瞬间,我忽然松了一口气。
这一次,我再也不会让真相逃逸了!